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入門必備款!史丹佛經濟學者帶你從零開始

2019-06-26 11:00

? 人氣

經濟學:金融市場與報酬率。(圖/pixabay)

經濟學:金融市場與報酬率。(圖/pixabay)

商品與服務是有形且看得見的,而資本市場所交易的東西很難讓人理解。

人們對資本市場有根深柢固的偏見。在中古世紀,羅馬天主教認為索取貸款利息是一種「放高利貸罪」。目前一些伊斯蘭教國家仍然禁止收取利息,你可以想像這使得經營銀行變成一門複雜的生意。人們可能會覺得商品市場的價格或勞動市場的工資不公平,但很少會覺得支付利息不合法。然而,很多人卻對利息(就是資本市場的價格)很不耐,甚至覺得是錯的。為什麼會這樣?覺得是錯的。為什麼會這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可能的理由是,商品與服務是有形且看得見的,而資本市場所交易的東西很難讓人理解。大約三十年前,蘇聯舊式的經濟規畫人員,手上握有和該國經濟相關的二千萬種商品名單;工作則是我們每天生活經歷的一部分。但是資本市場的利息與報酬是抽象的,而且資本市場的運作似乎是看不見的。「投資」這個專有名詞也使人容易混淆,因為它有不同的用法。有時,「投資」是指購買股票與債券等金融工具,有時則指企業購買實體資本(physical capital),例如機器或廠房。前者指的是投資人,他們是在最小風險下追求最大報酬的資金供給者。後者其實指的是廠商,他們是把資金轉換成有形資產的資金需求者。因此,「投資」可以指供給或需求,難怪令人困惑!為了避免混淆,當我說明資本供給時,我會用「財務投資」(financial investment)表達,而當我說明用來建立資產的資本需求時,我會用「實體資本投資」(physical capital investment)來解釋。

經濟學家認為,資本供給是家庭的資金供給量(也就是家庭儲蓄)與他們提供資金所得到的價錢(也就是報酬率)之間的關係。

就像商品市場或勞動市場一樣,資本市場也可以用同樣的供需架構來解釋。資本的供給,來自那些儲蓄資金的人,我們通常想到這些資本供給是來自家庭,其實企業也會存錢,但由於企業是由股東所持有(因此最終是由家庭擁有),因此你可以把企業想成代表家庭而儲蓄。

我會經常用利率做為資本報酬率的具體例子,但是購買公司股票或小企業股份的投資報酬也屬於資本報酬。你可能預期資金供給量應該隨著報酬率而上升,也就是當價格上升時,供給量也會上升。然而,在實務上,人們儲蓄的資金量似乎沒有隨著報酬率上升而大幅增加。相反的,人們儲蓄的金額似乎更取決於習慣、文化型態以及雇主誘因,例如退休金的相對提撥。

從經濟學家的觀點,財務資本需求也是借款人的資金需求量,與他們需要支付的報酬率之間的關係。財務資本需求是來自現在需要資金並且願意支付利息的人。利率低時,資本需求量較高;例如,如果某人想買汽車,當車貸利率較低時,他們更有可能買車。同樣的,當廠商可以用較低的利率借錢時,就更可能進行廠房與設備的實體資本投資。

如果你把資金供需組合起來,在某個均衡報酬率下,你會得到儲蓄與投資金額的均衡點。

資金有很多不同市場,就像勞動與商品有很多不同市場,主要差異在於被投資的對象,是大廠、小廠、個人或是政府?資金接受者的財務史是一個相關因素─他有良好的還款紀錄嗎?這筆財務投資只是最終要收回的一筆貸款,或是想買該企業的股份?這些因素都很重要,會決定每個金融市場的供給、需求與報酬率。

思考資本市場如何運作時,它的關鍵交易是跨時間發生的。當你正在買賣商品時,它是在一個時間點發生,勞動也是在一個時間點履行。但當你借錢時,意即當你取得資金時,你是在當下獲准使用這筆錢,並在以後還款。助學貸款、抵押貸款或是廠商的設備採購貸款,都是這種情形。在供給面,當你去銀行存錢時,就是同意現在把錢給某人,而在以後得到報償。你交付這筆錢,即預期未來將收到還款及某個報酬率。

用「折現值」來思考

因此,相較於未來還款所付出的代價,你如何計算這筆貸款目前的價值?經濟學家會運用折現值(present discounted value)的概念,它是把不同時間點發生的成本或效益拿來直接比較的一種方式。指的是未來所要支付的款項,如果現在就回收,會值多少錢。

