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遍教養書也沒用,兒子對待她就像仇人…他幾句話讓母親重新領悟「家教」的真諦

2018-04-12 07:20

? 人氣

路路是一位家庭主婦,先生事業忙碌經常往返各國出差,雖無暇顧及家庭,卻供給了優渥無虞的經濟條件,讓路路順理成章地扮演全職媽媽角色,陪伴獨子成長。為讓孩子的人格、智能發展趨向完整,她固定安排每週兩天下午研讀教育下一代和培養親子關係的相關書籍,也不定時瀏覽討論教養話題的親子網站,從中尋求新世代的教育方法,並不斷嘗試修正跟孩子的相處模式,但堅持六年多的知識薰陶,卻沒能為親子關係帶來好的轉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父母、長輩的身教,比任何教養書都來得重要…

她的獨子就讀國小五年級,在校表現普通成績尚可,令她最為苦惱的是,孩子在家中和在外行為表現不一致,反差極大。每當孩子放學回家後,就搖身一變成為小霸王,隨意亂扔書包鞋子,讓外籍幫傭得緊跟在後協助收拾;加上丈夫鮮少在家,路路更必須適時切換角色,有時要像朋友傾聽孩子講述校園生活及學習情況,有時則須母代父職以威嚴態度導正言行。但孩子年紀愈大個性愈加剛硬不聽規勸,在家性格懶散、目中無人且缺乏同理心,還時不時亂發脾氣,嚴重時甚至用摔東西的方式宣洩情緒,情況愈演愈烈,讓路路感到束手無策、身心俱疲,因而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向我請益,期待能獲得指引。

走進門時,路路因過於慌張一不留神被門檻絆倒,導致手中的養生飲品掉落潑灑滿地,我的助理見狀趕緊上前協助清理,好讓她能無後顧之憂請益。見到我後,路路不好意思地說:「導師您好,今天專程帶了養生的銀耳要送給您,沒想到卻被我粗心大意給打翻,真的很抱歉!」

我面露微笑安撫她說:「沒關係!妳的心意我已經收下,別為這點小事糾結了。」

路路感激地說:「謝謝導師!今天來的主要目的,是因為我兒子的性格問題,他在學校還算乖巧,不過一回到家就開始懶散耍賴且情緒不穩定,特別是針對我,像是遇到前世結怨仇人一般,充滿怒意。」

我說:「依前世來看,他的個性穩健,待人處事溫和,由此可知問題不出在前世,所以我們不朝這個方向追溯跟探討。」

路路依舊有些疑惑地問說:「導師,您確定我前世沒有殺了他太太或是誰嗎?不然為什麼只針對我,還被他當成出氣筒呢?」

我說:「妳所臆測的並非事實,起因源自於今生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孩子年紀愈大個性愈加剛硬不聽規勸,在家性格懶散、時不時亂發脾氣,嚴重時甚至用摔東西的方式宣洩情緒。(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路路無奈地說:「導師,不瞞您說,我積極參加許多教養相關課程,家裡的親子書籍也幾乎擺滿一整個書櫃,教育專家曾提到過、該用的方法我都嘗試過了,但用在我兒子身上卻不見任何效果。」

我肯定地說:「我相信妳確實用盡各種方法,也嚴格要求自己遵照專家的觀點和建議來施教。」

路路感嘆說:「您都知道我的用心,我所做的努力也矇騙不了您的法眼,但孩子的問題依舊存在,讓我感到極度困惑。」

我反問她:「妳有沒有察覺到,前兩天妳陪嵐尹來請益的時候很豁達,現在卻顯得非常急躁不安?」

路路急切地說:「我心目中的萬能大導師啊!這攸關我小孩的未來,當然會著急得不得了!他快上國中了,等到那時候才要教育他,想必比登天還難!」

我說:「問題出在妳先生對孩子教育方式過於嚴格,而妳卻是過度保護溺愛。矛盾的地方在於,妳用寵溺態度對待孩子卻又期望他懂事獨立,給了他過多關愛但又要求他能多為妳著想。」

路路莫可奈何地說:「導師,我承認自己很矛盾。因為全家只有我先生說的話孩子會聽,久而久之便演變成他當壞人、我當好人了。」

我繼續說道:「現在的家庭狀況跟妳的原生家庭極為相似,小時候妳的父親十分威嚴,母親則對孩子疼愛有加。在與子女的親子關係裡,我們遇見了自己小時候曾經熟悉的成長模式,更在不知不覺中將上一代教育模式完整複製,並施予在下一代身上。」(延伸閱讀:千萬別等到穩定交往、論及婚嫁,才去見對方父母!

