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事頭婆」!香港人心中的伊麗莎白女王與「港英年代」

2022-09-14 12:00

? 人氣

資深出版人、廣東話研究專家彭志銘接受BBC中文訪問時,坦言對伊麗沙白二世的離世感到難過,讚揚女王優雅高貴,以及她予港人很親民的出色公關形象。 「絶少一個國家君主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讚頌,對內她可以凝聚民心、對外維持國家形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彭志銘
資深出版人彭志銘深愛英國文學,曾出版兩本關於莎士比亞文學的圖書。

殖民地時代香港人稱伊麗沙白二世為「事頭婆」。彭志銘指出,這是廣東話俗語,親民貼地。

他解釋,「事頭」原是指一個商店、機構的老闆、或者一個家庭的主人翁的意思,如果是一個貴族的最高領袖,也稱作事頭,中文「事頭」是每一家的領導,廣東人把「事頭」的太太稱為「事頭婆」。女王是女性,自動加了一個「婆」字。舊時代香港,事頭與伙計一起同桌吃飯,是伙計們生活中最密切的人之一,不只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更像一家人般親切。最初,只有公務員以及紀律部隊會暱稱女王為「事頭婆」,後來,這漸變成大街小巷升斗市民對女王的暱稱。

彭志銘珍藏的不同年代印有女王頭像的硬幣
彭志銘珍藏不同年代印有女王頭像的硬幣,稱不會出售兌現。

彭志銘說,港人對英女王在1975年及1986年兩度訪港留下深刻印象,至今依然難忘。他告訴BBC中文,在這10幾年間正正是香港起步發展最好的年代。 1975年她第一次訪港的時候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後期。這一年,彭志銘中學畢業,剛踏入社會工作;當時中國內地和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反差很大,不少港人接濟國內同胞;英女王皇形象高貴、優雅、親民,特別惹人好感。彭依然清晰記憶,當時英女王所到之處,皆萬人空巷;而且她是第一位在殖民時代訪港的英國君主,是世界矚目的盛事。第二次訪問在1986年,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兩年之後,她的到訪有穩定軍心的作用。她有非常強的的軟實力,兩度訪港表現親民、和善高貴,因此令香港人留下深刻印象。

對於網路上有關香港royalist(保皇派)的討論之聲,彭志銘認為,到領館致哀的群眾,不一定有政治意識,也不一定代表「保皇派」的政治舉動。他認為,大部分香港人對英女王的悼念,多是向一位值得尊敬、曾建設香港和給與香港人幸福的已故「事頭婆」致敬而已。香港人前往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門外,獻花哀悼,並不代表就是「戀殖」或喜愛殖民地的統治及思想,而是「懷念昔日的香港,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代」。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者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