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溜溜球站上世界舞台、取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他說:「不是要當最厲害的,而是...」

2017-03-16 11:52

? 人氣

楊元慶在 14 歲那年立下成為溜溜球高手的志願,一路走來,他得過台灣溜溜球大賽冠軍、台灣十大傑出街頭藝人,還受邀至中國達人秀、亞維儂藝術節表演,同時也是台灣在國際外交場合上表演溜溜球的第一人,現在更是兩項世界溜溜球的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成為無法被取代的人

楊元慶以名言:「不是要當最厲害的,而是成為無法取代。」鼓勵他人也期許自己登峰造極。雖然溜溜球很小,但楊元慶透過它,讓世界看見台灣。
 
這段名言起因於他與一位學長的談話,他們看見了街頭藝人的頻頻崛起,街上的表演變得多元,其中當然也有跟楊元慶同樣是表演溜溜球的。在他們的對話裡醞釀了一種共鳴,那就是「要成為這條街上無法取代的人」。

(圖/Hahow好學校提供)
(圖/Hahow好學校提供)


溜溜球表演者很多,但如何成為無法取代的角色?楊元慶的溜溜球表演不同於快節奏、用電音作為配樂的表演,他的表演選擇用鋼琴當作配樂,節奏是慢慢的、比較安靜的。

楊元慶說:「用電音表演當然很酷,不過那不是我一開始認識溜溜球的樣子,我一開始認識的溜溜球,是它掉下去然後旋轉,光這樣子就可以讓我開心一整天了!」所以他重新設計表演,他想用簡單的動作告訴小朋友或是看他表演的人,簡單的東西更能感動人

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會有奇蹟發生

溜溜球可以說是楊元慶最好的夥伴,也是他跟父親之間的橋樑。小時候,只要他成績好的時候,父親就會買玩具給他,因此楊元慶會為了想要的玩具,唸好書、考好成績;到了國高中時,溜溜球在家中好像就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了,畢竟一個該好好唸書的學生,是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娛樂」上頭。

到了大學,溜溜球變成了楊元慶的謀生工具,父親才開始稍微認同他走的這條路,直到最後去了中國達人秀、跟馬英九去過了非洲、拿下金氏世界紀錄的獎牌後,楊元慶的父親才放手讓他走這條路。經歷了這些之後,他父親就變成了楊元慶的最大粉絲,每天都還會在楊元慶的臉書上幫忙按讚!
 
也許成為溜溜球高手的目標與社會的期待大不相同,不過卻因為楊元慶的堅持與熱情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問起楊元慶是如何堅持過來的,他說他根本沒想過「堅持」這件事,是直到某次演講,有老師告訴他:「你做了很多人都辦不到的事情,那叫做堅持。」那個時候楊元慶才開始意識到,原來他具備了這重要的特質。

楊元慶也分享,可能是小時候看了太多熱血卡通,像是爆走兄弟、彈珠超人、七龍珠、數碼寶貝、遊戲王、海賊王等等,這些故事、這些主角都告訴我們:「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會有奇蹟發生」,楊元慶覺得他玩溜溜球的故事就好像是一部卡通,那不如就由自己開始當屬於自己卡通中的主角吧!

(圖/Hahow好學校提供)
(圖/Hahow好學校提供)

一路以來的堅持,讓自己成為有故事的人 

如果沒有玩溜溜球的話,現在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楊元慶說:「一個不斷重考醫學系的重考生;或是一個國小老師;或是一個公務員,也許沒有溜溜球會讓我忘了自己是誰,這時候就是乖乖地走著爸爸安排好的路,或許人生是美滿、穩定的,但我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沒故事可講的人。」
 
因為一路以來的堅持,讓楊元慶成為了有故事的人,成為了站在舞台上表演並分享的人。對楊元慶而言,現場表演是真實存在於觀眾眼前的事物,甚至是沒有觀眾就構不成表演這件事。

活在台上,享受著每次的呼吸,注意舞台上、觀眾席正在發生的事情。要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魔力的,這種感覺就跟小朋友在公園裡亂跑亂跳一樣,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正在用異於常人的速度往前奔跑,所以我們才覺得有趣、且吸引著眾人的目光。珍惜那個當下,因為表演是一瞬間的事情,錯過就再也不可能重來。

(圖/Hahow好學校提供)
(圖/Hahow好學校提供)

作者/黃浩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ahow好學校,原標題:專訪溜溜球達人:楊元慶只有一個,請做那個無法被取代的自己

學長姐說xHahow好學校 贈票活動│Hahow好學校之夜-讓我們與興趣共存!

學習是一種生活態度!Hahow特別邀請溜溜球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楊元慶及知名作家、編劇劉中薇跟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的麵包與興趣共存,用生活中的零碎時間,放膽去學!

時間:3/24 (五)18:30-21:30
地點:Asi Space(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 111 號 10 樓)

學長姐說送你到現場聽分享!贈票活動請點這裡!

Hahow好學校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