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制服史:日治時期的榮耀象徵,為何到戒嚴時期就變成「毫無美感」軍訓服?

2016-10-03 14:33

? 人氣

現今大學校園,學生不時玩起制服趴,在特定日子各自穿上中學時期的制服,既趣味,又多彩多姿,美不勝收。但是1987年解嚴以前,現在45歲以上中年人中學時期的制服經驗多半苦多於樂。學校管理主事者的校服規定的用意,似乎是力求弱化觀者的視覺,殘害青年學子對色彩、美學的想像。

總之,台灣在解嚴以前,中等學校服裝規定嚴格,除了少數學校,各校大底女校白衣黑裙, 男子白衣卡其褲。有軍訓課程當日,女子男子皆需著卡其色軍訓服,鞋子也嚴格規定顏色與樣式。剝去虛幻的名校光環,這些學校的校服不僅穿起來不舒適,更不用說沒有各校特色,樣式、顏色皆毫無美感。髮禁更是寸土不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50-70年代,中學女學生髮型一致,大底都要旁分,以黑色髮夾固定於一側,長度需剪到露出耳垂兩公分,留長或燙、染等髮型花樣在當時是離經叛道。男學生髮型倒是和日治時期的中學生類似,都是近乎光頭的三分頭。

日治台灣的制服變革

那麼,日治時期阿公阿嬤們的學生時代,也有西瓜皮、清湯掛麵,白衣黑裙的慘綠青春嗎?

日本統治之初(大約1910年以前),在學的台灣人,多數都還留著辮子。杜聰明就提到他進醫學校時留辮子,醫學校實施全員住宿制度,就算住宿也要自己打理那條辮子,與此同時,台灣士紳黃玉階則大力倡導風俗改良。1912年,大清帝國被推翻,連對岸中國人也都紛紛剪去辮子,杜聰明在醫學校二年級剪去辮子,時間也大約是在這個時期。

在服裝方面,日治中期以前,從各地出土的相關照片來看,小學階段不少人還是穿著自家便服上學。女學生的服裝十分典雅,仍是過去傳統寬袖長裙,髮長及腰,編單辮或雙辮。1910年以前,台灣人學校的風景很有趣,從小學教室一眼望去,男童前額剃光,後腦的蓄辮垂墜至腰後的景象。

女童穿著寬袖大襟衫,寬筒褲。從目前留下來的照片來看,1900-1910年,上學女童穿的傳統衣服,袖擺、褲擺有對應的多層鑲邊,十分華麗,是當時風行的服裝。

此一情況與1920年代以後的教室風景相比,仿若兩個世界。

女童穿著寬袖大襟衫,寬筒褲。袖擺、褲擺有對應的多層鑲滾,是1900年前後風行的服裝。(圖/蔚藍文化提供)
女童穿著寬袖大襟衫,寬筒褲。袖擺、褲擺有對應的多層鑲滾,是1900年前後風行的服裝。(圖/蔚藍文化提供)

日治中期後的服裝要求

日治中期,公學校、中等學校普遍設立之後,制服逐漸普及,但是各校並不一樣。制服分有夏服與冬服,中等學校的男子制服比較簡單,以方便行動整理為主。形式類似官服或陸軍服,大都冬季黑綾、夏季白綾,小倉織立領詰襟學生服,內著白汗衫與白襯衫,長褲下為深色鞋子。

戰爭末期男子中等學校在膝蓋以下打綁腿,台北高校、預科雖也有如此規定,但學生經常不遵守。1943年5月,據說每天晚上新公園都有台北帝大預科生在「スト—ム」( 所謂蠻風高歌的高校預科風氣),負責學生管理的老師就收到憲兵隊的通報:「在國民總動員國家處於非常時局的時刻,不允許成群結黨高歌亂舞。」同時自1943年起從中等學校、高校與預科到專門學校與大學生的服裝,一律均要穿繫有鞋帶的鞋子,綁上綁腿。高校、預科流行的「敝衣破帽」當然不再許可。

然而,當時台大預科生許多人在西裝褲下乖乖的上綁腿,只是腳下穿的竟還是木屐。木屐齒走在路上敲出的聲音,加上整齊綁腿的怪異裝扮,又讓憲兵隊覺得十分礙眼,認定此舉破壞「國民戰時態勢之意識」的服裝,為此負責學生管理的老師又被叫到憲兵隊去說明。校方以學生大都自「內地」渡台,生活費延遲送達及物資不足為由,無法快速地準備好服裝。

