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容易猝死!重症醫曝「3大時間點」最危險,溫差大於5°C以上恐奪命

2022-12-20 12:35

? 人氣

天冷容易猝死,黃軒醫師曝3時間點最危險。(資料照/柯承惠攝)

天冷容易猝死,黃軒醫師曝3時間點最危險。(資料照/柯承惠攝)

天冷容易猝死是真的?「2件事」讓人更接近死亡

週末低溫將下探至8°C,寒流來襲是否會導致「猝死」風險增加?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冬天猝死的核心原因,大致上仍以「劇烈溫差」有關。溫差過大容易引起血液濃稠、可能導致血液濃稠度增加近60%;且室內溫度若無維持在18-20°C左右,或2間房間的溫差大於5°C,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血管問題,甚至引起猝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黃軒醫師解釋,當居處的溫度下降,體溫也可能因為寒流產生劇烈的改變。要知道的是,在寒冷的室內環境下,人體可能出現以下生理變化,而這變化或許正使個人無聲無息地接近死亡:

1、血壓悄然上升:如果室溫持續處於寒冷狀態,人體內的「交感神經」會呈現過度興奮,促使「兒苯酚胺」分泌增加,身體血管劇烈收縮的狀況下,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的耗氧量不正常上升,嚴重時心肌缺血就可能導致猝死。

根據過往一則日本研究顯示,在清晨時段氣溫每下降10°C,人體血壓就會上升高「8.2 mmHg」;另一個來自香港的文獻也指稱,每當房間溫度每下降1°C,猝死的機會會升高5.6%。清晨是猝死的高風險時段,死者往往容易錯過黃金救援期,因其家人此時可能還在熟睡,難以尋求醫療支援加以搶救。

2、血液逐漸濃稠:兒苯酚胺的分泌,不僅容易使身體血管收縮劇烈,血管內血液濃稠度亦可能同步上升。醫學研究抽血證明,人體若持續處在寒冷環境,體內的3種蛋白分泌量將增加:

P選擇素(P selectins):導致細胞黏附分子(CAMs)增加,細胞更容易黏附於血管內皮。

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脂多醣的增加容易誘發「血栓素」的形成。

血栓素(Thromboxanes):分泌過量容易導致血栓。

冬天猝死發生在「這地點」居多?醫示警:全身赤裸、洗澡前後是最危險時機!

另外,黃軒醫師也指出,個人處於3種狀況:脫光衣服、洗澡前後、睡眠當中,體溫會遭逢劇烈改變,也是血管容易劇烈收縮、血液濃稠化的高風險時機;且人體處於這3種狀態時,往往處於自己的房間、浴室,這也是為何不少猝死案例容易在這些地方被發現。

一聽到房間寒冷會導致猝死增加,不少民眾直接將房間內溫度升高。黃軒醫師警告,房間內溫度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寒流來襲時,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23°C以上,反而可能導致身疲力乏、容易頭暈腦漲。也有國外研究指出,若個人在10°C以下的戶外環境,驟然進入23°C 以上的環境,一樣可能會「出人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