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年,世界天翻地覆:《謝謝你遲到了》選摘(3)

2017-01-27 05:20

? 人氣

泰勒隨即為我解釋,摩爾定律和意識流的加速效應如何使 變化速率變快,人類的適應力因此面臨考驗。他拿出一本小小 的 3M 黃色便條紙,說道:「想像圖表上有兩條線。」他在紙 上畫了個座標,Y 軸是「變化速率」,X 軸則是「時間」。然後, 他畫了一條往上的指數曲線,一開始走平、逐漸往上,最後升 高到座標右上方的角落,呈現一條有如曲棍球棒的線條。他 說:「這條曲線代表科技進步」,起初進展緩慢,之後由於創新 的累積,於是開始飛揚向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麼,線上頭有哪些發展?具體來說,有印刷術的發明、 電報、機械打字機、電傳文件、大型主機、第一部文字處理 機、個人電腦、網際網路、筆記型電腦、手機、搜尋引擎、行 動 app、大數據、虛擬實境、人類基因體定序、人工智慧和自 駕車。

泰勒解釋,一千年前,這段代表科學與科技發展的線條還 是平直的。在那樣的世界,過了一百年,世界的發展才會真正 有所不同。例如,長弓在中世紀早已出現,但要經過好幾百 年,直到 13 世紀末,才成為歐洲戰場上的利器。如果你是 12 世紀的人,你過的生活跟 11 世紀的人,實在沒什麼兩樣。不 管在歐洲或亞洲大城出現什麼發明,要傳到鄉村已不知是何年 何月,更別提要傳到非洲或南美洲,那時沒有任何事可以在一 夜間傳遍全球。

但是,到了 1900 年,科技與科學變化的速率「開始飆 升」,曲線突然急轉直上。泰勒說:「這是科技不斷累積的結果,有了先前的發明當作基礎,每一代的發明就得以更上層樓。因此,到了1900 年,科技飛快進步,只要二、三十年, 便可跨出一大步,世界跟著改變。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就是很好的例子。」

然後,科技發展的曲線幾乎筆直朝上,到了各種行動裝 置、寬頻連線和雲端運算(下一章會討論這個主題)出現,這 條線已經跑到座標軸外了。這樣的發展使創新工具得以不斷地 傳播出去,讓地球上更多人可以使用。當愈多人使用時,科技 變化的步調就會加快,也得以擴散得更遠,價格則是更低廉。

泰勒說:「現在,到了 2016 年,科技代代演進,一種創新 科技從誕生的那一刻,到傳遍全球的時窗(time window)持 續縮短。一項創新在全球普及,只要五到七年的時間,科技變 化就會讓人有滄海桑田之感。」

這是什麼樣的感覺?我曾在出版的第一本書《了解全球化: Lexus 和橄欖樹》(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中,提到前美 國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對我述說的 體驗。他說,1988 年,他加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邁克爾•杜 卡基斯(Michael Dukakis)的競選團隊,杜卡基斯派他去芝加 哥發表演說。他下了飛機,有人開車來接他,送他到演講場 地。他坐進車裡,發現後座裝設了一具電話。他告訴我:「我 心想,在這個年頭,車子裡有電話可打,實在很酷。於是,我 撥了通電話給我老婆,跟她說,我可是用車上的電話跟她通話 喔。」他還打給他想到的每個人,每個接到電話的人都和他一樣興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