中等與高等學校男子制服很重視帽章、襟章、袖章、腰帶扣章、鈕扣等具標示身份作用的裝飾。中等學校一律規定學生出入公共場所均著制服,這些學校獨有的身份裝飾,方便老師核察學生在校外的行為。若穿著便服在校外被師長發現,次日必受處份。而在高等學校或大學,這些制帽或徽章則成為像官服那樣的身份表徵。

中等學校男子的制服多為深色立領,但有時脫去外衣著白色或淺色襯衫,運動會時著白色上衣、白色或深色短褲。中學生髮型一律為簡潔三分頭(圖/蔚藍文化提供)
中等學校男子的制服多為深色立領,但有時脫去外衣著白色或淺色襯衫,運動會時著白色上衣、白色或深色短褲。中學生髮型一律為簡潔三分頭(圖/蔚藍文化提供)

女子學校的制服比較多元,一樣都是洋服。小學和中學女學生的制服樣式以海軍領、水手服最多。各校的水手服在細節上有不同差別,小學生的女童制服有的為背心裙。

日治時期的台灣,和日本國內很類似,對於制服相當講究,代表對團體的向心力與榮譽。除了上學時的制服,進行不同活動也搭配不同制服。例如台北工業學校在體育活動時,穿的是白色運動上衣白色或深色短褲,頭戴白色小帽;在校內實習工場時則看情況脫掉立領外衣、襯衫。制服上有許多小細節,可以代表各不同級別或科別,有些學校畢業生,畢業時還自己設計代表其科別或班級的胸章、皮帶扣環等。

榮譽象徵的高校制服

和現在恰恰相反的是,日本時代的高等教育,無論是高等學校、專門學校與帝國大學,都有制服、制帽。與戰後台灣中小學校制服規範意味不同。日治時期高等學校以上的制服,是一種榮譽象徵。台南一中出身的葉盛吉,考上仙台第二高校後在日記上寫到:「去了神保町,買了白線帽,還買了德文教本。可要好好讀書了。從今天起,我要戴白線帽走路了。」

中等學校男子的制服,多半以國防色(或稱卡其上衣)立領仿陸軍制服為主,後期因為戰爭影響,以整齊的膝下綁腿搭配鞋、靴。(台北工業學校畢業紀念冊)(圖/蔚藍文化提供)
中等學校男子的制服,多半以國防色(或稱卡其上衣)立領仿陸軍制服為主,後期因為戰爭影響,以整齊的膝下綁腿搭配鞋、靴。(台北工業學校畢業紀念冊)(圖/蔚藍文化提供)

台北高校的二白線制帽,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身份象徵。當然台北高校崇尚自由活潑的學子也不會放過在制帽動手腳的機會。台大預科的服裝則參考台北帝大校服,帽子是三線,以與台北高校的兩線區隔。日本舊制高校普遍風行「弊衣破帽」,因此在經過激烈升學競爭後,進入高校或預科的學生,私下的一種「入學儀式」,會特別將全新的衣帽弄破弄舊。

王育德回憶,剛買的全新黑絨制帽,同住的三年級學長一邊把玩著他的新帽子,臉上浮現詭譎笑容,一邊說如果沒有經過頂上局部「開封」這一關,就稱不上獨立自主的高校生。然後和同伴使勁的撕破帽頂,之後特意用白線縫上。戴著破帽,把頭髮拉出帽外,腰纏長巾,腳踩木屐,「弊衣破帽」的行頭才算完成。

第二屆農學科畢業生在校門口前合影,背後清稀可見「台北帝國大學」六字,現原校門原封未變,僅將招牌改為「國立台灣大學」。台灣人為後排右三林開煥、左三黃瀛澤(圖/蔚藍文化提供)
第二屆農學科畢業生在校門口前合影,背後清晰可見「台北帝國大學」六字,現原校門原封未變,僅將招牌改為「國立台灣大學」。台灣人為後排右三林開煥、左三黃瀛澤(圖/蔚藍文化提供)

文/鄭麗玲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躍動的青春:日治台灣的學生生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