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那麼傲嬌又任性,為什麼人類還要養貓咪?萌寵征服人類,原來有科學原因!

2022-09-02 09:40

? 人氣

很多小動物都很可愛,貓熊、兔子、狗都很可愛,但是沒有一個能像貓這樣,把所有「像嬰兒」的要素集於一身。(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很多小動物都很可愛,貓熊、兔子、狗都很可愛,但是沒有一個能像貓這樣,把所有「像嬰兒」的要素集於一身。(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很多小動物都很可愛,貓熊、兔子、狗都很可愛,但是沒有一個能像貓這樣,把所有「像嬰兒」的要素集於一身。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我們如何成為貓奴?》。書裡回答了一個問題,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人類為什麼會養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可能覺得這還用說嗎?貓可以抓老鼠,保護糧倉,我們不就是因為這個才馴化了貓嗎?這確實是我們最常聽說的說法。在大概一萬年前,人類在兩河流域定居,開始進入農耕文明,囤積的糧食引來了老鼠。人類發現貓可以抓老鼠,這才把它養在身邊。

貓會抓老鼠,這沒錯,但是也有疑點。人和狗的合作,是一個良性循環。狗在食物上越依靠人類,就越要給人類幹好活,比如看門、打獵、當朋友,見到人搖尾巴。所以狗和人是越合作越緊密。

可是貓不一樣。貓和人的合作,如果是基於抓老鼠,這個合作不是一個良性循環。貓的食譜非常寬,鳥、魚、兔子、蝙蝠、蜥蜴,甚至素食它都吃。人類把貓養在身邊,就得提供吃的。可是人提供了食物,貓吃老鼠的願望肯定會大大降低。貓又不傻,有容易獲得的食物,自己為什麼還要費勁呢?

如果養貓是為了抓老鼠,從長期來看,這個手段和目的是相悖的。人和貓的關係越緊密,結成這個關係的必要性就越低。那貓和人是怎麼一起混了一萬年的呢?

事實上,美國一個農業協會的調查發現,即使在老鼠很多的鄉村,貓抓老鼠也並不積極,只有三分之一的貓在抓老鼠。所以在很多有貓巡邏的農場,還是老鼠橫行。更不要提城裡人養的貓了,貓基本上都不會抓老鼠。

還有一個疑點,馴化是什麼?本質上就是人類選擇代替了自然選擇。人類是通過干涉動物的交配來選擇自己要的性狀。比如說狗,根據人類需要,我們介入它們的生殖過程,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狗,負責打獵的、負責導盲的、負責賣萌的。所以狗的體形差別特別大。但是貓呢?雖然也有不同的品種,但是大體上沒有什麼區別,也談不上功能分化,因為人對貓的交配控制力很弱。

我特地問了懂貓的同事。他們的回答是:貓有特別強的領地意識,突然把兩隻陌生的貓關在一起,哪怕一公一母,哪怕母貓在發情期,它們也得打起來。就算我們循序漸進,先讓兩隻貓慢慢熟悉,然後慢慢靠近,但只要它們其中有誰沒瞧上對方,那也是見一次打一次。一個堅持「自由戀愛」的物種,我們人類其實談不上馴化了它。

人和貓的關係還有一點奇怪。狗和人類的關係是典型的主僕關係,人提供保護和食物,狗提供服務和忠誠。但是貓不一樣,養貓的人自稱貓奴,稱貓是貓主子。雖然是開玩笑,不過還是說明了人和貓的主僕關係好像不是那麼分明。你看一眼貓對人的那種愛搭不理的神情就明白了。

現在全球範圍內有大概六億隻家貓,是狗數量的三倍,可見人類更喜歡貓。在網上,關於貓的內容還更容易被轉發。根據Facebook和Twitter的統計,有關貓的內容轉發量,大概是狗的兩倍。所以這就奇怪了,人類到底為什麼要養貓?答案不是「為了抓老鼠」那麼簡單,需要另尋解釋。

《我們如何成為貓奴?》這本書就提出了一個觀點,說這是因為貓恰好觸動了人類會覺得「可愛」的所有開關。你可別覺得「可愛」很簡單,「可愛」其實是一組特殊且強大的物理特性。動物行為學的開創者洛倫茨就曾經說,這個特性叫作「憐幼觸發特質」。貓的外表特徵,天生長得就像人類的嬰兒,它的外形會觸發我們釋放荷爾蒙,讓我們像愛小嬰兒一樣愛它。很多小動物都很可愛,貓熊、兔子、狗都很可愛,但是沒有一個能像貓這樣,把所有「像嬰兒」的要素集於一身。

