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學什麼,飯碗才不會被AI搶走?李開復:迎戰人工智慧,人類的這個優勢依然無敵

2017-05-23 11:54

? 人氣

過去一年,我做了許多場關於人工智慧發展趨勢的演講。講到 AI 將在未來十年內,取代或改變許多簡單、低效的人類工作時,身為家長的聽眾會好奇地問我:AI 時代, 孩子到底該學什麼,才不至於被機器「搶」了工作?

其實,與其討論讓孩子學什麼,不如先討論孩子應該如何學習。學習方法遠比學什麼內容更為重要,尤其是在人機協作、各自發揮特長的時代裡,填鴨式和機械式的學習,只能把人教成機器,讓孩子喪失人類獨有的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3 年,包括哈佛大學前任校長在內的一群著名美國教育家,聯合創辦了一所神祕的四年制大學—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s at KGI)。第一年招生時,這所大學的錄取率低於 3%,遠低於哈佛大學的 8 - 9%,是全美錄取最嚴格的大學院校。被密涅瓦大學第一批錄取的學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是一具精緻的小木盒,盒蓋上用英文寫著「好奇心」的字樣,盒內是一台訂製的 iPad。只要打開,密涅瓦大學的創辦人本•尼爾森(Ben Nelson)就會收到通知,並與學生進行一次視訊通話,安排學生在舊金山開始四年的學業。

這麼神祕的學校、這麼低的錄取率、這麼有趣的新生報到流程,密涅瓦大學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該校創辦人相信,傳統的四年制大學,已經無法適應未來的需要,大學教育過程本身需要被改革、甚至被顛覆,線上課程、討論小組、實習實踐、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將成為今後教育的主流模式。基於這樣的思路,密涅瓦大學使用的是一套名為「沉浸式全球化體驗」(Global Immersion)的教學方法。

這麼神奇的一間學校,到底都在學什麼?

密涅瓦大學的所有入學新生,都要在舊金山的一個獨特校區,完成第一年的學業。這一年的主題是「基礎」,但學生所學的課程與普通大學一年級的課程,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密涅瓦大學的教育家們相信,讓學生付費去學網上到處都可以找到的基本課程,例如基礎的電腦導論、經濟學導論,或是物理學導論,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因此,密涅瓦大學的大一課程,直接將知識課程與四種極其重要的方法論 有機結合起來,變成「形式分析、實證分析、多模式交流、 複雜系統」四大課程板塊。「形式分析」主要用於訓練學 生精密、合理思考的能力;「實證分析」著重培養創造性思 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多模式交流」則關注使用不同 方法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複雜系統」的重點在於複雜環 境中的有效協作。

從大二開始,密涅瓦大學的學生們,會進入專業課程的 學習階段,這一年的主題是「方向」。學生可以跟導師一起, 從藝術與人文、計算科學、商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共五個方向中,擇定自己的專業,也可以選擇攻讀兩個專業。大三的主題是「專注」,要求學生深入各自專業方向的領域內, 培養精深的專業技能。大四的主題是「綜合」,著重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最獨特的是,除了大一在舊金山外,大二到大四的三年內,學生每年都會到世界上的一個不同地方完成學業。密涅瓦大學分布在全世界的教學地點,包括印度海德拉巴、布宜諾斯艾利斯、台北、首爾、柏林、倫敦等。專業課程教學時,沒有死板的課本,也沒有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每堂課同時參與的學生人數很少,最多不超過 20 人,以遠端教學和集體討論為主,學生可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著名教授交流、 互動。同時,在學習之餘,學生要在當地進入一家與自己學業相關的代表性公司,在實習中培養自己的全面素質,真正學會如何工作。

對於密涅瓦大學的大膽實踐,人們存有很多爭議。密涅瓦大學與谷歌、麥肯錫、高盛等企業有合作關係,培養出來 的人才,很多都可以滿足這些一流企業的實際需要。但這種近乎顛覆式的模式,到底是不是未來最好的教育形式,恐怕這要更長時間的檢驗,才能夠下結論。就拿密涅瓦大學重點採用的遠端線上教育的方法來說,優點是學生能夠隨時與最優秀的學者互動,從更多不同風格的教授身上汲取知識和經驗,但線上教育缺少面對面教學時的那種沉浸感,有時難以深入交流的問題也比較明顯。

北京清大的「姚班」

無論如何,實驗性質的密涅瓦大學,為「未來如何學習」,提供了一種建議性的答案。其實,在中國著名學府中,有識之士也在積極做著有關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在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創辦的清華學堂電腦科學實驗班(又稱「姚班」),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

