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掃描》氣候問題擺爛 2000城市抗議

2014-09-22 11:12

? 人氣

《衛報》沒錢抗暖化 貧國挪用公衛、教育預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海外發展研究所(ODI)報告顯示,衣索比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依賴農業的貧窮落後國家,跟工業國家相比,更難抵擋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且由於缺乏資金,克服氣候造成的環境問題,往往需要挪用其他財政預算。衣索比亞2008年到2011年間,全國14%預算消耗在氣候問題上:坦桑尼亞抗暖化的預算,則約需全國公衛預算2/3。

《BBC》氣候問題擺爛 2000城市抗議

聯合國預計23日召開2014年氣候峰會,120多國領袖將聚集紐約聯合國總部會商。2015年國際社會是否能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本次會議十分關鍵。全世界161國2000多個城市的民眾,為了表達對氣候問題的焦急心情,21日串連「全民氣候大遊行(The People's Climate March)」,紐約、曼哈頓有31萬民眾參與,倫敦約有4萬、澳洲墨爾本3萬、巴黎2萬5000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親自加入遊行。

《華爾街日報》中資跨國併購 民進國退

中國經濟崛起後,國營企業挾豐沛資金,成為海外資產併購的亞洲超級大戶。不過最新三年,中資併購海外企業,民間資金比例增加,私人企業積極求購西方品牌與自主技術,受矚目的例子如聯想、復興國際、以及近日紐約上市的阿里巴巴。2014年至今民企188筆海外併購交易,金額累計高達210億美元,國企收購僅約20億美元規模。

《紐約時報》共享政權 阿富汗新總統出爐

阿富汗總統大選6月14日結束投票後,因舞弊問題、(重新)計票爭議,遲遲無法產生新屆總統,國內政權真空,神學士(Taliban)趁機坐大,破敗國家經濟雪上加霜。在美國、聯合國等外國斡旋下,反對黨領袖阿布杜拉(Abdullah Abdullah)、與票數另先的財政部長賈尼(Arshaf Ghani)達成共享政權協議,由前者出任總理、後者當選總統,阿富汗政局總算得以繼續向前。

《路透》助打IS 伊朗想換濃縮誘提煉空間

中東什葉派大國伊朗已經準備好,隨時可加入美國與其歐美盟國反恐行動,圍剿肆虐鄰國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IS、ISIL)。伊朗政府要員表示,希望能藉此換取更大空間,提煉並擁有較高濃度的濃縮鈾,官員稱:「ISIL威脅世界安全,伊朗核子發展卻是個和平計畫。」西方國家指控德黑蘭以核能發展之名,掩蓋核武研發之實,但伊朗當局嚴正否認。

《美聯社》走避IS 土耳其湧入10萬敘利亞難民

在伊拉克動能持續受挫的伊斯蘭國,趁西方國家尚未協調出敘利亞行動計畫之時,猛烈攻打敘國北部接近土耳其邊境的庫德族村落,殘忍暴行包括石頭攻擊、砍殺民眾、燒毀民房等等,甚至刻意攻擊逃命的人,當地庫德族18日起陸續逃往土耳其。短短時間,官方估計累計超過10萬人,也使土國敘利亞難民一舉突破100萬人。

《CNN》教宗訪問阿爾巴尼亞 斥責宗教暴行

梵蒂岡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首度訪問歐洲國家,他選擇阿爾巴尼亞進行半天旋風式訪問,抵達首都地拉那(Tirana)後,他鼓勵巴爾幹半島國家,要讓不同宗教社群共融共存,他譴責激進武裝份子,以宗教之名遂行暴力:「做那些暴力、鎮壓行動的時候,不要自以為是上帝的鎧甲。」

《華盛頓郵報》蘇獨公投落幕 回歸傳統政治現實

蘇格蘭獨立公投落幕,也結束當地2年統讀論辯,結果雖不能獨立,卻大幅擴增地方自治空間。儘管55%民眾支持續留英國,但絕大多數民意不滿政治現況。年輕人周末持續組織演說、討論,腦力激盪對蘇格蘭未來的想像。英國國會若如承諾下放更大權利,倫敦、愛丁堡民意代表,必將展開一連串討價還價,也就是必須回歸傳傳統政治協商,從中尋求英國的變革。

《共同社》關西機場8月起降架次創歷史新高 廉航功不可沒

新關西國際機場公司8月運營概況(初值)顯示,國內與國際航線總起降架次,比2013年同期增長9%,達12619次,創開港以來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廉價航空公司新開航線和增加航班。整體旅客數增加6%至186.8萬人次,時隔12年再次在8月超過180萬人次。國際航線外籍旅客數大增34%至55.9萬人次,人數之多僅次於創單月歷史新高的4月。

《韓聯社》南韓擬延長部分部隊駐外時間

南韓計劃延長部分部隊駐外時間,考慮延長單位包括進駐南蘇丹維和部隊「韓光」和派駐黎巴嫩的「東明」部隊,部隊分別有290人、以及317人,原派遣期限將於今年年底到期。今年7月,南韓國曾向聯合國、南蘇丹、黎巴嫩派遣了由外交部和國防部組建的評估小組,研議是否有必要延長派遣時間,並據以做出結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