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文觀點:上帝也瘋狂之執政狂亂

2017-02-13 07:00

? 人氣

作者認為台灣現在已經有一大堆的問題尚待解決,政府何不當機立斷放手一搏?圖為2月8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出席中常會。(蘇仲泓攝)

作者認為台灣現在已經有一大堆的問題尚待解決,政府何不當機立斷放手一搏?圖為2月8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出席中常會。(蘇仲泓攝)

一路失散的迷途羔羊

還記的得嗎?政黨輪替前,我們用遊行、用文章、用無能、用馬不樂(bumbler),來諷刺馬政府的失能與失敗。終於,我們如願拱上新政府,選前他們說準備好了,選後還有史上最長超過四個月的準備蜜月期,於是大家開始玩猜猜看,木頭人的內閣徵選遊戲,這一場追逐鬧劇,轉眼九個多月就要過去,不禁要問,然後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英九要落實人權兩公約,馬政府第一位法務部長王清峰卻因為廢死爭議下台。(2012年世界人權日開幕/總統府網站)
政府提及政黨輪替前,我們用遊行、用文章、用無能、用馬不樂(bumbler),來諷刺馬政府的失能與失敗。圖為2012年世界人權日開幕。(總統府提供)

是的,我們看見一場似乎四平八穩面面俱到的演講,『這個國家「將會怎樣怎樣……畫餅的蜜月期很短,然後這個國家的老藍男回來了,政府開始道歉,跟原住民道歉,跟核廢料道歉,跟威權時代受冤的靈魂道歉,跟華航員工事件妥協,跟高速公路約聘資遣案斡旋,還自掀美牛美豬話題,又引發日本核災食品的爭議,無核家園立場一度鬆動,多元成家點燃對立的情緒,簡單的七日休假說不清,一例一休仍是上場中的狂風暴雨,坊間物價通膨人人有感,勞退金改革風暴四溢,追討不當黨產氣勢中輟……

2016-08-01-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蔡英文總統府內發表演說06-取自總統府網路直播片段
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取自總統府網路直播片段)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漂亮的詞藻用兩次就夠了,民眾需要的是真正感動的力量,現在政府民調滑落的速度,急速超越前朝,從前我們罵馬英九自我感覺良好,

現在政府給人的感覺一樣好不到那裡去,要知道每端出一個失敗的政策,就會自動流失幾張選票,未來這些不斷失散的羔羊們,一旦加總幾來,將會是另一個翻天覆地的必然結局。

最會溝通的政府反成為最麻煩製造者

政策一旦制定推行,是要經過多方考量跟演練,並且要事先進行溝通說明,才可以開始施行,而我們的官員個個都是神隱客匿蹤俠,在關鍵時刻不但不見蹤影,更不會出來為政策辯護或說明,反而像局外人看熱鬧般,放任各部會繼續擺爛。新政府不懂也不會溝通成為日常通例,失能政府就是人民普遍的共識。

蔡英文 店長(總統府)
作者認為最會溝通的政府反成為最麻煩製造者。(取自總統府)

我的民間企業友人,在國外設立多個製造據點,生意一直穩定成長,去年在桃園開工建造全新的廠房,打算將來要將自己的產業重心慢慢移回台灣,政黨輪替後的施政效能,讓他日漸灰心,上個月在一例一休施行後,勞、資、社會三方皆不滿意,他給我傳來簡訊,對這個政府徹底失望,他還舉例問我:政府新南向的對口輔導單位在那?最後說興建中的工廠完工後考慮不要運作,我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20170118-立法院.「長照人力現況與困境─兼論一例一休對長照人力衝擊」公聽會.立委劉建國等委員.邀相關部會官員.團體與會.現場相關照護團體舉牌表達訴求.(陳明仁攝)
圖為「長照人力現況與困境─兼論一例一休對長照人力衝擊」公聽會。(資料照,陳明仁攝)

我們說用人唯才適用,同理,政策未必也一體適用,決策過程必須要有足夠的沙盤推演與周延考量才可推行。一例一修在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也是會議中彼此對話的重要議題,因為若要跨出校門走入社會,還不能影響學生課業,選擇週末辦理各項藝文活動最適當,政府的一例一休造成周末周日對教職員工動員的困難,不管是採取補假或發加班費都相當困擾。