姚班專注於「因材施教」和教學上的「深耕」、「精耕」, 設置了階梯式培養環節:「前兩年實施電腦科學基礎知識的強化訓練,後兩年實施『理論和安全』、『系統和應用』兩大方向上的專業教育;著力營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學術氛圍,建立多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

姚班對於大學四年課程的設計,與密涅瓦大學擁有異曲同工之妙。最重要的是,姚班不但提倡多元與專深結合的教學方法,還特別鼓勵面向實踐、面向解決問題的教學氛圍。電腦科學本身,就是一門強調實踐的科學,姚班特別鼓勵學生在學習期間參加競賽,或參加谷歌、微軟等科技公司的實習專案。創新工場與姚班之間,也嘗試共辦人工智慧課程的合作,將最前沿的產業實務經驗、創業經驗帶給姚班的學生。

姚班的學生非常厲害。在姚班第一屆的學生裡,出了一 個後來被大家稱為「樓教主」的超級牛人—樓天城。樓天城在高中期間就聰慧過人、獲獎無數,得過國際資訊奧賽金牌。進了姚班之後,更是頻繁參與世界各大程式設計的挑戰賽,在百度之星、谷歌全球程式設計挑戰賽、Facebook 駭 客盃世界程式設計大賽、TopCoder比賽、ACM大賽中,顯露出驚人的實力,有著「一人單挑一隊」的傳奇故事。在喜歡程式設計競賽的後輩學生看來,樓教主就是百萬軍中取得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神」級人物。

樓天城的功力,不僅僅在於競賽,在實際工程專案中, 功夫一樣了得。2007 年夏天,樓天城就曾在谷歌北京實習,表現不錯。隨後,曾在谷歌自動駕駛團隊工作。後來,在短期加入 Quora 之後,樓天城入職百度,成為百度無人車團隊的中堅力量,在級別上更是成為百度最年輕的 T10 級 工程師—據說,深度學習領軍級人物吳恩達,在加入百度 時也才是 T10 級。最近,樓天城和百度另一位資深工程師彭軍(James Peng)一起離開百度創業,註冊了一個名叫 Pony.ai 的神祕功能變數名稱。相信樓天城在自己的創業道路上,也能表現不俗。

出自姚班的樓教主,擁有許多姚班學生的共通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非常喜歡挑戰困難。所以,我希望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個每天都可以接受有趣、有挑戰性的問題的崗位。」

敢於挑戰自己,敢於面對有趣、有難度的問題,這是姚班這種新型教育氛圍,較容易培養出來的學生特質。具備這種特質的學生,最容易在人工智慧時代作為人類智慧的代 表,設計出最高效的 AI 系統,與 AI 系統一起創造更大價值。 

AI  時代,應該學什麼?

有關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我的小女兒德亭,曾經說過一 段讓我特別尊重、特別讚許的話。

德亭很早就喜歡攝影,她五歲的時候,得到人生第一台 相機,並從幫姐姐設計出來的漂亮時裝拍照開始,逐漸拓展拍攝物件,很早就成了一個小小攝影愛好者。她中學時,很想以攝影作為自己的專業,但我擔心她喜歡攝影,只是為了 逃避功課。申請大學前,我反覆跟她討論,提醒她:「妳必須想清楚喔!專業攝影師很快就會被淘汰,現在攝影工具愈 來愈方便,大家都能輕易拍出好照片,專業攝影師的優勢會 漸漸消失。」

可我沒有料到,德亭很鄭重地說了下列這段話:「我做過調查了,目前在美國,一個專業攝影師的薪水比記者還要低,而記者的薪水相比其他各行業也愈來愈低了。可是爸爸,我願意賺比較少的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每次背著沉甸甸的相機出去拍照,回來的時候雖然筋疲力盡,我卻總是心花怒放。我非常慶幸生活在高科技的時代,可以輕鬆擁有數位攝影,以及低成本、大容量的儲存裝置,還有無處不 在的網路。這些讓我像一個裝備齊全的獵人一樣,捕捉我所有的感動,然後用心將圖像提取出來。未來的攝影,絕對不只是按下快門,而是要用新的眼光,讓影像產生新的意義, 而那絕對不是科技可以取代的。」

每當我思索人與機器共存的未來時,就總會想起德亭的這段話。的確,攝影技術再先進,相片畫質再好,也取代不 了攝影師內心因為拍攝物件而產生的感動。這種感動可以賦予風景、人物、靜物、街景新的意義,即便以後有了人工智 慧照相機,可以自動幫助人完成捕捉美景、記錄美好瞬間的任務,但是人的感動、人的審美、人的藝術追求,卻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本文經授權取材自天下文化《人工智慧來了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