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拉登昔日親信 敘利亞恐怖組織領袖遭美軍擊斃

2015-07-23 08:16

? 人氣

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的頭目法德利(Muhsin al-Fadhi)。

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的頭目法德利(Muhsin al-Fadhi)。

五角大廈官員表示,在本月8日的一場空襲行動中,美軍一架無人機擊斃基地組織(Qaeda)敘利亞分支——呼羅珊集團(Khorasan)的頭目法德利(Muhsin al-Fadhli),該組織長期策劃對歐美國家發動恐攻,使各國警戒萬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防部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在聲明中表示,該名領袖7月8日在敘利亞西北部出沒,根據國務院情報顯示,他是組織內的資深領導者,和賓拉登(Osma bin Laden)互動相當親密,也是事先知情並參與911事件計畫的恐怖份子之一。

賓拉登。(美聯社)
賓拉登。(美聯社)

即是美國已經主要反恐對象從基地組織移轉到伊斯蘭國(IS),但由法德利所領導的呼羅珊集團(Khorasan)卻是敘利亞最令人擔憂的未爆彈,他們有組織、也有能力隨時對美國或其餘西方盟國發動恐怖攻擊。

有關於這個集團的資訊非常少,美國官方表示,他們分別來自中東、南亞及北非,由組織領袖札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親自挑選二十多位經驗老到的特務組成,送到敘利亞加入分支努斯拉陣線(Nursa Front),他們甚至招募歐美國家的新血,取得可以自由進出、躲避安全監控的護照,方便組織行動。

努斯拉陣線攻佔伊德里布。(美聯社)
努斯拉陣線的武裝分子。(美聯社)

前中情局(CIA)分析師歐里德爾(Bruce O.Riedel)說:「這對基地組織的上層階級而言是一個重大打擊。札瓦希里創造這個集團,把所有菁英都集中到這裡,就是為了準備對西方發動攻擊,但是他們的重要領袖明顯的已被擊斃。」

韜光養晦的領導者

不同於伊斯蘭國或其他聖戰團體近年持續露出鋒芒,這個年僅34歲的領導人物總是閃避鎂光燈,不曾在網路、媒體上大作文章,更不會在推特上公開他們的組織計畫。

根據先前披露的機密情報,呼羅珊集團與葉門分支的炸彈製造者正共同測試非金屬爆裂物是否能避開機場的安檢,官員們現在相當擔心他們已經成功製造這種相當複雜的炸彈,並利用新招募來的成員運上前往美國的航班。

呼羅珊集團的旗幟。(維基百科)
呼羅珊集團的旗幟。(維基百科)

因為這個消息,從去年7月起運輸安全局就禁止民眾攜帶未充電的手機、筆記型電腦,尤其是從歐洲、中東地區來的班機,檢查更是特別滴水不露。

去年9月,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就曾公開提到呼羅珊集團,他發出警告:美軍已經準備要以空襲中斷他們的所有恐怖行動。但是美國官員後來承認,那些行動應該是呼羅珊集團的「期望」,實際上並沒有發現任何明確的計畫。

危機可能繼續存在

美反恐組織仍深信呼羅珊集團是相當大的威脅,即使已經長期在這個組織出沒之處進行多次空襲,這個集團的存在顯示了西方國家還持續暴露在危險中。前反恐中心指揮官奧爾森(Matthew G. Olsen)說:「這樣的危機會持續存在,失去核心人物正好讓他們可以重整內部。」

然而,卻有敘利亞政府的死對頭對呼羅珊集團是否真正存在抱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是美國為了合理化空襲行動而憑空捏造出來的藉口。

組織分工明確、難以捉摸

但由於資訊的缺乏,要找出該集團確切的目標非常困難,情報專員和反恐專家都認為,雖然呼羅珊位於敘利亞,但實際的一舉一動都是由基地組織的核心下達指令,目前集團的規模似乎出現些許波動,但還是有超過20名特務,多數應是2012年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前來支援的。

一旦他們入境敘利亞,集團的成員就會通知努斯拉陣線,該組織以阿塞德政府垮台為目標,主要專注於內戰與政府軍對抗、奪取更廣大的領土,而呼羅珊則以對外的攻擊為主。

美國情報專員已經追蹤法德利超過十年,根據國務院的情報顯示,911事件後他從阿富汗逃離,躲藏在基地組織伊朗的分支裡,最後才被送往敘利亞。伊朗政府雖然表示這個分支早就已經被軟禁,但這些特務的實際狀況爭議多年,大多數可能早已離開前往巴基斯坦、敘利亞或其他國家。

2012年,國務院確認法德利就是基地組織在伊朗的領導者,負責打理資金和其餘特務的行動,因此若有人能提供線索並成功將他逮捕,便可獲得高達7百萬懸賞金(約新台幣2億1千萬);國務院同時又發布消息說他在出生地科威特和提供大量資金的「聖戰捐助者」一起工作,為敘利亞的反抗軍募款。

在一場2005年於布魯塞爾的演說中,當時的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在感謝歐洲各國協助反恐行動時提到法德利,因為在某次行動中,他們炸了一個法國建於葉門海岸邊的儲油槽,造成50000桶石油洩漏海上,甚至影響到72公里遠的海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