決策瞻前顧後缺乏自信與果斷力

決策正確的判斷,講究敏銳的果斷點,經濟利益的判斷,講求設立的停損點,政府上台是解決問題,不是不斷製造問題或培養閣員練兵學習的場域。不適任應該更換閣員的人,早就該斷然處置,拖拖拉拉陪葬的就是執政的信賴度與效能。

民進黨台南市黨部、市長選舉、顏純左、賴清德、蔡英文。(沈超群攝)
作者認為從民間一路走上來的民進黨,過度迷信由下而上的審議式假民主。圖為民進黨台南市黨部、市長選舉、顏純左、賴清德、蔡英文。(沈超群攝)

從民間一路走上來的民進黨,過度迷信由下而上的審議式假民主,當長遠政策正在形成的過程中,或區域地方公共議題的決定,是可以採用邀請民眾參與式的意見投入,但如果是政府既定政策或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官員善用公權力與果斷決行的時刻,如此才不會浪費時間與時效。

就以編列經費補助中國團體來台觀光的做法就很愚蠢,因為資訊便捷,利用自助旅行早已替代整隊帶團的購物行程,過去中國一條龍的模式,台灣並沒有實質獲利,自助旅行的中國旅客早在台灣各地趴趴走。如果這筆經費是用來補助國際或鼓勵新南向國家人民來台觀光,既是符合政策推動,也可拓展觀光效益與增加民間互動的機會,何樂不為?

環保局於活動當天舉辦「祈福做環保─資源回收兌換活動」,可以拿資收物到現場的活動攤位兌換生活用品。(圖/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作者認為如果這筆經費是用來補助國際或鼓勵新南向國家人民來台觀光,既是符合政策推動,也可拓展觀光效益與增加民間互動的機會。(圖/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靈活的政治外交手腕固然不能偏廢,但自信與自主更為重要。台灣要走自己的路已是多數民意的共識,中國文化是台灣多元文化內涵的一部份,也是一個沒有爭議的事實,雙方友好交往講求相對的誠意付出,我們只要持續釋放善意就好,不挑釁不代表需要過度委曲以求全,至於接不接受,那是對方自己要拿捏關心的事。 

成功的政策必定先行而不是在後苦苦追趕

以台灣的交通發展來看,西部的交通十分便捷,最近在區域政府努力爭取下,由北到南改善方案層出不窮,台北機捷要增設停靠站、桃園中壢間鐵路地下化、台中環市捷運、台南鐵道地下工程、高雄鐵道區林園道、高鐵屏東延伸,以及西部交通新建工程不停歇。

台灣高鐵列車停靠於左營站月台。(盧逸峰攝)
台灣高鐵列車停靠於左營站月台。(盧逸峰攝)

反觀台灣的東部呢?日本時代的大移民,帶動宜花東的盛況榮景,國民政府來後,政策改重西輕東,這幾年受制於交通與產業的不足,東部人口大量外流,農業運輸不便,雖然觀光的趨勢效應,對東部未來的願景帶來曙光,但是東部交通政策上任來還在牛步化。

看看公路政策?國道五號公路逢假日必塞的困境,現在更雪上加霜遇上龜速的紅綠燈管控,將來蘇花改通車後情況只會更嚴重,由蘇澳銜接蘇花公路疏緩阻塞的匝道解決方案未定,還有東澳到南澳這段道路目前並沒有改善,將來南北雙向各兩線道路的車流,將會嚴重阻塞在這雙向各一線道的車陣中。至於花蓮至台東的快速路興建仍然無期,台九線的拓寬工程,對應於道路周邊快速的開發,提升車速與安全的助益有限,反而是增長不少車禍的死亡率,交通部至今還沒有答案。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工程.南澳段高架橋樑.隧道入口.(陳明仁攝)
「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工程。南澳段高架橋樑,隧道入口。(資料照,陳明仁攝)

