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接手又臭又累的工作…」一場意外讓他浪子回頭、決心守護家族70年珍貴技藝

2017-04-21 12:31

? 人氣

「調緊之後要踩鬆,鼓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黃呈豐用全身的重量和腳底的觸感,用力踩踏鼓面,試圖把鼓的張力和彈性調整得恰到好處。他的動作隨興,像是在鼓面跳舞般自然,但腳下的每一個力道與聲響,都蘊藏著數十年的老功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調整完鼓面後要放到外頭再曬一次,這時候就要來處理鼓身的部分。「鼓身需要紮鐵箍、鑽洞鑲鐵環、補土磨平、上漆、釘丁等等程序,裡面還需要裝上共鳴的響條。」程序不只繁雜瑣碎,還有許多眉角要注意。

(圖/文化銀行提供,廖韻雯攝)
上完底漆的鼓桶。(圖/文化銀行提供,廖韻雯攝)

雖然製鼓的工程如此龐雜,黃呈豐卻一個步驟也不馬虎,從他專注的神情裡,可以看見對於鼓的珍視與愛惜。

大陸鼓傾銷勢難敵擋 手工製鼓走向衰微

手工製鼓既費工又耗時,做一張鼓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因要求品質所以無法大量生產,因此面對大陸機器製鼓低價傾銷的競爭,完全不是對手,現在已沒落成夕陽工業。「現在我們面對最大的困難就是原料不足。」黃呈豐感慨地說。

台灣在農業時代有許多耕牛,因此,早期製鼓原料來源還算充足。然而,現在不只水牛越來越少,人們也不願意把牛放到那麼老,總是趁牛肉還嫩,宰殺來食用或製鞋。至於鼓身,以前都用台灣楠木,但台灣禁砍伐之後,木料難以取得,現在只能用品質稍差的進口木材代替。

「我們訂木桶一次都是訂一整批的啊,但沒有牛皮甚麼都做不成。」黃呈豐邊說邊帶我們走進他囤積鼓桶的倉庫。看著成山的鼓桶,在手藝精湛的製鼓匠身旁,只能躺成一堆,毫無用武之地,不禁感嘆萬分。

(圖/文化銀行提供,廖韻雯攝)
因為沒有牛皮而無用武之地的鼓身,堆疊在倉庫中。(圖/文化銀行提供,廖韻雯攝)

曲館旁的豬 聽音辨鼓不學而能

離開倉庫後,黃呈豐展示製好的鼓給我們看,他拿著鼓棒隨意地敲打各種高矮胖瘦不一的鼓,一邊試音一邊介紹:「這個底面凹下去的是板鼓,那個是通鼓,這邊的是投手鼓,那邊的是布鐘鼓。」

當外行人聽得一頭霧水時,黃呈豐卻只要從腦海裡輕輕一搜,就能配對出各種鼓使用的場合與相對的聲音。「陣頭鼓要高亢、鐘鼓樓要恢宏、藏傳鼓要低沉。」聽音辨鼓已成習慣,隨時都能信手拈來。

問起黃呈豐沒學過打鼓,怎麼能夠準確地聽音辨鼓?他笑稱自己是「曲館旁的豬,不會唱曲也會打節拍」」,從小到大都會去廟會,待久了,自然就能分辨出不同的鼓聲。「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廟會或陣頭的人在打我的鼓!」看到自己做的鼓,在別人手裡發出精神抖擻的洪音,黃呈豐就眉開眼笑。

鼓聲憾人心 高低似人情

「鼓聲真的很能振奮人心。」黃呈豐專注地說,仰起臉、閉上眼睛,彷彿沉醉在鼓聲裡。再次睜開眼睛時,眼睛是亮的,炯炯有神散發著光彩,「這就是鼓的力量」他笑著說。

做鼓人每天在鼓堆間穿梭,連性情也像鼓,「做鼓的心情時起時落,就像鼓聲一樣有高有低。」黃呈豐說他做鼓也要看心情,遇到有些客人不愛惜鼓,一下就弄壞,或對他的鼓說三道四的,他一氣之下就乾脆不做了。但遇到珍惜手工製鼓的人,會覺得很光榮、備受肯定,又會激起做鼓的決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