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文蔚觀點:臺灣人不配感受幸福?

2019-12-18 06:50

? 人氣

此中矛盾讓人難以理解:臺灣在國際調查中,一直都名列前茅,代表在環境、言論自由、政治清廉、健康醫療、教育資源等層面的綜合評比上,有著良好的表現,絕非國民「自我感覺良好」,但何以執政當局卻要沒收大眾的「幸福感」?以及不積極從經濟之外的各面向精確釐定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執政黨長期訴求恐懼、不安、失望與不公的氣氛,讓臺灣人在族群與階層上分裂對立,作為選舉動員的工具,使我們一次又一次錯失了建立臺灣人自信的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數位科技的衝擊,OECD 於今(2019)年 2 月 26 日首度發布國民數位福祉(digital well-being)指標體系,進一步將「福祉」的調查擴大到數位生活層面,此一至關重要的調查所影響的是臺灣是否能成功數位轉型。然而,我們從2016年開始,就缺乏完善的「國民幸福指數」的調查與研究,同時也缺乏針對數位福祉細節的各項基礎資料。

當臺灣關鍵的選舉不再討論政策、發展與福祉,不得不慨嘆林語堂說過:「假如美國能有短期的休息,我相信它也許會產生新的惠特曼,新的梭羅與新的羅威爾。」他當年期待糾正的瞎忙、過勞與向錢看的生活模式,是有機會從重新認識「福祉指數」開始,更重視永續、治安、環境、健康與生活平衡,重新省思在工商發展之外,臺灣的優勢何在?臺灣的未來方向為何?

*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