專家評析:媒體,老闆,總編輯

2014-02-15 07:25

? 人氣

媒體建立公信力最重要的是不能公器私用(取自騰訊大家網)

媒體建立公信力最重要的是不能公器私用(取自騰訊大家網)

如果一家媒體的老闆是政府,簡單來說有兩種運營模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種是政府把控內容,宣傳政策,鞏固權力,現在還包括負責國家的國際形象建立等等,比如伊朗的PRESS TV,俄羅斯的RT,美國也有政府媒體,比如VOA,但是美國法律規定,不能在美國本土廣播。

還有一種則是獨立運作,充當公共媒體,立場獨立,為社會服務,政府勉強算得上是老闆,準確點說,老闆是公眾。被視為做得最成功的,是英國的BBC。也因為是獨立運作,所以英國首相卡梅倫會告訴中國觀眾,他不能命令BBC加快製作《神探夏洛克》,只能轉達大家的要求。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自然承擔著宣傳政府政策的責任,所以大家並不需要過多用專業媒體的標準去要求和看待。不過也因為這樣,就很難責怪外界,對於央視的報導,總要多出一些報導內容之外的解讀。比如關於東莞色情業的暗訪,會有很多的猜測,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否要針對的目標其實並不是展現在觀眾眼前的哪些?

這不能責怪人們的多心,因為這是一種固定的套路,這次是不是例外?沒有人能夠保證,只有時間可以證明。當然,也可能真的是外界過於敏感,就好像央視批評星巴克的售價,也許真的只是覺得很有新聞價值,但是在外界看來,尤其是外國投資者看來,不免像一個信號,政府要對外資下手。沒有辦法,誰叫這是官媒,而且是國家級媒體報導的?

以往海外的中國問題專家分析中國的一個通用方式,就是看《人民日報》和《新聞聯播》,從字裡行間,出場順序還有分秒長短來判斷中國政局,揣摩政府到底要傳遞怎樣的資訊,這種方法,在中國民間也同樣流行。

因為有兩種截然不同不同的方式,一直以來在香港,關於香港電臺(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RTHK;以下簡稱「港臺」)的定位有不少討論。既然政府是老闆,那港臺能不能站在政府對立面?

港臺在1970年代製作了《獅子山下》,反映民生,導致當時港英政府不滿,但是卻也確立了港臺編輯獨立的公共媒體的身份。回歸之後,有一種意見認為,既然政府出錢,自然聽政府,而反對方就指出,政府只是上司,全體香港市民才是老闆,因為是納稅人的錢。到2010年,政府公佈「香港電臺約章」,確認港臺編輯自主,但要恪守準確發放權威資訊,持平反映意見,不受商業以及政治影響等編輯方針。

既然老闆是政府,收入依靠政府撥款或者向受眾收費,這樣的優勢在於,不需要擔心盈利壓力,不會像商業媒體那樣,受到資本的侵蝕,不得不迎合市場。對於那些承擔公共媒體角色的媒體來說,可以照顧到社會邊緣群體,保證多元議題,補充那些商業媒體覺得虧錢不會去做的內容,滿足社會公共福利;對於喉舌媒體來說,可以專心做好宣傳機器。

至於商業媒體的類型,其實和國營媒體類似,只不過是由媒體老闆決定,到底媒體是為自己所用,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為自己謀取利益,還是為公眾服務,成為公器。

當年梅鐸要收購《華爾街日報》,一群美國記者發起簽名運動,要求原本的股東不要出售股份,這是因為梅鐸經營Fox電視臺的手法,讓大家擔心,報紙會被又一次「公器私用」,在他們看來,Fox的冒起,就在於旗幟鮮明的充當共和黨的宣傳機器,擔心一旦收購,會損害《華爾街日報》的公信力。後來《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出售股權的家族,表示懊悔不已。

