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你還要一窩蜂多少遍?回顧5大經典搶購潮,爆衝買厚奶茶絕不是最誇張的

2017-11-14 09:00

? 人氣

近月來,每每在社群上引起轟動、造成強大話題的「美食」,相信絕對非好市多獨賣的「厚奶茶」莫屬。這款堪稱無添加奶精、香料的飲品,由於主打乳含量高達50%,濃厚的口感、真材實料的用料又再度替義美品牌打了一場完美勝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許多人可能很難想像,這樣的一杯奶茶,會吸引大批民眾在好市多開門前便摩拳擦掌,而後以跑百米、像是蝗蟲過境般的可怕速度大量掃貨,想買買不到、轉賣又可賺上一筆的現象,讓厚奶茶的聲望如日中天。

不過,隨著國人跟風、一窩蜂的「盲從」習慣漸漸退燒,現在的好市多,已經不見人潮瘋狂搶購厚奶茶,筆者就直擊賣場現場,甫營業的時刻居然沒有人瘋搶,想買的民眾十分游刃有餘。

「愈買不到愈想要」、「不吃就跟不上流行」,似乎是許多台灣人盲目跟隨的一大主因,也不管它是否真的好吃、它的來歷背景是什麼,反正只要有人排隊就跟著排,有人吃就跟著吃,似乎已成為台灣特別的怪現象。你還記得這幾年來你排過哪些隊了嗎?

1、厚奶茶

(圖/魯皓平攝,遠見雜誌提供)
(圖/遠見雜誌提供)

一如前文所述的狀況,厚奶茶的熱門程度已經在近日來逐漸退燒,民眾想喝不用再發狂似的爭搶,就連義美萃茶設備也已經不再那麼緊繃。

實際在好市多現場觀察,也呈現一種貨量十分充足的情況。不過,從這股熱潮也不難發現,自食安風暴後,義美一直堅持與捍衛的品牌形象,真的十分成功。

2、雷神巧克力

(圖/魯皓平攝,遠見雜誌提供)
(圖/遠見雜誌提供)

2014年3月,風行日本的平價巧克力「雷神」透過超商管道引進台灣,部落客的推薦、媒體的大肆渲染、賣場的強力廣告,讓原本在台灣毫無知名度的巧克力一夕爆紅。

當時許多遊日台灣人在超商瘋狂掃貨,而台灣的賣場開賣,更造成許多民眾未開門即排隊的瘋狂現象。但事實上,對日本人來說,這只是一款在超商都買得到的低價巧克力,更遑論排隊大搶購了,而現在更是乏人問津。

3、Krispy Kreme甜甜圈

(圖/魯皓平攝,遠見雜誌提供)
(圖/遠見雜誌提供)

2013年12月,在美國知名也普遍的Krispy Kreme甜甜圈正式在台灣開設第一家旗艦店,隨即引爆一股非常熱烈的排隊熱潮。

當時在信義威秀外的排隊人龍,可以綿延好幾圈,許多人甘願在寒冬中站上3、5個小時,只為了一嚐甜甜圈的滋味。逛街的民眾甚至看到人潮就跟著排,這當中,有多少人真的是因為好吃才來排隊?

4、清玉茶飲

(圖/魯皓平攝,遠見雜誌提供)
(圖/遠見雜誌提供)

2013年7月,當年已經開業8年的清玉突然一夕間爆紅,時值夏天,清爽又順口的「黃金比例」檸檬飲推出後,標榜天然、無任何加工口味的飲品頓時成了消費者心中的寵兒,店家也把大量的新鮮檸檬直接堆在店門口,吸引目光。

如果你還記得,那時候想要買一杯可得排上好一段時間,更有許多人趁著這股氣勢不斷加盟展店──但展店太快、用料受抨擊,爆紅就不斷接受加盟的策略,完全成了失敗的主因,因為當無法掌握品質、各加盟主又有彼此的想法、缺乏溝通的惡性循環下,成了業界最寫實的案例。

5、葡式蛋塔

(圖/魯皓平攝,遠見雜誌提供)
(圖/遠見雜誌提供)

回歸台灣人最「一窩蜂」的狀況,葡式蛋塔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1990年代,台灣引進葡式蛋塔,爆發強烈的搶購熱潮,分店一家家開,四處大排長龍的場面隨處可見,就連麵包店也積極主推蛋塔販售,

但過了一段時日後,市場出現飽和,消費者新鮮感退卻,半年後,店家倒的倒,關的關,許多投資業者關門倒閉。過度發燒導致供需失衡的現象,即行銷手法常討論的「蛋塔效應」。

除了食品外,因為電影《練習曲》效應、樂活環島旅行的流行,也曾造成小折單車的風行;韓妝藉由韓劇熱潮拓展至台灣,The faceshop、SKIN FOOD門市一家家在台灣開……等,但今天,我們似乎已看不到有多少人在騎小折,而韓妝門市,似乎也十分門可羅雀。

很多時候,爆紅也許是個好事,因為有太多太多人無法精準抓住契機,可能連爆紅的機會、被消費者發現的關鍵都沒有;而如何能憑藉著優勢興起的浪頭,一步步站穩在浪潮的最前端,考驗著業者的智慧與策略。

像是永遠人潮不退卻的阜杭豆漿、還是有人在排隊的一蘭拉麵、超熱門的嘉義福義軒蛋捲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而消費著的心態也應有所轉換,與其花上好幾個小時購買,不妨再稍等、觀察看看,很多東西熱潮消退後,它其實光環也沒有那麼閃耀了。

(部分圖片來源:wdiautaiwan

文/魯皓平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遠見雜誌(原標題:厚奶茶退燒?細數這些年我們排隊的盲從)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