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目標了,先把當下顧好:《我可以和貓聊一整天,卻沒法跟人說半句話》選摘(1)

2016-07-27 05:50

? 人氣

追求目標比較重要,還是其中的過程更為重要呢?(美聯社)

追求目標比較重要,還是其中的過程更為重要呢?(美聯社)

二十一歲時,我拿著大學文憑,生平第一次搭飛機,前往加州。關於成功,我只知道一點:在人口僅兩千人的紐約州溫德姆(Windham),想要成功並不容易。幾年前,我哥大衛比我更勇於冒險,他開著金龜車橫越美國,前往洛杉磯尋找溫暖的天氣和美女。他睡在車裡,沿途餐風露宿。我的計畫則是飛到洛杉磯,睡在他那張有麵包屑的沙發上,直到我在銀行找到工作,在加州定居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飛往加州的前幾天,把破爛的Datsun 510老爺車賣給我妹妹,用那筆錢買了飛往加州的單程票。我自豪地穿上廉價的三件式西裝,那是父母送我的大學畢業禮物,也是我這輩子第一套真正的西裝。當時,我以為大家都穿商務套裝或正式的服裝搭飛機,我在小鎮成長,沒認識幾位搭過客機的人。我父親二十幾年前搭過幾次飛機,但他很少提起搭機之類的事,他向來沉默寡言。我家附近只住了幾位親戚,他們也沒搭過飛機。所以搭機的流程大都是我自己猜想的,我不想因為穿得太寒酸而被趕下飛機,所以犯了盛裝搭機的錯誤。

如果把西裝塞在行李裡,我也不知道萬一西裝弄皺了要怎麼熨。我考慮到也許一到加州就有機會面試,那套唯一的西裝說什麼都不能弄得皺巴巴的,所以穿著登機似乎比較合理。

不打領帶的西裝Look較為隨性,自然也不太適合正式場合。(圖/pixabay)
穿著西裝登機竟讓作者獲得企業家的提點。(圖/pixabay)

在飛機上,我旁邊坐著一位企業家,看來六十出頭的年紀。當時我頂著一頭亂髮,舉止嚴肅,穿著廉價西裝,顯然很不自在,一看就顯得格格不入。他問起我的狀況,我簡單地自我介紹,並問他在哪裡高就,他說他是一家螺絲公司的執行長。接著,他給了我一些求職建議。他說,他每次找到新工作,就馬上開始找更好的工作。對他來說,求職不是必要時才做的事,而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其實你仔細想想,會發現他說的很有道理。最適合你的工作,大都不會在你準備就緒時剛好出現。他說,更好的工作有它自己的時間表,最好的做法是騎驢找馬,不斷找尋更好的選擇。我覺得他的意思是說,你的使命不是眼前的工作,而是找更好的工作。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放下目標,重視過程」的概念。所謂的過程,就是「持續尋找更好的選擇」。這位企業家過去就是一直換公司,不斷地累積經驗,現在當上了執行長。他要是當初求職時是抱著某個特定目標,或設定某個目的(例如某個職位),那就大幅縮限了自己的未來選項。對他來說,整個世界都可能是他的下一個工作。新的工作必須比上一個更好,可以讓他學到一些實用的東西,以便再往前跳。

他那樣做是否對現在的老闆少了忠誠度?他不那樣想。資本主義不是他發明的,規則不是他訂的,他只是在體制內運作。他的老闆可能基於某些業務需求,二話不說就把他開除,他只不過是有樣學樣罷了。

在那次航程中,我學到(其實是確認)的第二件事是:外表很重要。飛機快抵達目的地時,執行長遞給我一張名片,差點想找我去他公司上班(如果我點頭的話)。要是我當時穿著破牛仔褲、舊T恤、爛球鞋搭機,情況可能會截然不同。

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在留意那些重視過程、而不是抱持目標的人。在我看來,重視過程的人大都表現得比較出色,能以更有效的新方法,觀察熟悉的事物。

說穿了,只有魯蛇才設目標,這句話在多數情況下都適用。例如,你的目標是減重十磅,在你達成目標以前,每一刻你都覺得自己是達不到目標的遜咖。換句話說,目標導向的人幾乎是活在持續的失敗中,卻希望失敗只是暫時的。那種感覺會持續地折磨你,久而久之,你會覺得很沉重,很不舒服,甚至導致你放棄。

你達到目標時,會感到欣喜若狂,但是一旦你達到目標,往往會發現人生失去目的和方向。這時你很可能會感到空虛,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當然,你也可能繼續享受成功的餘韻,直到你覺得無聊,然後告訴自己要再設新的目標,而這也意味著,你將回到先前那種一直活在失敗裡的狀態。