梅鐸收購《華爾街日報》後四個月,原本的總編輯Marcus Brauchli辭職,接替他的,是同樣來自澳大利亞的Rorbet James Thomson。老闆用自己人做總編輯,這在很多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媒體本身公信力不高,那確實沒有人關心,但是如果媒體在行業內被視為標竿,或者承載公眾和傳媒人的期待,那換總編輯,就會變成公共事件。

如果對人選產生爭議,往往是因為新總編輯在業內的名聲。(八卦一下,原來Thomson的太太是解放軍將領的女兒,當時有八卦媒體把他和梅鐸相比,發現除了妻子都是中國人,還有很多相似之處。)Thomson在業內名聲不錯,但是他到任後,其實也改變了不少報紙原有的風格,比如長篇的稿子減少了,我認識的同行,雖然曾經為《華爾街日報》贏得過普利茲獎,最終還是離開,去了《紐約時報》。對於媒體,特別是紙媒來說,總編輯很重要,因為日常運作,決定報導那些內容,畢竟不是老闆,當然也因為這樣,老闆總是要找自己信得過的人選。離開的Marcus去了《華盛頓郵報》,在他任內,報紙贏了七次普利策獎。

說到總編輯,對於國有媒體,如果是開頭談到的第一種模式,那人選對公眾來說並不重要,因為只要政府相信自己任命的人選站得穩立場就足夠了,總編輯是向政府負責。如果是第二種模式,那人選會很敏感。

日本的NHK,一直以來也被視為編輯自主獨立運作的公共媒體的典範,比如雖然日本政府稱刺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是恐怖分子,但是NHK則堅持使用「韓國獨立運動人士」。但是最近,NHK的新任會長關於慰安婦,還有幾名經營委員會的委員關於南京大屠殺、二戰等的言論,引發巨大爭議,而這些人都和安倍私交不錯,人們擔心,安倍的手,會透過這些好友,伸向編輯部,影響編輯方針。

NHK也是依靠公眾的義務繳費維持運作,領導層包括經營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於,12名經營委員會委員要經過國會批准,由首相任命,任期3年,會長則由經營委員會委任,同樣任期3年。會長相當於總編輯的角色,負責媒體的日常事務,也因為這樣,過往不管是委員還是會長,在公開場合會回避闡述進行包含有政治觀念的發言,也避免發表自己的個人觀點,為的是維護外界對於NHK立場中立的觀感。

新會長的言論在日本國內引發NHK是否還能夠繼續維持中立性的討論,日本《東京新聞》進行的民調顯示,57%的受訪者認為,這不是一個適當的會長人選。雖然NHK受到日本廣播法的監管,必須保持立場中立,獨立運作,也有民間的監查機構監督播出內容,但是回看NHK的歷史,還是無法在政治議題上完全保持中立,比如一個諷刺政客的娛樂節目被迫停止,新聞欄目的調整,都被認為是因為當時的會長和執政黨之間的密切關係。所以這次人們對於新會長的不信任,不是沒有理據。

最新消息,日本記者協會發表聲明,要求會長還有這幾位經營委員辭職。在記者協會的聲明中指出,除了會長引發爭議的慰安婦言論,還有因為他公開表示,NHK的播放內容應該體現政府立場。聲明指出,既然NHK是公共機構,那麼甄選機制應該更加民主,必須進行改革。

最新的新聞自由排名,在180個國家中,日本是亞洲國家和地區排名第三,第一是臺灣地區,全球排名第50名,第二是韓國,第57名,日本第59名,比去年下滑5個名次,主要原因就是在報導核洩漏問題上,對獨立媒體的限制,香港下滑2位,全球排第61名。

日本有一部暢銷小說,後來改編成漫畫和電影,叫《圖書館戰爭》,講述政府為了糾正政府眼中民眾錯誤的想法,制定了《媒體良化法》,圖書必須經過良化隊的審查才能出售,「禁書」只有在圖書館記憶體在,而為了保護文字思想自由的圖書隊和堅信需要過濾的良化隊展開一場場戰爭,並且透過媒體揭露了良化隊一系列的非法手段,激發社會公眾的反彈。雖然是虛構,但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政府的憂慮。安倍最近民調支持率下跌,原因正是因為通過了《保密法案》,不少民眾認為自己的知情權被侵犯。

