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高樓詛咒」是真的?大樓一建成,經濟就衰退的「詭異現象」到底怎麼一回事?

2018-04-27 12:12

? 人氣

30 年前,世界上 30% 的最高建築都在北美。但如今,美國唯一仍留在全球 10 大最高建築中的代表,只有在原世界貿易中心的舊址上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而它的存在意義,更像是一座紀念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911 事件」改變了美國。

一夜間,美國人都患上了「高樓恐懼症」,摩天大樓的安全問題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痛。

(圖/取自Vice,愛范兒提供)
(圖/取自 Vice,愛范兒提供)

上海金茂大厦(420.5 公尺)曾做過一場實驗。他們邀請了一群專業的消防員,讓他們從 85 樓開始進行逃生。在有完善的疏通通道、避難間等設施的前提下,最快逃出大厦的消防員也用了 35 分鐘。由此,可以想像一般人在面對災難時情况有多糟糕。

還有一個說法是,超過 300 公尺的建築所需的維護成本就已超過節約土地帶來的經濟價值。金茂大厦的日常管理維護費每天就高達 100 萬元人民幣,如果按 65 年使用期來算,管理費用約為建設費用的 3 倍。

在美國市政更保守的規劃下,美國仍在繼續建立摩天大樓,但他們早已放下對「最高大樓」的執念,正如 CTBUH 執行理事 Antony Wood 所言

並非美國不再建設高樓,只是尋求建設上世界上最高建築的日程,已經轉向那些需要通過這個來為自己在國際上立名的國家和城市。

這也是為什麽,世界最高建築的競賽主要參與者都是崛起中的亞洲和中東「土豪國」們。

摩天大樓的詛咒:大樓建成之時,經濟危機降臨

除此以外,關於摩天大樓,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經濟概念——摩天大樓指數(Skyscraper Index),也稱「勞倫斯魔咒」。

1999 年,德意志銀行證券分析師 Andrew Lawrence 首次提出這個概念。他認為,經濟衰退或股市蕭條通常都會發生在全球最高摩天大樓建造前後。

背後的原因,在於這些超大型工程項目啓動,大多預示著寬鬆的政府政策和對經濟過度樂觀的整體勢態。當這些大樓接近竣工時,過度投資和投機心態而引起的泡沫即將危及經濟,政府也會轉為緊縮政策應對。在某程度上,大項目反映了社會的經濟周期。

也就是說,摩天大樓建成,經濟衰退。

這個概念,從 19 世紀看起,已經有 10 個事例。近二十年來,就發生了三次。

1997 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吉隆坡雙子塔完工,以 452 公尺的高度取代西爾斯大厦成為最高建築。

吉隆坡雙子塔。(圖/取自 Klook,愛范兒提供)
吉隆坡雙子塔。(圖/取自 Klook,愛范兒提供)

2000 年- 2003 年網絡泡沫破滅,臺北 101 大厦則從 1999 年開始動工,於 2004 年完工,期間見證泡沫破滅和經濟衰退。

台北101大樓。(圖/取自維基,愛范兒提供)
台北101大樓。(圖/取自維基,愛范兒提供)

2007 年-2010 年,世界迎來了大蕭條後最嚴重的金融危機。2007 年,建設中的杜拜塔高度超過臺北 101 大厦; 2010 年,828 公尺高的杜拜塔竣工,成為世界第一高樓。

(圖/取自 klook,愛范兒提供)
(圖/取自 Klook,愛范兒提供)

因此,不少人擔心占據了世界上大部分摩天大樓的中國也將面臨「勞倫斯魔咒」。

不過,也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經濟學副教授 Jason Barr 就曾指出,摩天大樓指數是事後推理。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一個新的最高大樓出現,我們就會去找與之相搭配的經濟危機。」

美國國民經濟調查局報告指出自 1890 年起,美國曾出現 26 次經濟危機,但其間,世界最高建築的記錄只被刷新了 14 次。

所以說,我們對這個概念仍需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

最後,順便說一句,目前世界上正在建造的最高建築是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國大厦,目標高度為 1007 公尺,預計將於 2019 年正式竣工。

文/方嘉文

本文、圖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原標題:止不住的中國“摩天大樓熱”,和傳說中的“高樓詛咒”)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