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馬英九准辭翁啟惠,幫蔡英文拆炸彈?

2016-05-11 08:30

? 人氣

第三,投票程序再有瑕疵,既經評議會通過,但凡參與評議會且未對投票辦法變更提出異議者,其實沒有權利和道理,參與連署反對評議會通過的遴選名單,然而,觀察兩份連署名單,力挺評議會程序者不乏私下嘆之罵之,卻一以貫之沒有道德勇氣反對之;而質疑程序瑕疵要求退回者,也不乏會中悶聲不吭支持變更投票程序者。套用翁啟惠的說法,大學問家們的道德標準與力爭是非的勇氣果然「有異於常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會候選人不退回遴選名單,保留中研院顏面

中研院人事爭議,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很簡單,一言以蔽之,有人意圖主導卻擔心總統另有他想,此人想太多反而把事情搞砸了,至少六十五名評議員(包括院士)不論是想太多或者想太少,都是把事情搞砸的「共犯結構」,讓中研院陷入進退兩難的僵局。

20160510-SMG0045-007-翁啟惠准辭-總統府提供.jpg
翁啟惠准辭(總統府提供)

馬英九以總統職權出手,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並未逾越權力者面對學術獨立的分際,包括準總統蔡英文和前院長李遠哲、乃立法院教育委員會都決議翁應辭;副院長代理院務到新院長圈定產生,符合中研院制度法令;至於選舉辦法爭議、乃至部份院士正反兩方的連署,仍得由中研院釐清補正或研議解決之道(總統無意插手),至於退回遴選名單之議,馬英九以「面會」當選三人的方式,含蓄暫緩退回之舉,也算迴護了評議會的顏面。

至於面會之後如此處理,馬英九保留了下任總統行使圈定權的空間,當然,也保留了為蔡英文拆解這個學術炸彈的餘裕。三位當選人之中,郭位聲明退選,但還是在中研院提送名單之上,總統必須當面確認其意願,斷不可能圈定票數最少又聲明退選之人為院長;其他兩位對此次遴選爭議有何看法,也得聆聽,畢竟三人都是學術界的頂尖人士,論學術成就實無高低之別,卻無端捲入因為投票辦法衍生的爭議之中,對他們也是極不公平的事。

蔡英文應該慶幸免於捲入「浩鼎家族」之不當聯想

他們或許堅持維持遴選結果,則馬英九要不要圈定或留待蔡英文圈定,這是馬蔡要商量的事;或許他們也認可由院士會議重新投票以補正之前的爭議,那麼反而是一個公平的解決之道,無論如何院士會議的位階當然在評議會之上,如果要走這條路,同樣要經過院士會議先認可改變辦法,再由院士投票產生之,而院士會議理當聽聽三位(或兩位)候選人對中研院發展的願景,他們的願景也得讓全民理解,在科研成就之外,中研院也是國家人文發展核心中的核心。

蔡英文不必遺憾自己圈定院長的權力被「架空」了,總統的手本來就不必伸進學術獨立機關,威權時代的兩蔣即使不插手都不肯放手,民主時代的總統根本不需要這個掐住學術機關的「最後權力」,而院士投票產生的院長,還是要提請總統任命,總統任官權是誰都拔不掉的。相反的,當各界訾議中研院遭學閥把持、「浩鼎家族」建構新的政學商關係網絡,蔡英文都是這個網絡的核心,從利益迴避的角度看,蔡英文應該慶幸自己免於捲入不當聯想。

當年,李遠哲返國任院長,中研院遴選出三人供總統圈定時,余英時院士開開心心對外表示,「我是陪榜的。」表現出知識份子廓然大公的胸懷,學術生命是永恆的,不因為有無擔任院長而失色,而任何一任院長都應該秉持這樣的心情,為學術服務,而不是為權力者折腰,中研院長不是總統的院長,不是李遠哲的院長,在程序爭議聲中就任的中研院長得到的也只能是打了折扣的敬重,這對中研院發展當然是傷害。學術只為真理與文明服務,做為知識份子代表號的中研院,分藍分綠還分本土與親中的笑話,荒唐至極!鬧夠了,可以停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