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就會砍斷你們全家的頭!」排華暴亂26週年:海外印尼華人的歷史創傷與身份認同

2024-05-28 09:40

? 人氣

1998年5月14日,雅加達街頭發生暴亂。(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1998年5月14日,雅加達街頭發生暴亂。(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1998年5月印尼發生排華暴亂過後,許多飽受驚嚇的當地華人決計移民海外。然而,也有人多年後選擇搬回印尼。不過,多數離開的華人依然留在異國,這些人的後代被一些人稱為「迷失的一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回首過往,移民海外的印尼華人現在如何詮釋那場騷亂和此後的改革呢?

和許多在美國上小學的學生一樣,陳福鍇(Christopher Wibisono Tan)在小學六年級時,也要在課堂上完成一份「家族史」的報告作業。但班上只有他的家族有這麼一段悲慘的故事:1998年5月,他們的住家被攻擊焚毀,家人隨後移居到美國他叔叔居住的國度。

「我的老師比同學更感震驚。下課後問了我很多問題。」陳福鍇告訴BBC。

排華暴亂發生時,陳福鍇才剛出生50天。5月13日,他們位於首都雅加達北部富人區的泛濱美麗湖(Pantai Indah Kapuk) 別墅,遭到暴徒縱火焚毀。

房子屬於經濟學家暨印尼企業數據中心(PDBI)創辦人、2021年過世的黃建國(Christianto Wibisono)所有。他的長女、陳福鍇的媽媽黃茉莉(Jasmine Wibisono)帶著陳福鍇和哥哥逃生,之後黃建國家族也都多半移民到美國。

時至今日,近26年過去,陳福鍇剛從美國維吉尼亞邦聯大學醫學院畢業。他已故祖父過去在印尼是蘇哈托政府的批判者,祖父生前也是按父親的願望先修讀醫學,後來才投身於政治和社會公義工作。

身為在美長大的印尼華裔後代,陳福鍇向BBC強調自己感到自己有三重交織的身份認同:印尼人、華人和美國人。「我不覺得自己有身分認同的危機,但我也不認為自己完全融入任何一個群體。」只會講一點點印尼語的陳先生說。

陳福鍇坦承此前從未有人請他公開談論排華騷亂的話題:「作為那個時代的受害者,並在國外長大的人,或許我能提供一個新的觀點。」

印尼軍隊在騷亂後巡視雅加達街道
1998年5月騷亂結束後,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街道滿目瘡痍。

死亡威脅

1998年暴動發生時,黃茉莉和家人被要求撤離到一座高爾夫球場,因為他們的房子已經毀了。不過,黃茉莉向BBC解釋,當年排華暴動事件還不是他們家人決定出國的導火線。暴亂後她開始收到的死亡威脅,才是他們離開印尼的主因。她說,當時有人開始寫信威脅他們一家人。信件說:「下次就會砍斷你們全家的頭,毀掉你們全家。」

黃茉莉還表示,在抵達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之前,她們不得不在新加坡等地搬了11次家。她的妹妹黃珍珠(Astrid Wibisono)當時正好在美國留學,焦急地等待著家人消息。而且當年還沒有臉書等社交媒體,甚至沒有手機,她萬分著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