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土地魅力撼動人心!一位紐約女子戀上宜蘭,以「水田為靈感」創作最美台灣印象

2018-05-25 15:32

? 人氣

這部三分多鐘「天地茶屋」簡短的訪談記錄,將京都伊豆藏明彥跟紐約Ines Sun孫采華兩位非典型藝術家,在2018年蘭博共同創作的〈絲法自然.天地有我〉環境教育主題展,做了一個深刻的延伸。這背後的成行,不是來自偉大的政府,而是一位對自然與生命充滿熱情的紐約女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天地茶屋」的作品外在形式是被包容在伊豆藏明彥的大組件絲織品中的小茶屋,不違和的融入蘭陽博物館中,這是Ines遠從紐約多次自費飛到宜蘭進行各種非正式的在地田野調查,浸入式的在宜蘭生活,幾乎把宜蘭當成她在台灣的老家一般,即使回到紐約,也跟宜蘭的夥伴討論著宜蘭的環境與自然生態,一年內深刻觀察著宜蘭田園四季變化,深受感動,在開展前完成以宜蘭田園為素材的蠶絲田園畫創作,這些抽象又具象的稻田藝術作品,展現宜蘭春夏秋東四季田園以及小秧苗或成長稻作的風采,蠶絲穿透性的多變肌理,讓水稻搖曳透著水珠閃閃發亮,自然生機處處。

而這只是「天地茶屋」的衍生創作,足以讓人驚訝一位看似柔弱女子,獨自來到宜蘭租屋生活,交朋友之後所展現的豐沛創作力。

「天地茶屋」的外形是伊豆藏明彥先生依照Ines的需要所拉出的空間,蠶絲透明又有點阻隔的茶室,茶室內簡單的兩個軟墊,兩杯茶、兩本金剛經、一朵微小的小花,在茶屋內的行為有點儀式性,幾乎都沒有對話,會有儀式開始前由Ines泡茶奉茶,也許有點簡單的小聊,而後靜坐、奉茶、毛筆抄經、寫一個書法字互贈、再飲茶——一種安靜的對話。

(圖/趙元攝)
「天地茶屋」行為藝術現場。(圖/趙元攝)
(圖/趙元攝)
孫采華邀請參與者用金漆抄寫《金剛經》。(圖/趙元攝)

這個儀式的進行,是在一個有點包覆又有點穿透的蠶絲茶屋內。蠶絲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線,蠶化蛹在蠶繭內要讓身體完全變態,在看似封閉的蛹內,要能夠透氣、防水、防塵璊..,因為蠶蛹在完全變代的過程非常脆弱,完全沒有抵抗能力,蠶絲讓這個過程完美的進行,就像是一場儀式般的展開。伊豆藏明彥訴求與大自然共存,用陽光、空氣、水跟蠶絲所構築,透過他精湛的編織藝術,蘭陽博物館的大廳已經就是一種天地茶屋,而Ines的小小天地茶屋,指涉的不只是個人內心的對話,也是個人與大自然的對話,透過在茶屋內的儀式,讓浮動的人們沉靜,重新回到自己,再出發。

(圖/趙元攝)
(圖/趙元攝)

底下的紀錄片有許多人經驗分享,希望有更多朋友在浮動的時代裡,可以尋找片刻讓自己沉靜的對話經驗。

在此感謝Ines與伊豆藏明彥先生的團隊帶給大家的精神和面對自然的態度,還有特地前來宜蘭協助拍攝與剪輯這部短片的朋友。

天地茶屋將於5/29 結束,這是最後一個週末,請大家光臨蘭陽博物館。

*作者為蘭陽博物館館長

展覽資訊

絲法自然‧天地有我-京都天染織品環境藝術裝置展

日期:3/2(五)-5/29(二)
地點:蘭陽博物館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