以實務為例,一年後可收到一百美元,現在是值多少錢?為便於討論,假設你的銀行帳戶利率是一○%。因此,你拿出計算機,算出假如你現在收到九○.九一美元且用一○%報酬率投資一年,那麼一年後你會有一百美元。因此,一年後的一百美元,現值就是九○.九一美元。

折現值的概念大量使用於商業與金融。企業必須思考目前建立新廠房與設備的投資費用,把它和未來用這個設備生產東西可獲得的報酬做比較。舉例來說,我們假設某公司想蓋新工廠要花二百萬美元,並計算五年後可賺三百萬美元。五年後的三百萬美元需要折為現值,來和廠商目前正考慮支出的二百萬美元直接比較。

如果你有房屋貸款,那麼折現值也是很重要的觀念。如果貸款年限是三十年,你看看總付款額,會發現這段期間你其實在支付一筆龐大的利息。但現值的概念可以解釋為什麼會這樣:你所有的分期付款(包含利息)的總價值,恰好等於房子的折現值,也就是購買價。畢竟,你可以付現金買房子,現在就支付購買價;或者你可以借錢,然後分期還款。這些付款方式有相同的經濟價值。對我來說,慢慢還房貸比立刻繳清更加容易。但是在兩者的折現值是相同的。

政府規畫政策時,也需要運用折現值這個概念,來分析成本與效益。

談到社會政策時,政府很多計畫都涉及現在購買或建設某樣東西,以便將來能得到回報。很多環境政策是在當下有成本,在未來有效益。為了交通建設,可能需要現在蓋高速公路,以便在未來能保護生命安全。現在教育小孩,回報就是他們在未來可以成為更有技能的勞動力。

企業籌資的管道

現在你已經有金融市場運作的基本概念,我們將把重點放在需要資金的企業。想要做資本投資的廠商,可以找到好幾個資金來源,其中一個是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較常聽到的說法是利潤。「保留」的意思是企業決定持有這筆錢,將它再投資於企業而非以股利付給股東。你可以把它想像為廠商自己儲蓄,然後代表外部投資人再投資於公司本身。對於歷史悠久的企業而言,保留盈餘是用於實質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

企業也可以用兩種方式籌錢─向銀行借錢或是發行債券。債券所付的利率是根據風險而變動。高獲利的企業像是沃爾瑪(Walmart),可以用相當低的利率發行債券,因為人們知道它很可能會還錢。同樣的,政府至少是穩定的機構,也是用較低的報酬率來發行債券。相反的,較不穩定的企業可能會發行高利率、高風險的債券,或稱「垃圾債券」(junk bond)。

當小公司長大,通常需要大筆資金以維持成長動能,這時就是公司上市在公開市場賣股票的時候。

企業籌資的最後一個方式是透過有價證券,較常聽到的是公司股票。公司股票基本上是把公司一部分的所有權賣給股票持有人。因此,如果一家公司總共有一百股的股票,而你擁有其中二十股,那麼你就擁有這家公司的二○%股權。如果該公司把利潤變成股利支付,那麼你就能根據該公司股票所有權的比率收到股利。如果該公司被出售,那麼該公司賣價的二○%應該歸給你。然而,股票不像債券有預先決定的利率,也根本無法保證股票持有人會收到固定利息或任何報酬。買賣股票可能比債券的報酬率更高或更低,甚至會出現負數。

賣股票通常是初創、小型公司募資的一種方式。小公司通常會賣一些股票給專業投資人,例如創投公司或是想把錢投入的「天使投資人」。一旦公司完全站穩了,才較可能運用本身的利潤、債券或舉債(在某些情況下)來做資本投資。它只能為了大幅擴張版圖而發行更多股票,例如併購另一家廠商。公司不能無限制發行股票,因為股票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權,發行越多股票表示這家公司的所有權被分割得越細。如果一家公司有一百股股票,在隔年發行另一百股,那麼原始股東的所有權比重就會被稀釋,這家公司就很可能被視為差勁的投資標的。

募資與投資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實體資本與創新來自投資,對於擴大生產力及提高生活水準有重大的貢獻。美國社會的儲蓄與投資比率,一向落後於很多工業化國家。而一個經濟體取得資本投資效益的能力,是建立在家庭儲蓄及投資意願上。

作者/提摩太﹒泰勒

譯者/林隆全

本文摘自《零基礎也不怕,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個體經濟篇》

零基礎也不怕,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個體經濟篇
零基礎也不怕,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個體經濟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