我們來詳細數數。比如貓的體格,平均四公斤,抱著貓和抱人類新生兒的感覺差不多。貓的叫聲,能讓人聯想到小孩的哭聲。有研究還表明,在進化歷史上,貓可能有段時間有意調整過自己的發聲,就是為了能更準確地模仿人類小孩哭。人一聽貓叫,馬上愛心氾濫。

再比如說,貓是食肉動物,為了撕裂食物,它們進化出了短小有力的下顎,這讓它們的臉是甜甜的圓臉。我們人類當然更喜歡圓臉。它們依靠視力而不是嗅覺捕獵,所以鼻子是小小的,這也符合人的特徵,這就比大部分狗更可愛。

最大的秘密還在於貓的眼睛。貓的眼睛非常大,成年貓的眼睛和人類的差不多大,大眼睛在一張小臉上就顯得格外水靈。不信你去看看那些漫畫,動漫裡的人物,眼睛的面積通常要占到面部的三分之一。真要在現實中看到這樣的人,那得嚇死,會像怪物。但是在動漫裡只有這麼畫,才覺得好看。你養一隻貓,就相當於養了一個活的動漫嬰兒。

貓咪、寵物、萌寵、貓、眼睛(示意圖/取自pixabay)
比起許多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的貓咪其雙眼跟人類一樣,位在頭部中間。(示意圖/取自pixabay)

而且貓眼睛的構造也和人類相似,這非常重要。你會發現,一般動物,尤其是食草動物,比如兔子、馬,它們的眼睛都是長在腦袋兩側的。這是為了視野能更開闊,更好地觀察周圍的情況,萬一有捕食者好逃跑。

但是貓不一樣,它們在進化史上就一直是最好的埋伏型獵手。它們為了能撲倒快速移動的獵物,必須有精準目測距離的能力,它們的眼睛能迅速聚焦。這種能力就需要兩眼的視野高度重合,所以貓的眼睛位於頭前部的中間,和人類一樣。

我們人類是靈長類,祖先是猴子,我們又不是獵手,為什麼眼睛也長在頭的前部呢?因為我們當猴那段時間是在樹上生活的。這就有兩個要求。第一,想要在樹林裡自由穿梭,就得準確地把握樹枝間的距離,所以眼睛能聚焦很重要;第二,靈長類主要靠吃果子為生,在樹上準確地瞄準一顆果子還是很重要的。這都需要兩眼的視野高度重合。雖然用途不一樣,但貓的眼睛又巧合地和人類非常相似。

到此不用再多舉例子,我們便可以給出答案了:人和狗彼此依存的關係,是建立在現實需求的基礎上。但是人和貓的關係,是建立在審美和情感需求的基礎上。人養貓,不管人有沒有清晰地意識到,本質上都是在養一個孩子的替代品。只有從這個角度,我們前面說的那些奇怪的事情才能說得通。

聊這個話題,其實是想說,我們要警惕一切人類對自己行為的解釋。我們都知道,讓我們人類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很多,有理性的原因,有感性的原因,還有隨機和偶然的原因。但是真到了解釋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我們通常會給出一個理性的理由。

這倒不是有意欺騙,而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真堅信自己有一個理性的理由。比如,我們是因為要捉老鼠才養貓,我們是因為喜歡另一家公司的文化才跳槽,我們是因為這個人幹了什麼事才不喜歡他。也許這些理由有點道理。但是,真正的原因也許需要我們下潛到自己人性的那些幽暗、深遠的地方,潛到自己也沒意識到甚至也不願意揭開的深處,才能找得到。

作者介紹|羅振宇

思維造物董事長,「得到」App創始人。

2012年底創業,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至今推出七季,點擊量超過20億。2015年推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開創「知識跨年」新模式。2016年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開闢知識服務全新領域。彙聚各領域內容生產者,並以課程、電子書、有聲書、線下課程、得到高研院等豐富種類的知識產品,實現「終身學習」。到2020年年底,得到App已服務超過4000萬學習者。2020年推出節目《啟發俱樂部》,儼然已打造出頗具規模的「知識經濟」。

羅振宇對商業與網路的獨到見解,以及對人文歷史的深入思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年輕人,更讓他成為了當代「應用知識」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羅輯思維》更堪稱華人世界「耳朵經濟」模式的最佳案例。

另著有《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糾結》、《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等作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將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羅輯思維【人文篇】我們總想靠「理性」來掌握世界,卻忘了人們其實更愛「聽故事」!》(原標題:人類為什麼會養貓)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