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二字別輕易說出口!日本心理師:明白無法了解,才是對人的尊重

2016-11-15 09:20

? 人氣

雖然僅僅只有一次,但我為了幫忙東日本大地震後的復興工作,曾經以處理瓦礫的義工身分到訪過青森縣,這就是在那時發生的事情,我們所有的義工工作人員,進行工作之前,在本部聽到了這樣的提醒事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要千萬拜託大家的,就是即使你是出自於善意,也千萬不可以對他們說出『我懂』這句話。像是『您的雙親因為海嘯而過世了啊。我懂,我的父親也在去年過世了。』這類的話,還請大家千萬別輕易說出口。」

╳「我懂喔。我的父親也已經過世了,所以我很了解。」

○「您的父親過世了啊,想必你肯定很難過吧。」

雖然我不懂,但我陪在你身邊

明白「怎麼可能有辦法了解對方的心情」這件事對諮商師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態度。「明白無法了解」,這正表現出了對對方的尊重。

這道理不僅僅適用於受災者,應該也適用在所有人身上吧。每個人的痛苦與煩惱,都是獨一無二,只有當事者可以了解。

如果用自己的經驗與標準來衡量對方遭遇的事情,就可能說出:「我懂、我懂喔。」或是:「那還沒什麼,我可是遇到更誇張的事情呢。」這是常在溝通之中不小心做出的錯誤行為。並非如此,我們應該「明白無法了解」,我認為,就算覺得和自己過去的經驗十分相近,不輕易說出口才能表達出對對方的敬意。

「我懂、我懂喔」、「我也有過相同經驗喔。」這些都不是對方所期待的距離感,而是需要再多保持一點距離,尊重對方的個人領域,這點應該是在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關係時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並非將對方經驗代入自己的經驗中,而是要努力成為對方。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對他人產生「同理心」呢?

如果不把對方的經驗代入自己的經驗中的話,那到底該怎麼才能表達出自己與對方有共同感受呢?阿德勒的下面這段話告訴了我們這個提示:

「同理心,就是用對方的眼睛看、用對方的耳朵聽、用對方的心去感受。」

但是,我們所做的是與這句話完全相反。

「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我們會這樣把對方的經驗代入自己的經驗與標準當中。

別把對方所說的話代入自己的經驗中,而是「如實」、「原封不動」的接受、體會,這就是同理心。

在傾聽中,也並非只是單純聽對方說話。確立個人中心治療這個諮商技術的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表示:「『傾聽』需要『毫無條件的肯定性感興趣』、『建立在同理心之上的理解』、『自我一致』的態度。」

也就是說,我們身為聽者,如果把對方所說的一字一句全代換進自己的經驗或標準中,用自己的價值觀擅自評價對錯,那就稱不上是傾聽。

簡單來說,就是下面這一回事。

「完整聽取、完整接受對方所說的話。」

「別透過濾鏡去看他人,也不可以擅加評價。」

「就算是自己覺得很無聊、完全沒興趣的話題,也要產生興趣去聽。」

「盡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化身為對方聽他說話。」

這就是所謂用同理心的態度聽他人說話。

但是這樣一來,肯定會出現以下疑問:

「如果能夠同意對方所說的話,就能夠與對方產生同理心。但是,如果怎樣都無法同意,覺得:『我無法認同這個人說的話啊。』時,該怎麼做才能產生同理心呢?」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無法同意對方所說的話時,我們該怎麼產生同理心吧。

就算無法同意,依舊可以產生同理心

「就算無法同意,也能產生同理心。」這就是結論。

舉例來說,假設現在職場上其他部門的同事提出了一個意見,但你內心反對這個意見。

「業務部門真的很擅作主張耶。根本沒有考慮工程師有多辛苦,卻用這種很為難的時程簽訂合約,對負責工程的我們來說真的是很大的困擾。」

如果你沒有辦法同意這個意見,一般來說會在此提出異議:

「不是這樣說吧。業務部門也是非常努力想要拉高銷售數字,所以一起努力回應客戶的期待才是身為同一個公司的夥伴該做的事情吧。」這應該是一般人會有的反應吧。

那麼,如果想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關係,想要產生同理心的話又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對自己無法同意的意見,我們該怎樣產生同理心吧。

「原來如此。工程部門同仁們的工作時程很滿、很辛苦啊。」

「如果我和你的立場相同的話,我應該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吧。」

只要這樣回答就可以了。

看了以上的回答應該可以明白,這種同理心的方法,基本上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發言,絕對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也就是說,以同理心為基礎的回應並非「自己的意見」。

「你覺得很辛苦啊。」這句話其實只不過是重複對方所說的話,再次做確認而已。

然後,接續說下一句話。

「如果我和你的立場相同的話,我應該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吧。」這句話也並非自己的意見,因為這是站在「如果我和你的立場相同的話」的假設上,推測對方的心情後,敘述自己有相同心情的「可能性」而已。

並非同意對方的意見:「就是說啊!業務部的人真的很過分耶!」也並非反對對方的意見:「我不這麼認為。」而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會對方的感受。這就是即使無法同意對方的意見時,也能夠使用的同理心技術。

作者|小倉廣

株式會社小倉廣事務所負責人、阿德勒學派心理諮商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曾任職於「立庫特」(Recruit)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之後擔任SOURCENEXT(現為東證一部上市公司)常務董事等職務。以自身20年的諮商經驗為基礎,致力於推廣「從相互對立到達成共識」的諮商技術,並以「領導力就是生活的態度」為信念,成立了小倉廣「人間塾」研習社團,並在日本各地發起東洋哲學與心理學的讀書會。

另著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向阿德勒學習:部屬育成心理學》等多本暢銷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出版《這樣做人太累了》(篇名:要明白,你怎麼可能了解對方的心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