路路說:「我懂,但我已經盡量避免用上一代對待我們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了!」

我搖頭否定說:「沒有!事實上妳跟父母的教育方式並沒有太大差異,請妳仔細回想一下。」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在與子女的親子關係裡,我們遇見了自己小時候曾經熟悉的成長模式,更在不知不覺中將上一代教育模式完整複製,並施予在下一代身上。(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路路回想之後,贊同地說:「的確,差異真的不大!但是我給孩子的愛比我母親還要來得更多,先生雖然嚴格卻很講道理,也有別於我的父親。」

我接著說:「好。妳再繼續回想:還沒結婚前,妳的性格爽朗大剌剌,跟先生相處十分甜蜜,兩人是朋友心目中令人稱羨的伴侶。當時妳深愛著先生,只要一見到他,妳的心頓時像冰塊遇熱般瞬間『融化』;婚後沒多久,妳隨即懷孕然後生下兒子,在坐月子時抱著這可愛的小嬰兒,愈看愈覺得自己那顆心被『徹底融化』了,因此妳更加倍用心呵護這位來到生命裡的天使,卻冷落以往一見面就感到濃情密意的先生,無情地將他放進冷凍庫置之不理,眼中只有孩子一人。而原本爽朗的妳更因為照料孩子變得神經兮兮,成天除了擔心還是擔心,完全無心也無暇跟先生經營兩人世界,保持良好互動。」

路路坦白說:「導師您所說的我都承認,但是我先生已經是成年人,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而孩子還小需要我,當然會放比較多心思在兒子身上呀!」

我說:「孩子能夠擁有母親的關愛是好事,但是妳對先生的態度,才是促使孩子個性跟情緒不穩定的導火線。」

路路說:「可是我對先生並沒有不好,比如飯後切水果給他吃或是幫忙整理出差行李,這些妻子該做的事我都有做。」

我說:「夫妻間互動模式是否甜蜜,是影響孩子性格的首要關鍵。妳淨做一些台傭可以做到的事,但台傭不能做的,妳卻從來沒想過要為先生做。」

路路不解地問:「夫妻關係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我能理解,但問題是,什麼事是台傭不能為先生做的呢?」

我說:「台傭不會去主動關心先生,無法和他暢談心事、培養默契和給予支持、耐心跟理解,也不能對他做出擁抱或其他甜蜜窩心舉動。想想看,妳家的外籍幫傭可以對妳先生做這些事嗎?」

路路急忙說:「當然不行!這些事只有我可以做!」

我直白地說:「但問題就出在於,妳壓根沒想過要這樣做!」

路路辯解說:「我忙著照顧小孩都快累翻了,還要做那些事的話會更累耶!不過,我會聽導師的話檢討改進……可是,這些事情跟孩子性格養成真的有這麼大的關聯嗎?」

我說:「會累,是因為妳把對先生的關心跟照顧當成一份『工作』,並不是發自內心流露。另外,當孩子見到自己深愛的父母互動冷淡疏離,內心會感受到分裂拉鋸,更會對『愛』的定義產生質疑混淆。而過度保護溺愛孩子,則會讓孩子誤以為既然媽媽這麼愛我,更該理所當然幫忙我,日積月累之下,逐漸讓孩子失去『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能力。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當孩子見到自己深愛的父母互動冷淡疏離,內心會感受到分裂拉鋸,更會對「愛」的定義產生質疑混淆。(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聽我說完,路路不禁感慨說道:「的確是如此!小時候我爸媽的相處模式就是各過各的,讓我心裡有著滿滿遺憾,長大後不斷想要撮合他們兩老,想盡辦法讓他們感情回溫、珍惜彼此卻徒勞無功。因此在心中立下:『如果要嫁人,一定要選跟自己心有靈犀的伴侶』這個目標,絕對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轍。跟我先生從交往到剛結婚那段時間,感情如膠似漆,沒想到竟然在生了孩子後,不自覺地掉入跟父母親一樣的相處模式裡。」

我說:「妳從小脾氣不穩定,其實是一種對父母互動疏離的另類抗議,寄望透過這個方式吸引他們倆注意,一同上前關心,讓妳覺得至少他們有『一起』的時候,因為,妳的內心非常渴望全家人能夠相愛和樂。」

路路說:「沒錯!我真的很希望他們彼此珍惜且相愛,這樣的家庭氣氛才是完整且幸福的。」

我繼續說:「如果,能夠把妳對父母的期望『實踐』到現在的家庭裡,孩子很快會出現轉變。」

路路驚訝地問:「就這麼簡單?!不需要再多做些什麼嗎?」

我答:「對,就這麼簡單!唯有妳親身實踐把夢想化為現實,世界才會隨著妳的心念變化而翻轉。現在,說說看妳對父母的期望是什麼?」

路路沉思了一陣之後,說:「我希望父母彼此相愛相依,父親可以嚴格但不用常講大道理,還有,能多給我一點肯定;母親應該再樂觀一些,放寬心讓我決定自己的人生,然後回家之後感受到的氣氛是愉悅的,他們倆能感情融洽、形影不離,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幸福。」

