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男友會爛手腳、穿太露是叫人來強姦…女德班不只語出驚人,還得跪在孔子像前懺悔化濃妝

2018-12-12 17:38

? 人氣

2014年和2017年從北京、山東一直綿延到陝西、廣東等地造成轟動的「女德班」,以男尊女卑的思想教導女性,並喊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的驚天動地16字口號,被中國政府以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無證辦學等勒令停止,沉寂幾年後又在近幾日傳出在溫州死灰復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調查結果顯示,溫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2018年8月10日至8月24日在文成縣舉辦的親子夏令營班,部分課程確有使用男尊女卑、貶低女性的授課內容。目前,政府負責人已責令其立即停止辦班,關閉培訓點。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在男女平等為普遍價值觀的現代,還有這樣「崇古」的學校出現?又為什麼這種課程屢禁不停?

女人不應該往上走,就應該在最底層》驚悚的「女奴培訓班」

「男為天,女為地」、「女孩換男朋友會爛手爛腳」、「穿得時尚暴露等於教人強姦」、「女人不應該往上走,就應該在最底層」、「女子點外賣就是懶惰不守婦道」……這些讓人覺得荒唐至極的言論,都出自所謂「女德班」講師之口。上課的學員除了正襟危坐、認真聽講外,還需用手清洗便池、跪在地上擦地,甚至還要跪在孔子像前懺悔自己妝容太濃豔,表示「悔改」。

生在男女平等的價值觀下,所謂女德、婦德早已被貶為過時、歧視女性的思想,然而這些在中國遍地開花的女德班,似乎是一種對於價值觀越來越多元的現代社會的反彈。在夫妻關係、家庭結構脆弱化的當代,一部分人對「既有道德的改變」無所適從、迫切地尋找應對策略。恰好此時,女德學堂等機構,用無比堅定的口吻,兜售了最便捷的「解決方案」。

參加女德班的學員,有的是被家長送去學習、有的是丈夫送妻子去學、有的是被公司送去培訓的,但也不乏自願報名學習的。非自願者背後是家人、丈夫甚至公司對於專制父權體系的嚮往,他們不需要「獨立自主」的女人,而需要柔弱、順從、好掌控的「女奴」

為了孩子好?為了自己好?》無私表象下的自私

由於2018年爆出的女德班是由家長報名的夏令營,參加者多是家長帶著5-18歲的孩子,有中國媒體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參加活動的家長中,高中及以下學歷近8成。相信女德的人就是沒受過高等教育?錯了,受調查的45名家長中還有碩士學歷1人,本科(大學)學歷6人,專科學歷4人。顯然家長受教育程度不代表對「女德」的免疫力。且家長們並非是絕對的無知,有些甚至帶有一點自私成分。

「女德班」除了宣揚男尊女卑,孝道也是重要的授課內容。據報導,課程中有人稱給父母下跪洗腳4天,治好了半年的高燒和癌症,以「諸事不順因不孝」這種恐嚇式作法灌輸孝道,最直接的受益者便是家長了。把孩子送進「女德班」的家長跟把孩子送進「戒網癮學校」的家長本質或許是一類人──他們都希望花點錢,就能把孩子變成理想中的「乖寶寶」

把傳統道德照搬拿到現在社會》可能害死人

傳統文化當然有其值得學習之處,任何思想觀念都有屬於它的歷史背景。我們用后妃之德、婦德與舊文化解釋古代經典並沒有問題,了解古代文化也能幫助我們鑑往知來,但把婦德、女德放到今天的社會來看,不免有些令人發笑。舊文化中許多觀念,如孝道、教人向善等思維,都是我們思考「現在的社會要怎麼做」的好資產,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連古人都知道,以古為鏡僅是一個借鏡,硬要把所有舊有「道德觀」搬到現代社會,無異於「削足適履」,反而讓自己進退兩難。

西安工業大學講師楊飛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固然其優秀文化可以作為女德班的班則,但應該更好地為女性群體樹立自強、自尊和自信才是根本,萬萬不可以偏概全。如何讓女性群體健康科學地樹立起自尊、自信,的確是未來需要重視的問題。」楊飛的話,道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除了被人送去參加的人之外,也有些女性自願報名這些課程,就是因為沒有健康地樹立起自尊、自信,在這個女權已經較過去進步,「男尊女卑」思維卻尚未完全消除的社會中無所適從。若這些女性能對自身有足夠的自尊與自信,也許就會明白,不必「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也能有健康的婚姻關係與美滿的家庭。

很多人都還在舊有觀念與新觀念中,努力找尋自己的定位。而社會中一大群保守、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的人,抗拒改變又難以軟化,「女德班」給了這群人些許安全感,卻可能不利於他們在新社會中立足。給孩子報女德班的家長,多半自己不認同男女平等、人格獨立、婚戀自由這些現代價值觀,然而他們的孩子終究還是要進入社會中,在現代社會,這些「傳統觀念」真的能幫助他們長大成人後,在人群中順利、健康地生活嗎?也許一個女性恪守「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的下場,就是連命都沒了。

若是如此,學校教育中,是否該適時地加入符合當代價值的性別教育與情感教育?只有讓孩子們有正確的邏輯概念,才能在眾說紛紜中判斷是非。只是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長難,或許最該進學校學習性別教育的,其實是這群大人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佳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