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2小時,哭訴腹痛就挨揍!新冠疫情陰影中,印度童工處境更悲慘

2020-12-13 09:00
2012年6月12日,印度警方救出新德里某家成衣廠裡的童工(美聯社)
2012年6月12日,印度警方救出新德里某家成衣廠裡的童工(美聯社)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貧窮人口受到強烈衝擊,許多人失業,生計成了問題。儘管印度法律禁止雇主雇用14歲以下的童工,但許多家庭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將未滿14歲的孩子送去工作,而這些孩子往往面臨危險工作環境,還受到苛刻虐待,處境堪憐。

今年3月下旬,為了遏制新冠肺炎蔓延,印度政府實施全國封鎖令,許多無法到學校上課,許多底層勞工一夕之間失業,無數家庭生計頓時陷入困難。許多人口販子看準這一點,勸誘農村家庭將家裡未滿14歲的孩子送去城市工作貼補家用,印度數十年來打擊童工問題的進展因為這場疫情而倒退。

拉姆(Sukhai Ram)是印度低種姓的農民,沒有自己的田地,育有4個孩子,這場疫情讓拉姆一家的生活變得更艱困。有一天,拉姆遇到一名男子,對方表示可以給拉姆13歲的兒子一份月薪60美元(約新台幣1707元)的工作,拉姆答應了,他說:「我被這些話打動,允許他帶我兒子去城市。」

2013年6月11日,印度新德里一名被救出的童工趴在安全藏身處的書桌上休息(美聯社)
2013年6月11日,印度新德里一名被救出的童工趴在安全藏身處的書桌上休息(美聯社)

拉姆13歲的兒子被帶到北部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亞格拉市(Agra),與10多位10至17歲的未成年孩子在非法製鞋廠工作,每天在狹窄的小房間裡用膠水固定橡膠鞋底,每天工時長達12至14小時,獲得的食物與飲水卻很少。

9月某一天,這位13歲男孩抱怨肚子痛,卻遭到毆打。他哭了起來,引起路人注意並報警,這群孩子才終於獲救。

拉姆13歲的兒子被救出前,已在這家鞋廠工作了2個月,但家人只拿到一個月的薪水。雖然他脫離了非法鞋廠,但家裡亟須收入,這位男孩不得不再去工作,這次的工作地點是他所住村莊的一處農場。

2012年6月12日,印度警方救出新德里某家成衣廠裡的童工,其中一名獲救童工將頭埋在雙手間(美聯社)
2012年6月12日,印度警方救出新德里某家成衣廠裡的童工,其中一名獲救童工將頭埋在雙手間(美聯社)

儘管數十年來,印度打擊童工問題有一定進展,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目前仍有逾1千萬印度兒童處於某種形式的奴役狀態,而新冠疫情讓童工問題惡化了。

新冠疫情封鎖令實施期間,人口販子在北方邦一些村莊向貧困家庭分送免費食物,長達68天。這些人口販子獲得村民的信任後,提議為村裡的孩子找大城市的工作,而村民由於認識這些人口販子,就同意他們帶走孩子。 (相關報導: 封鎖悲歌》就快到家了……印度12歲失業童工返鄉,徒步跋涉70公里、脫水而死 更多文章

2012年7月11日,印度警方救出新德里某家成衣廠裡的童工,其中一位獲救兒童正等待當局處理他的案子(美聯社)
2012年7月11日,印度警方救出新德里某家成衣廠裡的童工,其中一位獲救兒童正等待當局處理他的案子(美聯社)

