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加值納自經區 官方和民團爭議何在?

2014-07-31 18:40

? 人氣

農委會積極推動農業進自經區,但民團擔心毫無設限,將傷害台灣農業。(取自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農委會積極推動農業進自經區,但民團擔心毫無設限,將傷害台灣農業。(取自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自由經濟示範區將農業加值列為優先發展的高附加價值產業,希望透過研發與技術,提升農業競爭力。不過,區內開放對中國管制的830項農產品零關稅進口加工、區內加工品內銷台灣市場10%以內免營所稅等優惠措施,讓學者和農民團體都擔憂,台灣農業無法承受這樣的衝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吉仲:自經區零關稅立即實施,傷害農業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受訪表示,提升農業競爭力是大家都認同的,但提昇農業價值沒有自經區也可以做,自經區中農業加值的設計,會讓台灣農業重傷;示範區特別條例若通過,區內零關稅立即實施,比任何區域貿易自由化或雙邊貿易自由化(FTA)更快速,台灣農業必然受到極大衝擊。

陳吉仲說,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中,尚且保有2.5%的敏感性農產品採取關稅配額的保護,豬肉和雞肉簽署後的10年才零關稅,牛肉是15年零關稅;台灣的自經區卻是立即零關稅,「這是全球有農業生產國家主動對全球(包含中國)以零關稅開放國外農產品」,將使得國外農產品大舉進入台灣,「比FTA更嚴重」。

陳吉仲指出,政府當年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已大幅度開放國外農產品近來,但在WTO架構下,許多敏感性產品如花生、紅豆等,仍有關稅配額政策在保護;如今自經區條例完全零關稅開放,將導致更多國外農產品進入,不只農業無法加值,更讓之前加入WTO所爭取的保護台灣農業的努力毀於一旦。

蔡培慧:自經區只為大型資本家開放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痛批,示範區的農業加值是個「荒謬加值」,台灣56萬公頃的農地有將近一半休耕,「如果政府真的要讓農業加值,就應該從糧食自給率方向思考,針對台灣農業食品加工的落差去思考,但完全沒有」,示範區只是為大型資本家開放,進口全世界原料,加工後以MIT(台灣製造)品牌出口。

蔡培慧說,在自經區內加工的產品,就算原材料是進口原料,製成品也叫作台灣製造,例如拿國外的稻米來做仙貝,而這種MIT認證無疑否定台灣品牌的價值;這好比當大家覺得法國紅酒不再是法國生產、製造的紅酒,品牌價值就會貶值一樣,而品牌的瓦解也更進一步讓台灣小農外銷產品更加困難。

陳保基:零關稅僅針對外銷產品

對於民間的憂慮和質疑,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受訪表示,零關稅僅針對區內加工產品外銷,內銷到國內市場的非管制性產品,和現行進口產品一樣,必須課徵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才能進入國內市場。他強調,進口農產品零關稅的優惠只給在區內加工後外銷的部分,「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農業」。

不過這樣說法遭外界反駁。民進黨立委黃偉哲就說,目前禁止進口的大陸830項農產品,在示範區內零關稅進口,經過加工後外銷,對台灣農業還是會有衝擊;比如大陸香菇不能進口到台灣,但可零關稅進口到示範區,區內加工業者以低成本加工後變成香菇醬外銷美國,還是和台灣的香菇醬在美國市場競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