東部鐵路政策呢?普悠瑪通車後增加不少的冤魂,因為老一輩的人尚未適應車速的變遷,以致意外不少,過度密集的雙向發車,將會造成平交道與交通節點的過度負擔,所以思考高架化才是穩定速度與安全的解決對策。過了花蓮以南的居民,日常購票就不容易,周末更是難上加難,因為路段沒有完全鋪設雙軌道,火車經常需要會車等車,誤點是常態,時間表幾乎是參考值,加速完成雙軌鋪設的日程不知,未來要增加中寬併軌的構想,也沒有具體實現表。

20170129-行駛於台鐵花東線的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盧逸峰攝)
作者指出普悠瑪通車後增加不少的冤魂,因為老一輩的人尚未適應車速的變遷,以致意外不少。圖為行駛於台鐵花東線的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盧逸峰攝)

全國交通路網的建設是要先行通盤規劃的,花東地區的交通改善,除了不切實際的海上航路外,交通部有沒有更務實的願景規劃?例如只差幾十公里就可以貫通的中橫高速公路?解決五號聯外由宜蘭通往台北或桃園的新替代公路?若興建台北宜蘭直鐵,就必須建置好完善的區域服務道路網……光看現在交通部的表現,何止是發條鬆散而已!

缺乏自主文化與教育認同的落實

台灣的歷史與在地文化,從來就沒有被忠實或公平的對待過,長期以來就在殖民意識中沉浮,倘若教育一旦無法回歸正常化,那麼在地認同的問題就無法解決,社會對土地的認同與對立永遠會存在,而新政府在自我認同與教育採取十分保守的立場,講白了,就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中國早就跟國際接軌,年號使用以便捷的公元西曆為準,而我們卻還停留在所謂的國號年曆中,讓身分證、健保卡、護照、公文書的登錄與世界混淆偏離,在與國外往來辦理認證事務中,也增加許多轉換的不便。  

台灣的教育長期以來受到黨國威權與大中國殖民思考的影響,說國語、禁母語、勤讀文言文,滿口經論,除了唸中國歷史外,對於西方文學與國際歷史文化的認知,卻是十分有限,大家在日常對話中,引經據典往往用的都是中國歷史典故或中國成語,對於西方哲人或理論家的認知相對有限,對於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的認識更是闕如,也就是說做為台灣人,我們的生活裡,仍然缺乏一套客觀的國際思維。

我們的教育總是在描繪一個虛幻自大的偉大中國,而忽略了周邊的歷史文明,做為台灣人,我們不但不會了解日本歷史與文化,更有仇恨與對立的時候;當然我們也不會知道新加坡、印尼、泰國、越南及印度的歷史,再遠一點的歐洲、紐、澳、跟中南美洲及非洲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當我們出國後,在國際間,我們看見別人的文化視野與開放文明,相對的我們也看見台灣自我封閉的一面。

正視基本盤鬆動的骨牌效應

蒸汽機的發明帶來第一次的工業革命,開啟人類生活的重大改變,台灣的科技、醫療、傳統產業都在世界的前端,今天大家都在談工業4.0的世代來臨,而我們對未來台灣的思考又是甚麼?

果真世界在變,民心思變,如果人民不斷覺得政府存在於失能傲慢與狂妄之中,鐵桿支持的選民開始鬆動存疑,那麼骨牌效應下的倒數計算崩盤日一旦啟動,加上內外交相迫,台灣還能有幾次翻盤的機會?

川普提名保守派法官葛薩奇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美聯社)
作者認為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雖然褒貶不一,但是他的施政並沒有緩衝期,是果斷的。(美聯社)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雖然褒貶不一,但是他的施政並沒有緩衝期,是果斷的,效率以天來計算,一上任對於駐外單位人員立即更換片刻不留,政策不配合的官員馬上更換走人,這不是無情,而是要具體掌握四年完整政績的決心。

台灣現在已經有一大堆的問題尚待解決,政府何不當機立斷放手一搏?我們從小就知道司馬光的思維就是破除,只有打破,才能大破大立,獲得生機,只有打破思維的桎梏,思路才會重見光明。

*作者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