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為什麼重要?不只是為了賺錢當富翁,「缺少1觀念」再多錢也沒用

2023-08-18 09:00

? 人氣

每個人適合理財方式不一樣。(示意圖/取自Pixabay)

每個人適合理財方式不一樣。(示意圖/取自Pixabay)

親愛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些時候,因為雞蛋短缺,蛋價不僅持續攀高,有時候是連要買都買不到。我本來以為你不會有感覺,怎麼知道原來你買早餐的店家,也在那段時間漲價了,還好你有多帶錢,不然可能就買不到早餐了。你有點擔心的問我:「如果物價一直上漲,那我們家會不會以後日子會越來越拮据啊?」我有點無奈地說:「有時候薪水也會調漲,只是根本跟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

這時候,你突然冒出一句:「父親大人,那要請你在股市多賺一點,補貼家用。」我調侃你說,「最好是那麼好賺,你爸是菜籃族,小本經營,頂多去吃頓館子,談不上賺很多錢。」你好像財經的大腦通路被打開了,接著又問了我一連串的事情,像是我有幫你買哪些股票,又怎麼幫你管理你的壓歲錢等等。

看到你對理財有興趣,我覺得是很好的,因為在這個薪資過低的年代,如果沒有工作以外的收入,真的有可能會入不敷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你小學開始,就給你零用錢,因為我們希望你可以練習管理自己的錢。看到你之前願意省錢買羽球拍、羽球相關的用品,我就覺得這個策略真的是用對了。不過說真的,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和理財真的還有一段距離。幸好現在有蠻多寫給孩子看的理財書,我記得也買過《打造小小巴菲特 贏在起跑點:陳重銘的親子理財15堂課》給你。

理財除了希望可以開源節流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如果你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就算你很有錢,也是沒有用的。就像有些富二代,因為從小就過著優渥的生活,家裡也有意無意灌輸他們錯誤的觀念,讓他們覺得反正自己不用幹嘛就會有錢可以用。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錢解決,實在是蠻不好的。因為我有朋友的小孩,念的是所謂的有錢人國中,我聽她分享了很多價值觀扭曲的故事。而且她還說那個國中的學生家長真的很有錢,開學的時候老師調查大家暑假有沒有出國玩,結果全班除了我朋友的小孩之外都有。

還有一次,我去某間大學的新生訓練做分享,聽到前一位講者在跟新生說要怎麼理財,居然是鼓勵他們當包租公、包租婆,我聽了實在是滿臉問號。不是說包租公、包租婆不對,而是我不認為這是還沒念大學的學生應該聽到的理財演講。本質上,我很反對用房地產來獲利,因為居住是人很根本的權益,靠這點來獲取暴利,真的不是特別恰當。我想應該沒有父母在跟孩子說,「你要好好努力,才會賺大錢」的時候,會希望孩子回答,「只要學你一樣賣房,就可以賺大錢了,不用好好努力。」

理財是一門專業的學問

在我這個年代,在國高中階段幾乎沒有人會去上什麼理財課程,因為大人們總覺得我們把書念好就可以了。在那個時候,因為銀行的利息很高,所以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就有蠻不錯的利息收入。但是,現在銀行的利率很低,如果還有人把錢定存放在銀行,那就是跟錢過不去了。

因為有時候我會跟你媽媽炫耀,我今天又靠賣股票賺了多少錢,你也會關切我們幫你買的股票,究竟狀況好不好。過程中,我也教你了一些簡單的術語,像是配息、填息等等的。不過,我認為,對理財的初學者來說,股票還是風險稍微高了一點點。若你未來真的想要理財,可以先從基金下手,畢竟漲跌幅沒有股票那麼大,而且銀行也會依據你的理財風險接受度,來限制你可以購買的基金類別。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多聽一些優質理財專家的分析,像我每天早上開車上班的時候,都會聽廣播上的理財專家做股市分析,長期聽下來,自己也小有收穫。但我也必須承認,有時候我也難免判斷錯誤,像是聽到專家說哪支股票好,沒有另外做功課,就貿然進場,結果反而虧了一點錢。所以,我也要提醒你,對於理財專家的建議,一定要多方比對、查核,再審慎做決定。因為十個理財專家大概就會有十種不同的說法,連股神巴菲特有時候都會投資失利,真的沒有人可以保證讓你穩賺不賠這不是要說這些專家不專業,而是金融市場有太多不可預測性,任何消息都有可能會影響市場。而且,有時候市場的反應還真的讓人摸不透;像之前美國失業率下降,理論上應該是一件好事,但股市反而下跌,因為投資人認為這樣會讓美國聯準會的貨幣寬鬆政策提早結束,因此看壞股市。

不過,在人工智慧發達的現在,有很多所謂人工智慧理財的服務。我自己有試用過,覺得沒有想像中好。但是,我相信未來是可以期待的,有可能一般人都可以有一個人工智慧的理財專員,你只要告訴它你的期待就可以了。

你真的需要那麼多嗎?

