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許多清期晚期的皇帝都體弱多病?專家揭他們英年早逝4大原因,連孩子都生不出來

2023-07-07 14:55

? 人氣

根據史料紀載,封建王朝越到後期,皇帝的身體就會每況愈下,尤其是清朝晚期,不少皇帝除體弱多病以外,甚至還絕後,沒有生下任何子嗣接班。(圖/取自IMDb)

根據史料紀載,封建王朝越到後期,皇帝的身體就會每況愈下,尤其是清朝晚期,不少皇帝除體弱多病以外,甚至還絕後,沒有生下任何子嗣接班。(圖/取自IMDb)

清朝,又稱滿清,是中國歷史上由滿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制王朝,皇族為起源於明代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清朝共經歷11位皇帝,另有4位建州女真領袖及1位後金國大汗被追贈為大清皇帝,國祚276年。根據史料紀載,封建王朝越到後期,皇帝的身體就會每況愈下,尤其是清朝晚期,不少皇帝除體弱多病以外,甚至還絕後,沒有生下任何子嗣接班,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對此,中國歷史學者毛利平表示,可能的原因分四種,包含近親結婚、醫療條件不佳、運動不足與壓力太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清朝皇帝最大,沿襲明朝的高度權力集中

清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的高度權力集中,不設宰相,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而清朝朝廷的勤奮也用在嚴苛的法治上,清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核心精銳,龐大的綠營為主要軍力,而後期逐漸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初期所進行的陸上與海上擴張,以及對邊疆地區的入侵,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基本領土範圍。

清極盛時除去對外戰爭暫時佔領的地區,實質控制下的領土達1310萬平方公里,在中國歷史上僅次於元朝,即使在清末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局穩定、新作物傳入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餘。國際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清朝晚期:國力衰弱,皇帝難逃體弱多病、英年早逝

到了清朝晚期,不僅國力衰弱,連皇帝們大多都體弱多病,甚至英年早逝,最後三位皇帝竟連續三代連一個子嗣都沒有。自咸豐年間開始,清朝國運迅速走入低谷,皇帝大位也是輪番換人。咸豐帝在位11年,享年30歲;同治帝在位14年,得年19歲;光緒帝在位33年,享年37歲;末代皇帝溥儀在位約3年,享年61歲其中同治、光緒、溥儀皆沒有生育子嗣

清期晚期的皇帝為何多數都體弱多病?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表示,清朝晚期的皇帝多數體弱多病的原因沒有確切的科學根據,但其認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四種。第一是因「近親結婚」,像順治、康熙都曾迎娶表姊妹,若和近親生育後代,有很大的機率會造成不良影響;其次是「醫療條件不佳」,因當時的醫療並不發達,老百姓的死亡率很高,皇室有專屬的私人醫生,死亡率可能比老百姓低,但整體而言,平均壽命還是較短的。

第三是因「運動不足」,毛立平說,清朝的皇帝雖很重視戶外活動,經常舉行騎射和圍獵,但實際上自乾隆以後,皇帝親自參與騎射或圍獵活動的次數越來越少,運動不足的情況下,身體自然就容易產生問題最後則是「壓力太大」,皇帝必須管理國家的所有事務,繁忙的政事導致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進而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此外,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裡曾記載過許多清廷皇宮的人和事,有一部分關於膳食的記錄,引起了許多專家們的注意,並因此展開資料蒐集和研究;針對皇帝的膳食,溥儀在書中總結為四句話:「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且曾數次回憶幼時坐上皇位後,就被嚴格要求節食。這是否為導致其體弱多病的原因之一,仍有待考證。

資料來源:《清史稿》《百度百科》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