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為你好!這1種教養方法反而限制小孩成長,3方法學會不插手孩子人生

2024-05-04 12:10

? 人氣

不過,有些媽媽也認為要是對孩子放任自流,什麼都順應孩子自己發展,很有可能讓孩子誤入歧途,因此有些是必須干預的!這種想法也沒錯,不過尺度就很重要了,如果你不知道具體應該怎樣做,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讓孩子有足夠的探索空間

每個孩子接觸的世界並不大,但是他們的小腦袋瓜中有豐富的想像力,這也代表了有無限種可能性,在感興趣和喜歡的事情上,他們非常願意進行探索和各種嘗試。

作為家長,你可以做的就是在一旁觀察,如果孩子對一件事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那麼你可以先觀察這件事物是否有潛在的危險,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

二、某些規則可適當讓步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出生時可能就想好了怎麼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制訂一些規則,而且要求孩子必須遵守。其實在某些規則上,家長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彈性空間。

比如說孩子日常上學的時候要早起,那麼在週末或節日的時候,家長就可以適當根據孩子的需求允許他延後起床的時間。畢竟時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平時學業繁重,適當放鬆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家長在某些方面偶爾有一些讓步,那麼你所制訂的規則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並堅持。

三、把握好「幫助」的尺度

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要把握好尺度。比如說要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使用適當的語言,最基本的就是不要用命令式的語氣說話,也不要否認孩子的做法毫無意義,更不要用貶低的語言和行為,否則孩子會失去自信,越來越膽小,越來越自卑。

不要讓你的想像限制了孩子的未來,他的未來可以遠超你的想像,前提是你不去控制以及過多地干涉,更不要時刻關注孩子,時刻告訴孩子他是你的希望。只有扔掉了名為「愛」實為過度壓力的包袱,孩子才能真正做到輕裝上陣,勇往直前!

作者介紹|易小宛

她是一名小學生的媽媽,育兒觀點不局限於理論派的象牙塔,而能夠真正深入家庭核心,為父母找到教育孩子的著力點,讓媽媽不再焦慮無措,進而成為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驅動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當媽是一種修行:焦慮的大人聽不見孩子心聲,做一個不那麼累的媽媽!》(原標題:希望孩子好 不等於為孩子好)

責任編輯/游舒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