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經濟2020究竟會好轉或更滑低下行?

2020-01-08 07:10

? 人氣

除了較高的薪資外,受量寬政策之惠,家庭可以較低利率增加借貸並提高支出,使美國消費者再一次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驅動力;不過,2020年的立即風險是,倘若中美兩國未能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則可能使全球經濟活動再陷入低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締簽,除可讓貿易戰爭的緊張降溫外,也可促進美國Fed再次降低利率,使企業與家戶借貸都更為容易,資金更容易在全球系統流動,肇致抵押貸款申請和房屋建造數量都快速增加。

更加上,國際油價可能推高通膨的風險已經降得很低,根據當前美國通膨水準,及其一直遠低於長期趨勢的發展狀況,Fed有可能在2020年4月會再次降息。

不過,世界經濟結構性問題,其實很難僅僅藉由個別國家貨幣政策就得以克服。美國Fed和歐洲中央銀行ECB在2019年所採行的貨幣寬鬆政策措施,對於經濟成長和物價水準的推高效果十分有限;日本銀行的長期貨幣寬鬆政策亦復如此。

中美貿易戰,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達成,美國取消12月15日欲對1600億美元中國商品施加的關稅。(AP)
作者指出,2020年的立即風險是,倘若中美兩國未能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則可能使全球經濟活動再陷入低迷。圖為美國總統川普(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資料照,AP)

採取綜合型政策促進全球經濟成長

造成過去兩年全球經濟成長表現與預測值都逐步惡化的基本原因是:「主要國家政府政策持續不穩定」以及「全球貿易和投資流動疲軟」。儘管主要央行果斷、及時採行「可適的」貨幣決策,在某種程度上抵銷貿易戰爭局勢緊繃的負面影響,但多數政府未能及時採取財政政策行動,例如:以長程公共投資改善基礎建設、促進國家經濟數位化以及積極遏制氣候變遷衝擊等對策措施。

跨國智庫機構建議,主要國家政府最應該進一步採行的是「彈性靈活財政政策」:包括,繼續增加氣候變遷對策的公共支出政策、師法日本和歐洲致力能源效率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廣泛投資,以能提高生產效率,提振整體經濟表現。

OECD也呼籲,各國政府應建立新投資基金,以低利率或負利率在債券市場上籌集資金,並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數位經濟的行動,像是將資金投入新能源發展、或是行動支付等領域,並稱涵蓋增加投資、提高生產率以及寬鬆貨幣等舉措在內的綜合型政策,有望在兩年內推動全球經濟成長至1%以上,或是維持長期成長。

美中對撞壓力下 全球產銷價值鏈巨變

2018年以來顯然成為全世界經濟場域最主要「二元大咖」的中國與美國經濟,同時存在不盡雷同不確定變數:「民間債務擴大」為未來世界經濟減速埋下禍根;而美國川普總統引爆的貿易戰爭提高了世界經濟不確定性,造成工商企業更加無法透視產業經營環境未來前景,以致對設備機具等固定資本投資越發猶豫不決,企業營運獲利性未來,也越發模糊黯淡,絕對不利民間工商企業部門前景判斷;尤其擔心,力爭在2020年11月總統大選再獲連任的川普,或將持續升高貿易戰,則對恁誰,無論美國本身經濟或全世界經濟發展,都不可能會是有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