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1999年宋楚瑜剛宣布參選總統後不久即與AIT代表會晤

宋楚瑜1999年正式宣布參選2000年總統後未久,便和AIT代表會晤。(新新聞資料照)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近日總統擬參選人柯文哲和美國華府兩岸專家葛來儀的口水戰,讓選民再度意識到「美國因素」對台灣總統的影響,甚至每屆總統大選前,各總統擬參選人去美國參訪的行程,也往往會被媒體渲染為「考試」,暗指台灣的總統大選受到美國主動的影響。

然而從1999年宋楚瑜正式宣布參選總統後,這篇《新新聞》的報導可以看出,與其說在台灣選總統需要美國認可,不如說要在台灣選總統的人,必須證明自己能和美國對話,才能獲得選民的信任。在報導文中,可以看出宋楚瑜和陳水扁這兩位擬參選人因無公職身分,和美國在台協會代表會晤是透過非正式管道、並未公開,但兩位在會晤後都還是想盡辦法將「我能和美方對話」的訊息透過媒體洩漏給選民,希望藉此獲得選民信任。至於當時有副總統身分的連戰被後的陣營,則用酸言酸語意指宋楚瑜、陳水扁陣營和美國溝通的管道層級都不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