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是兇殘嗜血大惡霸?別被電影洗腦啦!其實鯊魚形象百變,還曾受他們封神膜拜…

2017-08-14 12:02

? 人氣

提到鯊魚,人們會不其然聯想到牠們鋒利的牙齒,凌厲的眼神,嗜血的習性,以及牠們把人們吞噬的畫面。在流行文化中,人們對鯊魚的想像變得單一,鯊魚成為了象徵恐懼、兇殘的文化符號。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執導的大白鯊 (Jaws)在1975年上映後,不單風靡全球,打破世界票房紀錄,更成功把鯊魚打造成電影史上最兇殘的歹角。但在從前,人們對鯊魚的想像,其實很豐富多元,牠們甚至成為不同民族的膜拜的對象,有關牠們的故事,在不同的文化,以神話傳說的形式流傳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jpeg
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大白鯊上映後,成功把鯊魚打造成電影史上最兇殘的惡角。(圖/Outside提供)

有關鯊魚的傳說,在一些海島文化,流傳最廣。位於北太平洋的島國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在島上生活著不同部落,每一個部落各自崇拜不同種類的鯊魚,若果自己部落的神聖鯊魚,受到其他部落冒犯,甚至會不惜發動戰爭。

Dakuwaqa是太平洋島國斐濟的鯊魚神(Shark-god)。(圖/Outside提供)
Dakuwaqa是太平洋島國斐濟的鯊魚神(Shark-god)。(圖/Outside提供)

夏威夷人同樣會敬拜鯊魚,他們有九位鯊魚神,其中最出名的是Ka’ahupahau和祂的弟弟Kahi’uka,祂倆本來是人類,及後化身為鯊魚,居住在一個名為Pu’uloa的地方,相等於今天的珍珠港,祂是夏威夷歐胡島(Oahu)的守護神。據說,夏威夷人會定期向Ka’ahupahau奉上花圈(Lei),表達敬意,這是夏威夷傳統的祭神儀式。可是,有一次儀式當中,一名女生擅自拿走了當中最漂亮的花圈,因而觸怒了Ka’ahupahau。祂跟其他鯊魚表示,那位女生傲慢自私,應當處死。其他鯊魚於是實現了祂的「願望」,把那位女生扯到大海殺掉。可是,在此之後,Ka’ahupahau浮現出祂人格化的一面,祂知道那位女生死去後,感到極為後悔。祂向歐胡島上的人民保證,鯊魚群永遠不會侵襲島上的人類。島上的人民對Ka’ahupahau心存感激,於是向祂和Kahi’uka奉獻食物,為祂們清潔,人類和鯊魚一直和平共存,Ka’ahupahau也成了島上的守護神。

Ka’ahupahau是夏威夷的鯊魚神。(圖/Outside提供)
Ka’ahupahau是夏威夷的鯊魚神。(圖/Outside提供)

類似的傳說,在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也可以找到,傳說當地人視鯊魚為人類的守護者,牠們會保護迷失的泳客和海員。在毗鄰所羅門群島的巴布亞新畿內亞(Papua New Guinea),人們則相信鯊魚是先人的化身,十分敬畏牠們。在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定居的特林吉特人,也有一個關於女人被拐走後,化身成為鯊魚的故事。從以上各樣的傳說可見,在流行文化一面倒妖魔化鯊魚之前,人們曾經與鯊魚建立了一種獨特的靈性關係。

Kamohoalii也是夏威夷的鯊魚神。此圖是現代的演繹。(圖/Outside提供)
Kamohoalii也是夏威夷的鯊魚神。此圖是現代的演繹。(圖/Outside提供)

當然,在一些地方的民間傳說中,鯊魚會展現比較邪惡的一面。例如日本有鮫人的傳說,鮫即指鯊魚,鮫人被認為是風暴之神,會把風和雨轉化為颱風。在希臘,也有關於鯊魚的神話。拉彌亞(Lamia)是海神波塞冬之女,利比亞國(Lybia)的皇后。宙斯十分傾慕拉彌亞,兩人發展親密關係,令天后赫拉(Hera)十分妒忌,於是擄走拉彌亞所生的兒子,並向她施以咀咒,令她變成半人半鯊魚的怪物(也有說法是半人半蛇)。從此之後,每當拉彌亞憶子成狂,便會擄拐、殺害小孩。鼠鯊科(Lamnidae)的英文名稱,便是源自拉彌亞的名字,鼠鯊科包括最為人所認識的大白鯊。

拉彌亞(Lamia),Herbert James Draper的作品(1909)。(圖/Outside提供)
拉彌亞(Lamia),Herbert James Draper的作品(1909)。(圖/Outside提供)

到20世紀初,鯊魚慢慢留給大眾一個兇殘形象。1916年7月1日,新澤西發生美國史上,第一宗有記錄的鯊魚襲擊人類事件,在7月1日到12日期間,鯊魚襲擊造成共4人死亡。在此以前,甚至有科學家認為鯊魚顎力,根本不能咬碎人類骨頭。小說《大白鯊》便是改編自新澤西鯊魚襲擊事件,後來被史蒂芬·史匹柏拍成電影。1945年。發生了印第安納波利斯號(USS Indianapolis)事件,戰艦被日本海軍魚雷擊沉,1196名美軍墮海,在水中漂浮數天,生還者被鯊魚襲擊,僅317人生還,估計最多有150人被鯊魚襲擊至死,這是史上死傷最嚴重的鯊魚襲擊事件。

1916年的新澤西鯊魚襲擊事件,當時美國的報章報導。(圖/Outside提供)
1916年的新澤西鯊魚襲擊事件是美國史上第一宗有記錄的鯊魚襲擊人類事件,當時美國的報章報導。(圖/Outside提供)

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英文系副教授克勞佛(Dean Crawford),在他的著作《鯊魚》(Shark)指出,現代人把鯊魚事件大肆渲染,古代人則以個人想像和神話故事,馴服對鯊魚的恐懼。無疑,親自接觸鯊魚是危險的事,但是我們不能忽略鯊魚對維持海洋生態平衡的重要,作為最頂端的掠食者,牠們是海洋食物鏈中,關鍵的一環。

克勞佛(Dean Crawford)的著作《鯊魚》(Shark)。(圖/Outside提供)
克勞佛(Dean Crawford)的著作《鯊魚》(Shark)。(圖/Outside提供)

比起襲擊人類,鯊魚更喜愛吃魚。現時,在美國,平均每年約一人因鯊魚襲擊遇害,但人類每年就捕殺逾100萬頭鯊魚。在流行文化把鯊魚簡化成嗜血兇殘的電影歹角之前,人類曾經尊敬鯊魚,視牠們為複雜的生命體,希望現代人類也能更關注鯊魚的生存境況。

來源:VergeCrawfordTIMESmithsonian

文/BILLY TONG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Outside(原標題:未成為電影歹角之前,鯊魚是不同民族膜拜的對象)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