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灰暗的能源政策

2016-11-01 06:20

? 人氣

大家都知道綠電比較貴,為什麼還會有人買?像谷歌一樣的大廠都有意願,因為在國際上有購買認證過綠電的廠商的產品通常都會有減稅優惠或是給予特別待遇,在商言商,購買高價的綠電可以讓地球多喘一口氣。(資料照,余志偉攝)

大家都知道綠電比較貴,為什麼還會有人買?像谷歌一樣的大廠都有意願,因為在國際上有購買認證過綠電的廠商的產品通常都會有減稅優惠或是給予特別待遇,在商言商,購買高價的綠電可以讓地球多喘一口氣。(資料照,余志偉攝)

「改革」兩個字是許多人民喜歡聽到執政者的宣示,但卻經常忽視改革的真相層面,向上提昇是一個層面,向下沈淪又是一個層面,當人民還沉醉在「改革」的夢中時一片烏雲正慢慢地飄過來,結果會是甚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5年10月20日行政院院會審核通過電業法的修法,確定以一次修法兩階段進行的方式推動,第一階段以推動綠能為主軸,第二階段在修法後六至九年開放發電業和售電業,先推綠電或許可以暫時平息一些雜音吧!什麼是[綠電]? 就是使用的燃料發電後的排放物不含[碳]就統稱做綠電(一般泛指再生能源),但是核能發電也不含[碳]因此國際綠色組織也將核能發電歸納為綠電,這裡政府所說的綠電就是指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為主軸,這兩種發電方式因為能源的來源並不穩定而被定位為[間歇性的]發電,通常都不能作為基載的電源或者備載的電力,意思就是說不能當主角連做配角都有問題,而設置綠電的地方,為了維持供電的穩定,都要配置相對容量的電力以因應綠電間歇性的停擺,因為偶而飄來一朵雲或天氣的變化或風力不足或太大、方向不對甚至沒有風都會影響上述兩種發電,然而目前可以作為備載的電力機組除了核能也只有火力較為穩定,那不是又會增加碳的排放量了嗎? 民進黨政府執政前強調不會缺電、不會漲電價,執政後表明核能一、二、三廠不延役,2025年完成非核家園,但是核能不是只有發電的功能,全球各國都在利用核能做科學和醫療方面的研發,難道我們要放棄嗎?[非核]擺明的是做不到的。

民進黨執政才四個多月,台灣就陷入缺電的邊緣,105年10月26日經濟部長李世光向媒體表示未來將有限電的危機發生,限電換句話說就是缺電了才要對用電戶限制用電,放著核一、核二不用,連續幾次備載容量率低於2%(最低 1.62%),經濟部緊急修改汽電共生業著的購電規則,導致台化彰化廠賣了該廠發電量的85%的電給台電應急,但卻引發空汙的問題讓台化廠成為首個被關廠的汽電共生廠,因為台化廠是燃煤的汽電共生廠,當時有人還誤認為汽電共生發電就是再生能源發電呢! 台電呢!完全忽視跳電的風險,帶著鋼盔往前衝,殊不知一旦發生了跳電將危及台灣的產業,尤其是電子業,更遑論民生與經濟的影響。

二○○三年八月十四日,發生於北美洲東北地區的跳電引發的大停電事件就是因備載容量率不足系統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將自身從供電電網中退出引發跳電,結果最終有二百六十五座電廠的五○八部機組跳機,讓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千萬居民及美國東北部八州、四千五百萬居民當天晚上陷入一片漆黑。直到事發兩天後,大部分地區才恢復供電,大眾運輸、供水系統、無線通訊也都無法倖免。當所有供電系統幾乎都以滿載方式運轉,而且尖峰備轉容量率過低,在無足量支援的情況下,一旦發生跳電,如同北美電網連鎖式崩潰的情況,便可能在台灣發生。 所以各國電力的備載容量率都會預留在一個安全的百分比(一般為12%),低於安全的百分比就會實施分區限電以防止跳電風險。

105年10月24日行政院長林全與工商協進會共進早餐,企業界就針對政府提高綠能的發電比重可能引發缺電的問題提出擔憂,事後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林全在早餐會上,並沒有說台灣未來1、2年會限電,他強調未來1、2年,隨核1、2停役後,電力供應會相對吃緊,但政府會窮盡一切可能維持供電穩定,包括增加燃煤發電機組與天然氣發電。這樣一個外行的言行真的令人擔心,增加燃煤機組與天燃氣發電不就是在增加碳排放量了嗎?違反了巴黎協議不怕受到國際的制裁嗎?

再看看太陽能板的製造與後端處理都會汙染環境,南部某些縣市鼓動農民大量將農地釋出改為用太陽能板[種電],農地改為[種電]影響農業的生產,未來自產米糧、農產品、蔬菜水果等物資缺乏怎麼辦? 這些太陽能板無法回收,以後也是環保災難與生態浩劫。風力發電會產生噪音之外還有運轉時產生的低頻嚴重影響周遭的生態,這些政客不會講,農民也沒那個常識,政府有那麼多的專家難道只是為了配合圖利財團的政策甘願讓台灣向下沉淪?

對了,大家都知道綠電比較貴,有多貴?賣到一般人民手中大約有十元以上吧!為什麼還會有人買?像谷歌一樣的大廠都有意願,因為在國際上有購買認證過綠電的廠商的產品通常都會有減稅優惠或是給予特別待遇,在商言商,購買高價的綠電可以讓地球多喘一口氣,做生意又有優待,有名有利又不會虧本,何樂不為!但是對一般人民就是沉重的負擔了!但是,目前台灣的電網是各種燃料源發出的電力都是混在一起,並沒有單獨提供綠能發電的通路可以被認證,如果要分隔綠電的供輸,就必須另外規劃專用電網,那又要花個數千億元,現在國家財政困難才要改革軍公教的退休金,發展離岸風力已經要支出5千億了,都是全民在負擔,知道了吧!

現在核能發電占比約16%,要推動的綠電是否能取代核電?看看專家怎麼說,核能電廠目前裝置容量5.14GW(5.14百萬瓩),每年發電400億度,台電工程月曾經刊有一篇「未來再生能源大幅增加對台灣輸電系統影響及因應策略研究」模擬太陽能、風力裝置容量為6.8GW時之電網承受度,其結論為:

A.電力系統併入6.8 GW再生能源後,首先遇到的瓶頸便是N-1系統事故發生後,在161KV的傳輸線上會有多條線路發生壅塞,甚至345KV亦有5~6條線路過載。

B.在暫態頻率穩定分析時,當中部風場全部跳脫或大型傳統機組跳機,其產生的暫態低頻現象將會觸動低頻卸載電驛,造成局部系統停電,甚至引發連鎖效應而導致大停電。該文僅就6.8 GW之風力/太陽能裝置容量進行模擬就會導至「線路過載」及「大停電」等後果。去年民進黨能源政策中提出風力、太陽能總裝置容量為15.6GW,近日太陽能又加碼為20GW,則風力、太陽能總裝置容量為24.3GW。兩者都遠超過6.8GW,但仍遠低於取代400億度核電所需之裝置容量。

政府說2025年再生能源的配比是20%,期間的缺電風險誰來承擔?人民或是下一個繼任者?尤其是經濟部長26日告訴媒體台灣未來會限電直接打臉行政院長24日與工商協進會共進早餐時[並沒有說台灣未來1、2年會限電]的說詞,執政者內部看法都意見分歧,何況人民?人民通常會滿足在謊言中的生活,當結果來臨時再回首已經烏雲滿佈了,在灰暗的能源政策中生活的人民只能說可悲吧! 

*作者為全民用電自救會成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