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兒子總是聽不懂媽媽說的話?科學證實:男生女生大腦不一樣

2024-05-18 10:40

? 人氣

男性腦與女性腦不僅有構造上的差異,在面對人、語言、物體等世間萬物時,會隨之啟動的大腦機能與方式也有所差異。(示意圖/取自photo-ac)

男性腦與女性腦不僅有構造上的差異,在面對人、語言、物體等世間萬物時,會隨之啟動的大腦機能與方式也有所差異。(示意圖/取自photo-ac)

有兒子的媽媽們如果見面,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他到底為什麼都聽不懂我講的話?」、「同樣在講話,我實在聽不懂兒子在講什麼,我兒子每次聽到我講什麼,也都會說他聽不懂媽媽講的話」各位知道會發生這種事的原因,是僅僅1.4公斤的大腦差異所造成的嗎?因為男性腦與女性腦不僅有構造上的差異,在面對人、語言、物體等世間萬物時,會隨之啟動的大腦機能與方式也有所差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生存 男女進化不同的能力

我們從進化論觀點來說明發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就會稍微簡單一些,自原始時代起,比女性身材更高大、移動更迅速的男性主要負責狩獵,為了好好狩獵,必須掌握更容易捕捉獵物的位置,也必須在短時間內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擁有擅長發揮這種能力染色體的男性存活下來並進化後,也讓男性大腦因而具備這種特別能力。

以女性來說,主要負責採集、以物易物及生育,為了跟鄰居和平採集及交換彼此需要的物品,必須懂得照顧他人感受,也要懂得如何看人臉色。為了好好養育孩子,肯定也需要能同理共情並妥善照顧孩子的能力。女性也和男性一樣,具備擅長這種能力染色體的女性存活並進化,因而形成女性大腦。結果,不管是身為男性或女性,都是具有更有助於生存的必備能力的大腦存活下來,各自發展為現今的男性腦與女性腦。

男女解讀情緒大不同

「養兒子一點用都沒有!」,這是有兒子的媽媽常會抱怨的一件事,但有趣的是,相較於爸爸,通常都是媽媽更常說出這種話。當然,對大部分的家庭而言,都是媽媽比爸爸更致力於孩子的教養問題,與子女相處更長的時間,也更容易與子女發生衝突或矛盾的事。

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因為兒子的無心而感到傷心,但慶幸的是,這種無心並不是兒子為了讓媽媽吃苦頭而刻意表現的行為。從兒子或男性立場來看,反而會因為自己無心的一句話被找碴,或是因為傷心的媽媽或女性的過度反應而生氣;覺得她們對自己無心所說的話表現得過於敏感,還會追究她們為什麼要說這種話,反而讓他們無地自容。

我們必須記得,兒子的大腦和身為女性的媽媽大腦是不一樣的。媽媽雖然能迅速察覺兒子表情及語調中的微妙情緒,但對兒子而言,要思考這種事情是非常困難的。

男孩的左右腦各自獨立 女孩大腦可以共同運作

任職於美國馬里蘭研究中心(Maryland Research Center)的心理學家赫伯特.蘭瑟爾(Herbert Landsell)博士以因癲癇發作而大腦受損的男女對象進行研究。

第一項研究結果,當右腦受損時出現的男女差異。右腦負責立體思考空間的能力、統合性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藝術想像力。但當男女性的右腦受到一樣損害時,出現的研究結果卻是截然不同。首先,男性右腦受損時,空間能力會因而下降甚至消失;相反地,女性右腦受損時,即使和男性右腦受損部位相同,她的空間能力仍然維持原狀。

第二項研究結果,當左腦受損時出現的男女差異。左腦主要負責語言能力,是進行邏輯性思考與分析後做決定的地方。左腦受損的男性會出現無法說話或喪失語言能力的狀況,但女性即使左腦受損,她的語言能力也依然維持原狀。

透過這樣的研究結果所得出的結論是,以男性來說,男性大腦擁有語言能力只由左腦負責,空間能力只由右腦負責的大腦專門性。但以女性而言,無論是語言能力或空間能力,都不僅只有左腦或右腦單獨掌管,而是分散在兩腦進行控制。