我點點頭說:「非常好!接下來,妳可以準備開始把這個夢想清單納入落實計劃裡,用行動轉換家庭氣氛。」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希望父母彼此相愛相依,他們倆能感情融洽、形影不離,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幸福。(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孩子的性格,是父母的「復刻版」

此時,路路有些為難說:「導師,可是……我剛說的這些很難做到耶……」

我說:「想想看,如果父母能為妳達成這個夢想,是不是會對此感到無比心安和驕傲?試著將這份感受轉化為實踐的動力,就不覺得困難,而且整個家庭都將因此受益,非常值得。」

路路說:「聽您這麼一說,我好像有點力量了!」

我緊接著問:「另外,從孩子身上妳還看見了什麼呢?」

路路答:「說實話,我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小時候的模樣。以前母親愛我卻又不斷要求我,那份沉重壓力直到現在都還留在記憶裡無法抹滅,如今我居然笨到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孩子,還把不愉快的童年經歷複製到孩子身上。」

我說:「妳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妳小時候無法達成的理想跟目標,這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壓力。」

路路難過地說:「真的!我母親就是這樣對待我的,她書念得少卻要求我必須考上北一女……導師,您讓我看見自己矛盾的地方,我盡心盡力為孩子打理好日常生活大小事,從沒試過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另一方面卻要求他要獨立懂事,現在回想起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原來,自己內心存在著太多衝突,還把這些全丟給孩子,才導致他現在情緒這麼不穩定。」

我安慰她說:「其實,父母是無法真正去『教育』孩子的,一般人說的教育指的是塑造或調教,把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但這和健全教育完全背道而馳,也最讓人無法苟同。」

路路問:「那要怎麼做才算是健全教育呢?」

我答:「很簡單!父母之間感情融洽,給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影響孩子人格發展優劣的主要關鍵是『雙親互動的行為表現』,因為他眼中所看到的一切會直接進入內心深層細微意識裡,成為長大以後待人處事、解析問題時的第一反射印象,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極為深遠。」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影響孩子人格發展優劣的主要關鍵是「雙親互動的行為表現」,因為他眼中所看到的一切會直接進入內心深層細微意識裡。(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路路恍然大悟說:「原來如此,我總算能夠理解貫通了!孩子壓根比父母還聰明,教他們沒有用,是因為他們正眼睜睜地看著大人的行為模式。難怪,兒子脾氣拗、愛狡辯像我先生,愛耍老大是我對待老公的翻版,亂摔東西則是我生氣時的樣子,在外跟在家表現不同這一點跟我也很像,千怪萬怪都怪我們自己沒有以身作則。」

我說:「多數人只想要『控制別人』符合自己的要求,但卻傷害對方也傷害到自己,表面上好像是我們占了上風,但這只是暫時的,積壓在對方心中的『情緒』遲早會回流到我們身上。就像妳對兒子嘮叨碎念,孩子把這份不安焦慮放進心裡時,對妳的憤怒卻不自覺地向外爆發出來,因而造成彼此間的隔閡與傷痕。」

「切記!個性千萬不能用『改』的方式去修正,也毋須自責和愧疚。」

路路問:「從對待兒子的相處方式,我觀察到自己的膽怯、情緒、偏心、溺愛、頑固跟驕縱,這些難道全都不用改嗎?」

我說:「不用!妳只需要保持一顆『靜默觀照』的心去了解自己的問題,下次如果再犯同樣錯誤,就繼續更深入一點地觀察自己;要注意的是,倘若在觀察過程中加以批判或指責,只會讓負向狀態持續下去,甚至更加惡化。」

路路驚喜地說:「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如此嶄新的觀點,原來個性不是用改的啊!而且聽您說完之後,我整個人突然茅塞頓開,深刻意會到道家心法的珍貴。」

我繼續說:「來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段關係,都是在幫助我們遇見摯愛的自己。」

(示意圖非本人/KBS world@facrbook)
來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段關係,都是在幫助我們遇見摯愛的自己。(示意圖非本人/KBS world@facrbook

