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永續 雲林先行」 張麗善分享雲林永續經驗

2023-04-22 19:10

? 人氣

雲林縣長出席2023永續設計行動年會-永續城市論壇,分享雲林農業在永續上的努力及對未來的願景。(圖/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提供)

雲林縣長出席2023永續設計行動年會-永續城市論壇,分享雲林農業在永續上的努力及對未來的願景。(圖/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受邀出席「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行動年會-永續城市論壇,以「農業永續 雲林先行」為題分享雲林農業在永續上的努力及對未來的願景,闡述如何在氣候變遷及減碳議題下將劣勢轉為優勢。呼籲每個人都應該採取實際行動,以減碳轉型與淨零綠生活為氣候變遷做出貢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麗善表示,極端氣候的發生已是事實,以雲林縣古坑鄉為例,遲遲盼不到解渴的雨量讓竹產業受損嚴重,綠竹枯黃,筍子無法收成;咖啡果實在乾旱下造成內部萎縮黑化,產量銳減,農業大縣的雲林感受更是直接而慘痛。因此積極規劃2030加速前進的施政方針,110年6月成立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接著於110.12.23~111.1.12 舉辦「永續方舟 雲林先行」特展,並發表首本自願檢視報告VLR,擬定永續發展三大主軸:永續農業、大健康產業、綠色典範經濟發展。

張麗善提到,在永續農業方面以農業循環加值為例,雲林養殖漁業盛行,縣府輔導在地廠商研發,將牡蠣殼磨粉奈米化,結合回收寶特瓶重新抽絲,製成海毛紗紗線材料,目前已商業化製成披肩、襪子、寢具等等成品。每年可去化200公噸牡蠣殼共可減少51.2公噸 CO2e;在健康產業上推動「全民健康運動年」,經由數據追蹤及培養運動習慣,使縣民更健康,同時在古坑草嶺石壁打造森林療癒基地,經森林醫學量測,遊客完成「五感體驗」遊程後確實有助心血管功能改善;綠色典範經濟發展則分為輔導企業節能轉型、由高碳轉型低碳、推動再生能源三大面向,目前雲林工業區的重油鍋爐已全數汰換為天然氣,其他工業區重油鍋爐陸續更換乾淨燃料;最後輔導企業發展ESG,推動環境、社會、治理三者並重的永續經營精神。

雲林縣112年訂定為「減碳生活行動年」,並以「低碳及負碳農業」與「淨零綠生活」做為兩大發展核心。張麗善表示,每年農業碳排量為69萬4,700公噸CO2e,透過增加固碳及碳匯量以達成碳中和願景;減碳路徑將規劃產業轉型、未來農業及社會支持三大面向進行。

以產業轉型為例,雲林在地廠商研發以黃豆為材料的低碳植物肉,與牛肉相比減少超過90%的碳排量,讓減碳從「吃」開始;結合智能養殖,以AI智能化設備控制且不抽地下水改以過濾循環水,用水節省近1.4萬公噸;推動漁電共生,在魚池上架設太陽能板除了減少1倍用電量,更實質達成負碳效果;創立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結合智能養殖及觀光產業,成就未來農業新樣貌。

在淨零綠生活上,雲林縣府在全境植樹,於112年植樹節起,啟動全縣20鄉鎮的植樹活動,目標20萬棵;推動垃圾循環再利用處理,以廚餘減量與垃圾SRF化推行綠生活取代焚化爐,今年更升級為「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 SRF 系統」,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垃圾,製作100~120公噸的SRF,預期降低燃煤用量及減少碳排量2萬3,877公噸CO2e。

最後張麗善表示,作為台灣糧倉的雲林,從農業的角度為台灣減碳,致力於推動減碳轉型與淨零綠生活,打造更具韌性的永續城鄉,只要雲林做得好,台灣就能更好,雲林願意勇敢先行。也呼籲無論是政府單位、企業乃至社會大眾,均應投入實際行動進行減碳以創造地球永續發展的未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