前段時間,有媒體機構曝光兩岸三地開離岸公司的名單,臺灣商人蔡衍明榜上有名,結果他在自家報紙《中國時報》頭版刊登澄清廣告,在內頁花了半版質疑相關調查機構,並且在旗下的電視臺大篇幅報導自己的澄清聲明,從讀者的角度,到底在看報紙,還是在讀公關稿?從新聞專業角度,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當然有人會說,既然是商業媒體,自然老闆說了算。確實,如果老闆堅持,員工只能公開抗爭,如果還不改變,只有離開。只是老闆也應該明白,如果想要辦成大報,那公信力,口碑,還靠專業的員工,用做新聞,而不是做工具,一點點做起來的。

把媒體當成自己私器的老闆,很容易獲得政府青睞,因為政府知道,只要承諾給與對方很多好處,自然會幫政府忙,或者不給政府添亂,而且政府也明白,有些媒體批評政府,其實是老闆為了增加自己討價還價的籌碼,這樣的行為,和刊登公司醜聞,然後去要掩口費差不多。

在有些地方,和政府作對自然沒有好果子,會被迫關門,會招惹官司,會失去採訪政府官員的獨家機會,當然還有一種隱蔽的做法,那就是政府在背後鼓動廣告商撤廣告,讓依賴廣告收入的商業媒體失去收入來源。1998年有一套日劇《新聞女郎》,女主角是一家商業大台的當紅主播,為了新聞真相,不惜得罪政商大佬,也就是電視臺的米飯班主,至少是電視臺老闆不敢或者不想得罪的勢力,最終被炒魷魚。當然,結局是溫馨的,女主角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台堅持自己的新聞理想,並且獲得業界認可。雖然只不過是電視劇,但是正是這樣的故事,完成了我對新聞自由的一種啟蒙。

其實商業媒體的老闆公器私用,或者充當政府宣傳機器也不可怕,就好像默多克當年站在布希政府一邊,但是選舉一過,民主黨的奧巴馬上台,沒有永遠的靠山。而且就算Fox站在共和黨一邊,畢竟還有其他媒體站在民主黨一邊,或者選擇不站邊,不至於讓大眾只聽得到一種聲音。

在任何地方,黨派、左右派透過自己的媒體發聲都沒有關係,只要各自管道暢順,當然理想的狀態,是能夠讓中立的媒體有生存空間,只是現實問題是,走中立路線的商業媒體通常難以為繼,這個時候,公共媒體就顯得非常重要。美國和很多歐洲國家相比,在公共媒體上落後很多,雖然有業界聯盟的PBS之類,但很顯然,內容並不豐富。

斯坦佛大學教授Shanto Lyenger有一本教科書,叫做《Media and Politics, a citizen guide(媒體和政治,一份公民指引)》。根據他的研究發現,美國媒體,尤其是電視臺娛樂化嚴重,導致美國人對外部世界的瞭解和興趣減少。不過我推薦這本書,是我更喜歡這本書的出發點和目標,就是教授公眾如何用批判性思維去看待媒體,瞭解權力和資本對媒體的影響,瞭解政府和政黨以及資本如何利用媒體,媒體又如何影響政治、培養公民素養。

最可怕的情景,就是只有一種聲音。如果只有官方媒體,但是不提供公共媒體服務,也不允許商業媒體存在,那結果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有很多商業媒體,那身為受眾,需要關心這些媒體背後的資本到底是誰,因為很有可能,眾聲喧嘩,但是原來唱的還是「同一首歌」。

*作者為鳳凰衛視著名記者、主持人(原文刊載於騰訊大家網http://dajia.qq.com/blog/361187009849121,責任編輯:余江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