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庭瑤專欄:「介殼蟲」蛀壞的地緣平衡

蔡英文總統帶領民進黨挺鳳梨,若把此事告上WTO會笑掉人家大牙。因為台灣是佔便宜的一方。(顏麟宇攝)

中國暫停台灣鳳梨銷往中國大陸,點燃硝煙戰火,除了以兩岸關係的角度來分析水果戰爭之外,更應放在國際地緣政治來觀察,這與台灣今年開放美國萊豬,以及台灣研擬開放日本核食息息相關。中國先禁台灣豬肉進口,再暫停台灣鳳梨進口,其背後動機顯然劍指美國。

首先,中國海關總署以檢出「介殼蟲」的技術性理由,國台辦指這是科學防疫舉措。其實,中國抵制菲律賓時也是用這個藉口。2012年中菲因黃岩島糾紛引爆南海主權爭議,當時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以「介殼蟲」為由,對菲律賓的香蕉、鳳梨下達禁令,迫使大批菲律賓水果在港口發爛發臭。

也因當時中菲糾紛,適逢兩岸進入大交流時期,台灣鳳梨伺機打開了中國大陸的市場。直到2016年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訪京前夕,北京解除對菲律賓鳳梨與香蕉的封鎖,送給了杜特蒂一項大禮,雙方冰釋前嫌。「介殼蟲」的理由不是重點,背後的人為動機才引人好奇。

其次,外交部長吳釗燮所說的「自由鳳梨」,卻是「最不公平」的兩岸水果貿易。台灣禁止中國大陸600項水果進口,中國單方面開放台灣農產品進口,這本身就帶有貿易歧視,現在中方只是禁止台灣鳳梨一項,台灣若把此事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不但站不住腳,更會讓所有WTO的成員笑掉大牙。

至於時代力量建議政府透過WTO救濟管道,這明顯投錯藥方。兩岸當初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是優於WTO的最惠國待遇(即所謂的「WTO+」),陸委會爭取到十八項農產品(包括文心蘭、茶葉、石斑魚、虱目魚等)列入早收清單,這些陸方原本都不讓,後來我方透過談判爭取到,方有對台「讓利」之說。

近年來,台灣鳳梨憑藉中國市場爆量成長,大量業餘農民群起圈地契作,品質下滑,還有果農說:賣給中國大陸的「看起來像鳳梨就好,我今天吃菜頭,我把它用成像鳳梨,他們可能也會要。」然而,北迴歸線以南的中國省市都有種鳳梨,包括廣東、廣西、海南急起直追;台灣研發出的金鑽、香水、甜蜜蜜等鳳梨品種,海南也都有,口感接近台灣的八成,台灣鳳梨占不了太大優勢。

20210304-時代力量4日舉辦「除了全民挺鳳梨政府更該做的三件事」記者會,主席陳椒華(中)發言。(盧逸峰攝)
時代力挺鳳梨,但要政府透過WTO救濟管道,却是投錯藥方。(盧逸峰攝)

最值得關注的美中關係,卡關時間是台灣鳳梨盛產期之前,更是美國拜登政府上台之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逾一個月,美中關係不如川普時期般劍拔弩張,但卻暗潮洶湧。拜登延續川普政府對中的強硬經貿政策,暫無取消對中商品關稅的跡象;美軍機艦更頻繁出現在南海、台海;美國也就香港、新疆等人權問題譴責中國,聲稱其對台灣的支持堅若磐石。

中方將中美關係惡化歸給川普政府,呼籲拜登政府「回歸理性」與「合作」,但華府談論中國時則是多談「競爭」;中國外長王毅提出美國放棄對中加徵關稅、單邊制裁等「三個放棄」,並指出中美可以在防疫上合作,但是這些主張並遭到拜登政府冷眼以對。中國官媒《中國日報》最近社論指出,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帶有川普主義的色彩。

台灣從川普執政時期的台美關係攀上頂峰,蔡政府開放萊劑美豬來台,也可望開放日本核食來台,但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已成懸念,台灣也還沒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相對地,中國2020年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拉攏東南亞國協,並談判完成《中歐投資協議》緊抓歐盟,還有意願加入日本為首的CPTPP,熊貓對付山姆大叔的底氣越來越足。

當川普政府對中大打貿易戰並力倡脫鉤(decoupling),澳洲跟進在南海、華為、人權、香港與疫情等議題上抗中,澳洲農產品淪為北京報復首要目標。中國以違反檢驗檢疫要求、進行反傾銷調查、檢驗出有害生物等理由,讓澳洲牛肉、葡萄酒、大麥、龍蝦銷往中國受阻。澳洲恐成了台灣的前車之鑑。

一顆小小的鳳梨,折射出兩岸關係的冷暖,戳破了分散市場的神話。中菲2012年因南海主權爭議引發糾紛,北京向菲賓律的香蕉與鳳梨下達禁令。當時兩岸關係密切,台灣鳳梨趁機打開了中國市場大門。如今,鳳梨再次成為兩岸與美中地緣政治的溫度計。

鳳梨之後,下一個是什麼?台灣外銷中國大陸占逾九成的農產品,有蓮霧、釋迦、葡萄柚、柳丁等,但這些銷量都遠遠不如鳳梨(3年12萬公噸),第二名是釋迦(3年近4萬公噸);其實還有ECFA的早收清單產業:石化、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等,如果這些登陸卡關怎麼辦?這才是蔡政府需要擔心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庭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