蘭瑟爾博士這項驚人發現也在最近透過科學技術,以腦部影像進行分析及驗證。美國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拉吉妮.韋瑪(Ragini Verma)教授的研究團隊,以八到二十二歲的428位男性及521位女性為研究對象,分析他們腦部連結網絡構造的資料,所得出的結果可發現非常明顯的男女差異。

如下圖所示,男性的左腦只在左腦,右腦只在右腦範圍內形成活躍的連結網絡,也就是說,男性的左腦機能只由左腦負責,右腦機能只由右腦負責。女性的狀況就有所不同了,大腦內明顯形成更多穿梭於左右腦的連結網絡,也就是說,左腦與右腦是共同負責各功能的運作。

大腦連結構造的男女差異。圖片上方是男性大腦,下方是女性大腦。專門化的兒子大腦,左腦只負責左腦功能,右腦只負責右腦功能,女兒的大腦功能則是分散於左右腦。出處:Ragini Verma, 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圖/晴好出版提供)
大腦連結構造的男女差異。圖片上方是男性大腦,下方是女性大腦。專門化的兒子大腦,左腦只負責左腦功能,右腦只負責右腦功能,女兒的大腦功能則是分散於左右腦。出處:Ragini Verma, 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圖/晴好出版提供)

兒子大腦結構專門性的優缺點

「兒子的大腦是專門性的」這句話就像銅板的正反面;銅板的正面,我們先來看看兒子大腦的專門性所擁有的優點,兒子大腦在特定領域中,會比女兒大腦擁有更卓越的能力,尤其是空間能力更是如此。

研究男女大腦構造差異的加拿大神經學者桑德拉.韋特爾森博士主張,男性大腦的結構差異,在於不同能力的腦部區域都是單獨存在的。例如語言能力只由左腦,空間能力只由右腦掌管。女性的狀況是包含空間能力在內,抽象性思考、情緒控管能力等都由左右腦共同掌管。也因為一個部位要同時處理很多事情,執行結果也必然下降。相反地,男性大腦只由右腦的某個部位負責空間能力,所以能更迅速、輕鬆且有效率地解決問題。當兒子在演算數學習題時可能無法同時回答媽媽的問題,因為兒子正在專注於執行某件事情。

那麼,硬幣的背面,就是兒子大腦的專門性所造成的缺點,則是在不幸發生事故或生病時,就可能會產生問題。若遭遇變故或罹患疾病導致大腦某一部分受損,相關能力就會因此消失。如同赫伯特.蘭瑟爾的研究結果,男性右腦受損時,空間能力會因而消失;左腦受損時,會出現無法說話或理解的狀況。

女性大腦雖然不及男性大腦的專門性,但因為語言能力或空間能力分散在大腦各處,即使大腦有一部分受損,也不至於出現失語或空間能力消失的狀況。雖然能專注並做好單一事件,但受損時就會失去所有能力的致命結果,就是兒子大腦結構專門性的缺點。

作者介紹|郭潤定

韓國教養重要的導師。在首爾國立大學獲得情緒智商研究碩士和博士學位後,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完成博士後培訓。目前擔任世宗網路大學諮商心理學系教授。她將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腦發展顧問大衛·沃爾什的大腦發展理論應用到韓國兒童教育領域。

大腦是支配人類思維、行為和情感的中樞控制裝置。因此,了解大腦就意味著了解一個人的行為。《我兒子的大腦》這本書,描述了孩子從剛出生到6歲這個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需要了解的特徵,以便孩子能夠準確理解和掌握。不被情緒所左右,為孩子創造必要的養育環境,生理反應、思考判斷程度等都係統具體地繪製出來。此外,我們也針對每個成長階段引入了指導方針,以便提供適合孩子發展程度的教養。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晴好出版《兒子的大腦,請回答!:韓國暢銷十年教養經典之作》(原標題:為什麼兒子總是聽不懂媽媽說的話?)

責任編輯/游舒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