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必看,小說家教你寫作文:掌握抒情、論說文技巧,看《史瑞克》就對了

2016-06-17 11:36

? 人氣

《史瑞克》最初拍攝的用意在於「嘲諷所有經典童話」,所以片中挪用了許多童話的元素,例如小木偶、白雪公主等,在主角選角上也刻意打破既定的俊美形象,成為當時最賣座的動畫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典臺詞和鏡頭

「其實怪物也有不同的一面,怪物就像洋蔥那樣有層次,它既不會把人的骨頭剁下來熬湯,也不會把一整村的人殺了。聽好了,我沒有毛病,是別人都覺得我有毛病!」

以嘲諷童話故事著稱的《史瑞克》成功擄獲眾人的目光,這部改編自美國圖畫作家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的同名作品,描述名叫史瑞克的「妖怪」,因為生得醜陋,被大家認為「有害」。殊不知,他只是想待在森林沼澤深處泡個澡、喝杯咖啡,每天過著「正常人」的生活罷了。

為達成這個願望,史瑞克只好答應國王去營救公主。過程中,發現擁有美麗外表的公主,只要到傍晚就會變成被詛咒的「妖怪」。最終,因日久生情,史瑞克愛上了公主,而公主也對史瑞克深有好感,兩個人一起克服了許多困難,回到史瑞克最愛的森林裡過著快樂的生活。

《史瑞克》告訴我們的作文力:作文擁有不同類型

《史瑞克》全片強調「妖怪未必是壞人」、「俊美的人反而有著惡毒的心」,妖怪和人都有著許多類型,劇中角色有的面惡心善(史瑞克)、有的面善心惡(法克大人),更有的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想法(驢子)。這是《史瑞克》想要表達的核心宗旨。

寫作延長線

作文的類型一般可分為四類:抒情文、論說文、記敘文與應用文。這四類的意涵如下:

抒情文:經由「抒發自己感情與感受」所完成的作品。通常強調看見作者濃厚的情感,是軟性(soft)文體,是同學普遍擅長的類型。
論說文:強調作者有條有理的分析,尤其是正反意見並陳的說明,是硬性(hard)文體,必須根據現實加以反思,一般人較不擅長。
記敘文:透過人、事、物乃至景色的描寫,展現作者的觀察,是把作文寫好的基礎。通常只把事件陳述出來,較少看見作者的意見,一般考試寫作測驗較少看到。
應用文:又稱「實用文」,包括書信、契約、柬帖等。這類作品其實就是「公文」,目前尚未出現在國中作文考題之中,因此略而不談。

考題兩大類:抒情與論說

儘管作文具備四大類型,但從過去的作文考題來看,主題主要集中於兩大類:「抒情文」與「論說文」。即使題目看似「記敘文」,也應從「抒情文」著手撰寫較容易獲得高分,畢竟寫作測驗閱卷的評量標準之一,就是考生「表達見聞與思想的能力」。

徹底掌握「如何抒情」與「如何論說」,將是接下來提示的寫作重點:先抒情、後論說。因為抒情文是所有文類的基礎,一旦能掌握抒情文,再稍加練習,相信也能把論說文寫好寫滿。

立意取材前,先掌握文類

閱卷標準中,第一項是「作文立意取材」──依據題目,掌握作文究竟是「抒情文」或「論說文」。

歸納過去出題模式,常是「抒情文」(或記敘文)與「論說文」輪流出題,較少單項連續出現。例如:2008年第二次國中基測〈那一刻,真美〉(抒情文),第二年則是〈來不及〉(論說文),2014年登場的國中教育會考是〈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論說文),2015年的國中教育會考作文題目則是〈捨不得〉(抒情文)。

前一年如果是論說文,隔年就是抒情文,基本上是按此出題邏輯推論。

判斷文類,題目有線索

如何判斷題目是「抒情文」或「論說文」呢?

抒情文線索
題目是:我感受、我想起、我曾經……

基本上,凡與「我感受」、「我想起」、「我曾經」等相關的題目,都可屬抒情文,就是與「個人感情」較貼近的,都可從「感性的經驗」出發,而「感性」正是抒情文的基礎。

什麼是感性?簡單來說,就是情感的流動,它無法透過數字去計算,它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公式,例如父母親對孩子的愛不求回報,就是一種感性的表現。

以2009年第一次國中基測〈常常,我想起那雙手〉為例,說明中已明確指出「每當你想起那雙手,心中就充滿感觸」,「感觸」也就是感受,作文重點就是將「如何感性的想起那雙手的經驗」寫出來,例如:我經常想起外婆的手,她的手雖然摸起來粗粗的,卻非常溫暖,甚至帶點泥巴的氣味……這是接觸外婆的手的經驗,而這樣的經驗往往是獨一無二的。

論說文線索
題目是:我理解、我明白、我應該......

論說文的內容通常較嚴肅,必須以「理」說服讀者。講道理是要講邏輯的,既然要談邏輯就不可能依賴感性了,感性的作文會說:「我對你的愛像太平洋一樣多。」論說文則會質疑:「太平洋有多大?你指的太平洋是冬季或夏季洋流?太平洋上的島嶼要不要計算進去?」

因此,論說文通常較困難。凡是與「我理解」、「我明白」、「我應該」等相關題目,都可視為論說文的一環,與個人「領悟某種道理」有關,透過「理性的思考」去說服他人。

以2009年第二次國中基測〈我曾那樣追尋〉為例,作文說明中已明確指出「那苦澀或甜美的滋味,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考生必須寫出個人追尋某事、某物的過程中,酸或甜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針對這個追尋的過程,提出自己的領悟。

題目是論說文或抒情文,必須依賴寫作說明來進行判斷,透過寫作說明的內容陳述,可以清楚掌握出題老師想要的答題方向,較不會文不對題。

論說文或抒情文,共通的概念都是不變的,那就是:「你究竟有什麼樣的想法與感受?」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提示面對論說文與抒情文該留心的寫作特點!

寫作發電機

儘管論說文與抒情文輪流出題,但實際的出題趨勢,越來越傾向將兩者融合,光從題目越來越難判斷究竟是抒情或論說?例如〈捨不得〉,若說是抒情文,捨不得是一種感受,若說是論說文,捨不得也可以是一種領悟。而2016年的〈從陌生到熟悉〉,更打破以往制式的單一題目,包含兩個對立的概念:「陌生」與「熟悉」,就抒情文而言,須描述從陌生到熟悉的心路歷程,就論說文而言,陌生到熟悉的酸甜苦辣固然動人,但熟悉是否會帶來習慣性的墮落,也值得探討。

作者|張耀仁
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現為世新大學中文系、資傳系兼任助理教授。曾獲《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及出版補助。另作品曾入選年度小說選、年度散文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國語日報《看電影學作文:一部一步教你登峰六級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