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終戰百年》被遺忘的為國捐軀者──大英帝國的40萬穆斯林

2018-11-11 09:10

? 人氣

今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100周年紀念,也是大英國協各國、香港、美國等地的國殤日,今年英國有民間組織發起活動,帶領英國的國中小學生認識在一戰中,是由無數跨越地域、種族與宗教信仰的官兵共同取得協約國陣營的勝利,希望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降低不同族群之間的隔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組織「British Future」在今年的英國國殤日(Remembrance Day)前夕,發起「Remember Together」活動,進入英國的國中小教室,和學生一起製作國殤日的罌粟花紀念別針,並趁此機會帶他們認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許多來自不同的種族、膚色、信仰的境外官兵,同樣曾為大英帝國賣命,其中包含40萬名以上的穆斯林官兵。

英國的小學生正製作國殤日用的罌粟花別針。(BritishFuture.org)
英國的小學生正製作國殤日用的罌粟花別針。(翻攝BritishFuture.org)

英國國家伊斯蘭事務委員會主席阿西姆(Qari Asim)感嘆:「很多人不知道數十萬穆斯林官兵在一戰時投身英國陣營,就連穆斯林自己也是......但這件事很重要,英國人應該不分教派、族群,一起紀念這份犧牲奉獻的歷史記憶。」全英國的清真寺也在周五例行的主麻日上,為國殤日舉行特別紀念活動。

一戰中被遺忘的印度官兵

在這次的紀念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庫達達罕(Khudadad Khan),他是史上首位獲頒最高級軍事勳章—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穆斯林官兵。庫達達罕出生於英屬印度旁遮普(Punjab)省,後來在康諾特公爵的俾路支軍團第129步兵團擔任步槍兵,在一戰期間,他被送往法國作為英國遠征軍的補充兵。

1914年10月31日,在沼澤地區作戰的俾路支軍團,發現德軍的裝備規模超乎想像,但為了防堵德軍推進至法國布諾涅港與比利時的新波特,庫達達罕所屬的2支步槍隊在德軍全天候的射擊中,仍試圖守住據點並抵抗敵軍。

但一次近距離的爆彈轟炸,讓為數不多的2支步槍隊幾近全滅,只剩最後6名官兵堅守崗位。隨著德軍持續轟炸,帶有重傷的庫達達罕身旁的夥伴一個個陣亡,儘管他一路奮戰至最後一刻,最終德軍仍然拿下該據點,他只好選擇在夜裡匍匐逃生,加入英軍的其他軍團,繼續作戰。

儘管2支步槍隊均被殲滅,但他們成功為援軍爭取到足夠時間,且庫達達罕堅守崗位至最後一人的英勇事蹟,也讓他成為首度獲頒十字勳章的印度人,不過在他之外還有更多無名的印度人,默默用他們的鮮血守護大英帝國。這次的活動也強調這些遠征異地的官兵,他們的出身背景與現有英軍的背景有很多共同點,他們同樣都是為英國犧牲奉獻。

連結共同記憶 跨越族群隔閡 

「British Future」計畫的主任卡瓦拉(Sunder Katwala)對英國《衛報》強調:「過去曾出現伊斯蘭教士喬德利(Anjem Choudary)與極右政黨「英國第一」(Britain First)兩類極端主義者,試圖利用我們珍貴的國殤日發動文化戰爭,他們強調穆斯林與其他少數族裔在英國毫無地位,卻忽略我們共享的歷史記憶。」因此卡瓦拉呼籲在這個終戰百年的紀念日上,有越多的清真寺、錫克教寺廟或其他宗教場所能串聯紀念越好。

英國猶太教改革派著名教士克勞斯納(Laura Janner-Klausner)接受《衛報》採訪時,也對紀念計畫表示贊同,她認為:「戰場上的子彈對待錫克教、穆斯林、印度教、基督教、猶太教等官兵都是同等殘酷,百年後我們也當一同紀念這些共肩作戰的先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