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北京撤換外國電腦─脫鉤中的中美科技

2019-12-12 09:54

? 人氣

北京要公眾機關3年內移除所有的外國電腦設備,包括微軟作業程式也不能再使用。(AP)

北京要公眾機關3年內移除所有的外國電腦設備,包括微軟作業程式也不能再使用。(AP)

日前國外媒體報導指北京下令公家單位,在3年內要「移除」全部的外國電腦與軟體。如果此訊息為真且確實執行,中美的「科技脫鉤」將加速,「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將變更真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報導的內容,中國出台了一項全面政策,要求政府機關使用的外國科技產品,從硬體到軟體都更換為國產貨。而且是根據所謂的「3-5-2政策」推動:即 2019年30%的政府合同必須與國內供應商簽署,2020年50%、2021年20%,由此達到100%;以數量而言,2019年至2022年期間將有約2,000萬-3,000萬台電腦設備可能被更換為國產貨。

這個消息尚未被官方證實,但從整體脈絡來看,既不意外更有可能;因為川普發動貿易戰與科技冷戰,讓中國對美戒心大增,同時要儘快實現「科技自主」。在此之前,原本會邀美國企業參與投標的電腦、電信相關設備的招標,在貿易戰之後已經不再邀美國廠商參與了。

中國要在公家單位「移除」全部外國的電腦設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尚未了解其具體方式與內容,但其複雜程度與成本可能比想像的還高。例如,國產化程度要高到什麼程度?電腦設備的所有元件包括處理器都要國貨嗎?有那些國貨可替代英特爾的處理器?還有軟體是從作業程式到相關應用軟體,全都要國產化嗎?有什麼可替代WIN、WORD?

此外,不是把公家機關的電腦軟硬體國產化即可,電腦跟人一樣,除了公家機關內部電腦彼此的溝通、聯絡外,也必須與外界溝通、聯絡;如果要用電腦啟動或指揮其它電子設備,彼此的語言也必須能溝通;當然,更別提市面上成千上萬各式各樣的應用軟體,必須在適當的作業軟體上才能執行─所謂適當的作業程式就是發展超過40年的微軟;中國要搞出自家的電腦作業程式,要發展到足夠的應用軟體能用,豈是一朝一夕可達成?如果市場太小,甚至永遠無法達到。

過去數十年,全球基本上是由wintel(英特爾的處理器,加上微軟的作業程式)在統治這個江山,北京要把外國電腦從公家機關中移除,其實就是要把美國的科技勢力移除;取而代之的國產品,需要多少時間、最後是否有能力取代原有的產品?中國公家單位帶頭作,是否會影響民間單位跟進?

而從最近的許多跡象看來,中美確實是走在脫鉤進程中。除了北京下令公家單位移除國外電腦設備外,日前華為公開的新手機中,特別強調手機內「已無美國零組件」的「去美化」成功,接著是明年要推鴻蒙作業系統,如果成功,中美科技會進一步脫鉤。而依照在中國的美國科技企業的反應,他們確實感受到中國政府正努力降低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實現多元化,全球正走在往「一個世界,兩套系統」的路上

一旦中美科技脫鉤成真,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兩國的科技企業,例如,美國企業原本在中國市場上,每年都能得到1500億美元的營收、實現數百億美元的獲利,雖然這些營收多數來自民間企業,但當中國要「走自己的路」時,美國企業的生意一定下滑,下滑程度則視此政策擴散到民間的效果而定。

這個影響可能還是最輕微的,更嚴重的是全世界如果成為「兩套系統」在走,等於增加全球的溝通、行政成本,其它國家的企業或民眾,都要準備兩套系統才能與中美兩國的電腦溝通。

中美貿易戰仍持續,何時能達成所謂的第一階段協議,無人能知;甚至即使達成協議,正如所有著名的「中國通」們所說的,中美關係永遠回不去了。經此一役,中國對科技技術落後美國、特別是關鍵晶片技術被美國掌握之痛,體驗甚深,未來必然想方設法實現更高的技術獨立自主。至於因此造成的「科技脫鉤」有多深、多廣,則仍要視未來發展而定,但一定程度的脫鉤已屬必然。

台灣在科技硬體領域中堪稱生產大國,中美科技脫鉤對台灣當然有影響;但在中美兩大國博弈中,台灣是難有影響,只能多留心點,準備承受與因應,智慧之道就是創造各方都需要你、左右逢源的環境,避免選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