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專欄:當前蔡政府決策系統的四個問題

2016-11-19 07:10

? 人氣

此外,每週一次的最高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已明顯面臨議題瑣碎化的現象。當二級或三級機關就可以處理的問題,例如都更、中生納保等,都必須由總統親自拍板時,這個政府的運作顯然出現了極大的問題。而問題的癥結,也呼之欲出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1031-總統蔡英文31日邀集民進黨執政縣市長出席第4次「執政決策協調會議」。賴清德。(蔡耀徵攝)
蔡英文總統主持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地方首長也視議題應邀出席。(蔡耀徵攝)

第三,關於林全內閣的問題。林全內閣上任迄今半年,但人民仍對絕大多數的內閣閣員感覺陌生,包括重要的財經部會首長。民意反應也明顯呈現,高比例人民不滿意內閣施政表現,不肯定內閣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此以往,政府將被貼上「低能」、「無能」的標籤,很快就走上馬政府的覆轍,一去不回頭了。

林全院長是一個謙謙君子、有為有守的政務官,這毫無疑問,我從不質疑。但林全內閣的組成方式從一開始就有問題,因為那是「一個違反政治學原理的內閣」,姑且不談個別閣員的適才適所問題。誰應該負這「內閣組成」的初始責任?主要是總統,其次才是行政院長。這樣一個「違反政治學原理」的內閣,再加上強勢的總統,透過「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國是會議」、國安會、各種類似「年金改革委員會」之類的臨時編組,必然架空行政院,做小行政院,矮化行政院,以後還有那一位政務官有心、有興趣去開行政院院會?

第四,也是最後,關於立法院淪為橡皮圖章的問題。這半年來,立法院越來越像是兩蔣時代的立法院,國會做為最高民意殿堂的自主性已漸受侵蝕,未來問題會更嚴重。因為目前立法運作的模式是,總統透過「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或未來的「國是會議」下達指令,立法院多數黨據以執行,就像這次「一例一休」、「取消勞工七天國定假日」的決策一樣,還要求限期完成,以致於造成幾乎不可收拾的難堪局面。其實,立法委員總額113席中,有79席是區域立委,由個別選區選民直選產生,是具有民意基礎的,是有責任有義務反應民意的,不可能照單全收總統或行政部門的旨意,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淑芬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61117-民進黨立委林淑芬17日於司法法制委員會上發言。(顏麟宇攝)
立法委員反應民意,不可能對總統決策照單全收,林淑芬就是例子。(顏麟宇攝)

行政與立法部門意見不一是民主國家常見的事;總統與國會意見相左也是家常便飯,這就需要遵循「權力分立與制衡」的憲政體制來協調整合,不是誰聽命於誰的問題。試想,未來「年金國是會議」、「司改國是會議」所得出的結論送到立法院,立法委員該照單全收,還是依據憲法所附予的職權獨立行使?如果立法院不接受所謂「國是會議決議」,肯定又是一次行政與立法衝突,那又該怎麼辦?

半年過去了,還剩八分之七任期,蔡英文總統若願正視眼前的困境,其實還是大有可為的,我的具體建議有四:第一,要打破「國是會議」的迷思,放棄舉辦「年金國是會議」、「司法國是會議」,回歸正常憲政體制運作;第二,修正「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的現行運作模式,至少,會後相關決議的宣布應回到行政院,由院長或發言人去宣布;第三,內閣必須重組,林全院長可續留,但整個內閣的重組應符合「政治學原理」,並充分授權行政院去做相關決策與執行的工作;第四,應對國會及立法委員有適度的尊重,讓最高民意代表能扮演為民喉舌、真正的立法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味服從黨紀,遵循黨意的投票部隊。

*作者為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游盈隆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