你可能會說,每個過程都要有個目標啊,就算那個目標有點模糊。你也可以說,追求目標的人都要經歷某種過程,才能達成目標。某種程度上,這樣講都沒錯。我只是想提醒你,把「目標」和「過程」視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會產生很強大的力量:目標導向的人,在成功以前一直活在失敗裡,萬一事情永遠不成功,他就永遠活在失敗裡了。但是,過程導向的人只要能好好珍惜過程,他就是成功的,因為他在做他想做的事情。目標導向的人隨時都在對抗沮喪感,過程導向的人每一次在過程中做對了,都會覺得很棒。當你往正確的方向發展,想要維持個人活力時,這兩種做法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適當的低溫能夠幫助你減重之路更進一步(圖/Toshihiro Gamo@flickr)
適當的低溫能夠幫助你減重之路更進一步(圖/Toshihiro Gamo@flickr)

以減肥來說,減二十磅是目標,正確的飲食習慣是過程。在運動方面,四小時跑完馬拉松是目標,每天運動是過程。在金錢方面,賺一百萬美元是目標,成為連續創業家是過程。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認為天天運動是目標,目標的一般定義確實可以那樣詮釋。但是我這裡指的「目標」,是一種「達到及完成的狀態」,「過程」則是你平常就在做的事情,而且你合理預期那樣做會讓你的人生更好。通常目標有個期限,但過程沒有,單就某一天來看,你甚至可能無法判斷這樣的過程是否能讓你朝向正確的方向移動。

目標導向的人達到驚人的成果時,他們的故事會上新聞,那是很有趣的故事,也會導致你對目標導向者的成功產生了誤解。例如奧運選手,當他們奪得一面或多面金牌時,通常會被大幅報導。不過,相對於每位金牌選手,還有數千位選手也是以金牌為目標,只不過失敗了。這些選手同樣都有個金牌目標,但卻有著不同的過程。我覺得日常練習和專業教練都不算過程,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想要靠著這些活動來拿奧運獎牌,機率微乎其微。過程的最低要求是,理性的人預期它通常是行得通的。所以買樂透彩券不是過程,無論你有多常買。

臉書(Facebook)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美聯社)
臉書(Facebook)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美聯社)

你研究成功人士時就會發現,他們大都很重視過程,而不是追求目標。例如臉書(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顯然他的成功「過程」包含了努力讀書、優異成績、上頂尖大學(哈佛)、學會一套能致富的科技等等。但我認為,創辦臉書不能算是他的成功「目標」,因為就算他創辦臉書沒成功,他也可能透過其他的新創企業,或是到某大企業當高薪的技術人員,而晉升為百萬富翁。祖克柏所經歷的「過程」,幾乎保證一定會成功,只是沒有人能想像結果有多好而已。

再來看看巴菲特,他的投資「過程」是挑選價值遭到低估的公司、買進股票、長期持有,或至少持有到重大改變出現。他的過程(被我大幅簡化了)已經讓他獲利數十年。相較之下,那些買了股票在等待股價上漲二○%的散戶,只有目標,而缺乏正確過程,所以散戶的投資績效通常不如大盤。

我有個朋友是個業務高手,什麼東西都能推銷,從房子到烤麵包機,無一不精。但他最後挑選的生意(這裡我不能透露,因為他不想看到大批競爭者突然湧入),讓他只要成功推銷一項服務,幾乎每個客戶都會持續回籠。換句話說,他只要出售服務一次,就可以一直領佣金,直到顧客過世或倒閉為止。他人生最大的煩惱是:遊艇得越換越大——據說挺費神的。旁人都說他運氣好,但我認為他精準找出了個人優勢,重視對的「過程」,大幅提升了「好運」上門的機率(本書稍後會說明如何提升好運上門的機率)。

有了對的過程,他需要對那門生意抱持多少熱情?答案是零。當你享受著很棒的過程,那永遠勝過於熱情。

*本文選自早安財經出版《我可以和貓聊一整天,卻沒法跟人說半句話》,作者為史考特.亞當斯 Scott Adams
史上最受歡迎漫畫「呆伯特」的創作者。在科技業、金融業上班了16年之後,1995年起專職擔任漫畫家。「他至今創作超過9,000則漫畫,批判管理觀念、主管表現,揭露上班族的真實心聲,」哈佛商業評論寫道:「而他的成功,主要是來自嘗試與犯錯──精確地說,是犯很多很多錯。」這本書,是他唯一的自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