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高教冰風暴,現在只是序曲!

2016-12-29 08:10

? 人氣

少子化帶來的台灣高教的冰風暴開始。(資料照片,吳逸驊攝)

少子化帶來的台灣高教的冰風暴開始。(資料照片,吳逸驊攝)

教育部核定明年大專院校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砍了近萬人,7成大學都要減招,各校都覺得痛得滋滋叫。不過,這只是台灣高等教育長達10年以上「冰風暴」的序曲,如果再無積極作為,台灣大專院校當需砍3-5成以上才能達到「供需平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4年2月出現首座大專院校、高鳳數位內容學院退場,不談過去因發生校務弊端退場者,高鳳是首座因少子化、難以招生而自願退場的大專院校;同年8月永達技術學院宣布停辨,台灣高教的冰風暴隱約已可聞遠方雷雨之聲。接著這2年多來,各學校提出的招生名額逐漸減少,而且即使減少還是許多學校、科系招不滿學生。

雖然每年大學入學新生包括應屆生、僑外生、陸生及非應屆生,但其中以應屆者占絕大多數,因此看看過去20年每年新生兒數字,大概就可了解高教要面對的是多長又多殘酷的淘汰賽了。

台灣在民國71年以前,台灣每年出生人口大致都能維持在40萬以上,而台灣推動教改始至83年,決定「普設大學」、「每個縣市都有國立大學」、專科升級大學等政策時,並在85年開始落實為政策。那是一個每年都有超過40萬應屆生要就學的年代,擴張大專院校顯然就是以此為基本需求估算。

但從72年開始就再也未出現一年40萬以上新生兒的盛況,每年新生兒開始降到30幾萬人,而且「穩定減少」、越減越少。85、86年新生兒人數還有32萬多,87年則一口氣減了5萬多人,新生兒人數只有27.1萬人,88年回升到28.3萬人。

現在高教面對的第一波冰風暴,大致就是應屆生數量從「3字頭」滑落到「2字頭」的災難。

但把目光再往後看,就可發現這只是風暴的開始,因為87年之後,除了89年意外出現30.5萬的新生兒外,其餘每年的新生兒數都是往下滑,而且是快速減少─90年是26萬人,91年24萬、92年22萬、94年剩20萬;97年則是連2字頭都撐不住,新生兒只有19.8萬,99年甚至出現16.6萬人的新低點。這幾年每年新生兒數字大概就在20萬左右波動。

如果我們以教改時的每年40萬新生兒為基準計算,到94年的20萬人,大專院校是要「對半砍」,學校、科系、招生人數都要大幅減少;如果以現在27-28萬左右的應屆入學生計,也要減少3成多的學生,才能達到供需平衡。

這個時間的到來不會太久,94年新生兒現在是小六,6年後就換他們上大學,在這6年之內,應屆生同樣是每年以1-2萬人的速度減少,也就是說這場冰風暴每年溫度都會再下降,同時風雪也更加大。

去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專院校註冊資料顯示,大學部總計有67個科系招生不到3成,4個科系掛零;博士班有54個科系掛零。那些後段班的私校固然是「重災區」,但頂尖大同樣顯露危機─54個招生掛零的博士班中,「台清交成」等頂尖大學都有博士班招生掛零,其中台大占4個。而教育部甫核定的106學年招生名額中,共有143個系所申請停招,其中有56個系所完全停招走入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