雖然你現在可能會覺得,哪有人會不想要多賺一點錢。但是,等你長大一點,你會慢慢發現,其實生命中有些很重要的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除了維持基本生活的開銷之外,你似乎也真的不需要那麼多錢。近年來,在日本有不少人奉行極簡主義,就是家中幾乎沒有什麼東西,生活也是簡簡單單的。在這個提倡永續的年代,也陸續有人在說我們應該要減少消費,還有人出書跟大家分享她一年都不買東西的經驗。更有意識的去消費,在未來會是一個趨勢,畢竟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繼續肆無忌憚的消費。

我最近也有比較認真在思考這件事,所以之前有洋芋片業者跟故宮聯名,只要買到一定金額的洋芋片,就會送杯墊。那時候我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沒有刻意湊到那個金額,因為我知道我其實不需要那個杯墊。我知道你一定會嘲諷我,既然要減少消費,是不是也可以少買一點米飛。關於這一點,我有在努力,也希望未來可以用行動來反駁你。

如果你有能力且有意願,我也鼓勵你可以把自己的財富跟有需要的人分享。在台東有一位賣菜的阿嬤陳樹菊,長期捐錢給有需要的人,精神就很值得我們仿效。你只要在生活中做一點克制,就有能力捐錢幫助需要的人,比方說,少喝一杯手搖飲料,或是少吃一塊蛋糕。很多說沒錢可以捐的人,其實只是不想捐,而不是真的湊不出錢來捐。

爸爸的建議

有人說錢非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我基本上認同這句話,但是我不認為一個人需要把追逐財富作為自己的志向。比起學習怎麼理財,我更希望你可以清楚自己認同的價值。在台灣社會,對於金錢的價值觀是非常扭曲的,這不是我樂見的,我也希望我們能夠傳遞給你正確的價值觀。

1.了解自己對金錢的需求

有些人對於金錢很沒有安全感,所以會覺得自己需要賺很多錢;有些人則比較隨性,沒有那麼看重金錢。在你要做理財規劃之前,你可以先搞清楚,你是怎麼看待金錢在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旦確定好了,再去思考其他問題。

2.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每個人對於風險的承受壓力都不一樣,你要依據自己的狀態,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千萬不能因為想要高獲利,就算自己不能承擔高風險,還是投入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更不要因為貪小財,而聽信了不正派的投資方法,這些有很多都是詐騙,會先讓你放下戒心,然後蠶食鯨吞你的資產。

3.施比受更有福

如果你未來有多餘的財富,我鼓勵你可以跟別人分享。在這社會上,有太多人需要幫助,你可以依據你自己的偏好和能力,選擇資助的對象。

作者介紹|黃揚名

英國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喜歡分享心理學,希望更多人可以因為心理學而受惠。以教育為志業,當廣播主持人是夢想,會出書是有點意料之外的事。陸續出版了《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讓孩子這樣愛上學習》、《不焦慮的心理課》、《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午夜時分的心理課》等書。

■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FB粉絲頁

■ 心理學博士陪你輕鬆育兒|FB粉絲頁

■ IG: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

■ IG: 心理學博士陪你輕鬆育兒

相關著作:《午夜時分的心理課:心理學博士陪你一起自問自答,用科學讓生活有餘裕,人生更自在!》《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心理學博士教你善用科學方法,處理生活大小事,過自己想要的人生!》《不焦慮的心理課:心理學博士教你活用科學方法,消解生活中的不安與混亂,不再窮忙!》《讓孩子這樣愛上學習:玩出學習腦!用大腦行為科學養成孩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揭秘兒童大腦發展規律,用腦科學遊戲讓孩子學習有效率,養成好品格和生活好習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你們就是不懂我!:心理學博士陪你找到正能量,度過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似乎又有點美好的成長期》(原標題:理財很重要嗎?)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