路路說:「我想更進一步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涵,還請導師明示。」

我沒有正面回答,只對她提問說:「先靜下心來觀察自己,除了發現自己的矛盾之外,妳還看見了什麼呢?」

路路沉思自省一會兒之後,對我說:「我自認對這個家無條件犧牲奉獻,沒想到除了累垮自己,還讓心陷入混亂,到最後像是全家人都虧欠我一樣,因為我認定沒有人比我更無私。誤以為犧牲能換來幸福圓滿,或是『他們會因此更尊重我』的這個想法,讓我慢慢變成一個愛斤斤計較的女人,以為可以用犧牲奉獻換得操控他人權力的錯誤認知,反倒讓家庭氣氛愈來愈低迷,原來,這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幻想造成。另外,我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先生和兒子身上,製造出鞭策他們有所成就,我才算是成功的錯覺,卻忽略每個人其實都是獨立個體,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更不該將自己的生命價值建立在任何人身上。」

我又問:「有沒有發現,藉由剛才我跟妳說過的觀察方法,讓視野開始有了不同的『角度』呢?」

路路驚訝地說:「對耶!我怎麼突然之間開竅了?現在有一種很特別又輕鬆的感受,像是心中低氣壓消失了一大半似的!」

我接著問道:「那麼,再繼續深度觀察下去呢?」

路路隨即大口深呼吸並閉上雙眼、靜默片刻後,緩緩張開眼睛說:「我遇見了那個『不接納自己』的『我』,世襲了母親用犧牲奉獻來綁架、占有先生和兒子的行為模式。未來,我準備停止責罰自己,也會經常保持靜默觀照,感受心底深處的聲音,並讓自己先快樂起來、有能量,再將這份能量自然地回饋到家庭裡。既然家中低氣壓是我造成的,那麼我相信自己一定也能夠用歡笑退散這股壓力,然後,用甜蜜風暴襲捲我最深愛又溫暖的家。」

聽完她的回答,我不由得面露笑容說:「妳的表現讓我非常欣慰。記得!回去以後用探索人生的方式過生活,妳一定會加倍幸福。」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未來,我準備停止責罰自己,也會經常保持靜默觀照,感受心底深處的聲音。(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緣」滿小叮嚀

用陪伴取代溺愛,讓孩子為自己生命負責

為人父母者,習慣將人生價值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如此一來便會不自覺對他們投射出過多要求,反倒給孩子額外壓力,如同準備上場的賽跑選手得多背負十公斤重擔參加競賽一樣,令人難以負荷。孩子無法在父母設下的框架中快樂成長,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填鴨式教育,加上因過度苛責導致內心受創,反倒容易讓他們變得畏縮,喪失自主探索世界的本能。

如果真的深愛孩子,不妨從小開始啟發他們用「為自己負起全責」的態度面對生活,父母僅需從旁協助,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但不過度干預,並細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同時給予尊重。這樣做除了能讓家庭氣氛輕鬆、充滿歡笑聲之外,更能讓家成為一個可以互相坦誠說真心話卻不傷和氣的地方。

從親子關係互動中,讓我們遇見和自己內心之間的關係:對待孩子的方式及態度,正是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內心的翻版,所施予的要求也正是對自己內心的要求;和孩子之間的針鋒相對,其實是和自己的情緒對話,而跟孩子之間的距離,亦是我們與自己內心距離的遠近。何不把愛的緯度跟視角拉高,用陪伴代替寵溺、以身教取代教育、鼓勵替代要求、寬心取代憂慮,並用建議替代責罰,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此外,我們更該把焦點拉回到「整頓自己內心」,時時刻刻保持在坦然且輕鬆面對自己的狀態裡,久而久之便會由內而外散發出接納自己與家人的智慧。

給摯愛的你:「親子互動是一面鏡子,孩子如同你的心,用愛去接納成就他們的同時,也等於完整了自己。」

作者|紫嚴導師

社團法人中華道家人文協會理事長;玉清道院創辦人;谷神心法、寬心禪創立者。

九歲開始修習禪坐,十三歲赴南美洲求學,於二十三歲悟道、得道,歷經多年修練擁有見古知今能力。迄今,協助過無數人解開宿世心結與脫離人生困局,成為許多政商名流心目中的生命心靈導師。

為弘揚老子清靜無為的道家精神,及有感於世俗生命充滿太多不自主性,在命運中載浮載沉,遺忘了人原本即有覺醒與造命的本能,於是在民國八十七年成立玉清道院,並創立「谷神心法」,以精闢簡單、直指人心的現代語言傳授,讓更多人親近道家法門,以「心」改變命運、扭轉人生,重獲自在快樂。

抱持「修行非獨善其身」的信念,且因為有過幫不到社會弱勢族群的遺憾,期許自己能在有限生命中幫助更多人,因而成立道家公益團體,以行動實踐道家倡導的無私之愛,真誠地以同理心貼近弱勢,傳遞神的愛以及分享幸福、溫暖。

著有:《轉運造命之道》、《緣來,就是你》等暢銷書。

本文經授權轉自PCuSER電腦人文化出版《緣來,我愛你:遇見值得被愛的自己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