印度非政府組織「拯救童年運動」(Bachpan Bachao Andolan)執行長汀嘉爾(Dhananjay Tingal)說:「這些孩子被要求每天工作14至16小時,如果他們拒絕工作,就會遭到毆打。」他說目前印度童工問題「前所未見」,今年4月至9月,「拯救童年運動」在印度各地拯救至少1197名兒童,去年同期則是救出613名童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外資期貨轉為淨空單,近幾年罕見 台股短線觀望為宜
綠議員建議政府摧毀中國沿海核電廠 宅神酸:台派走投無路裝瘋賣傻?
拜登下了一手好棋 全球經濟有望溫和復甦
世界時光走廊》日據台灣珍稀影像系列(3): 太魯閣事件日軍炫耀勝利的擺拍
都市傳說?在地人揭台北「神秘分水嶺」一過就下雨 網直呼超有感
台灣被當凱子?柯志恩諷對美軍購:就像女人看到跳樓大拍賣
原物料價格蠢動曝經濟復甦 謝金河預言:明年台股不只台積電獨舞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
台灣被RCEP拒於門外反而是好事?蔡正元:有些擔憂都是杞人憂天
勇敢面對疾病逆境 腫瘤顏損學子獲陽光基金會「金楷模獎」肯定
他們認真理性,人數越來越多,已經形成主流!瘟疫與天災年代,你應該認識的「準備者」
一直耳鳴怎麼辦?耳鼻喉科醫師親自解答:這些致病危險因子一定要避開!
許劍虹觀點:委員長最後的「天之驕子」─隱居基隆的「八佰」傳人
江仁台觀點:台灣閩南語、客家語與官語的源流
男友要求婚前性行為怎麼辦?說出你的答案前,這3件事可以幫助你做決定
蔡榮根觀點:民國剪影─從劉昉戎馬生涯探索民國史真相《從1904年到西安事變》
謝錦芳專欄:台積電的風險意識
吳程遠觀點:挺身與台灣為敵,怎能只有國民黨
伊佳奇觀點:從Tony Hsieh謝家華猝逝,看什麼是「成功」?
陳師孟專文:芸芸眾生的五十道陰影─陳情人背後難以承受之重
觀點投書:高鐵是否成了政治失速列車
觀點投書:後備部隊改革真有效?不要讓戰爭為我們解答
薛化元專文: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胡適,再也樂觀不下去了
觀點投書:不能小看的武漢華為研發中心
劉君祖專欄:莫益或擊─拜登抑中不會手軟,但會階段性調整
觀點投書:抗衡民進黨,要靠江啟臣
觀點投書:除了封鎖天台,我們還能做些甚麼?
觀點投書:疫枕黃梁的留美學生
《巴黎協定》5歲了,全球成果幾何?專家:我們已經生活在氣候變遷的世界中
新冠疫苗上市,幾家歡樂幾家愁:富國貪婪囤貨,窮國自求多福
李文忠爆蔡英文赴中南美真正目的是去美國 國民黨:邦交國情何以堪?
民眾黨票選100席黨代表 柯文哲胞妹柯美蘭高票當選
明倫社宅、萬華青山王爭議連爆 柯文哲網路聲量衝上第3名
為何不強制標示萊劑?蘇貞昌:別的國家會對台灣貿易報復
變冷了!今年首波冷氣團明晚來襲 這些地區低溫下探12度
豐邑機構進軍桃園傳捷報!創意家助攻,《豐邑風禾》熱銷五成慶開工
拜登第一個外交難題:處理川普留下的「伊朗困境」
福島核食解禁來台?侯友宜:萊豬沒做好就開放核食太離譜
雲林古坑景點推薦》12處內行人才知道的絕美秘境,其一美到讓你彷彿置身峇里島
輝瑞新冠疫苗釀6死 沈富雄揭露還是該接種的原因
軍投建案元月起變革,國安會影響力弱化?
買房不僅看機能,結構安全更重要,購屋四大參考重點務必牢記!
陪中天走到最後 陳文茜嘆:用換照方式關電視台,台灣走在香港前面
投資台股配息類型基金,專家教你這樣做就對了!
中國信託銀行培育理財顧問團隊領先業界 逾400人擁CFP®與RFA專業認證 
拜登要如何接手中美貿易戰的「一片焦土」?德媒深入分析
接連同台撇不合傳聞!蘇貞昌致詞「厚禮數」 蔡英文讚蘇揆防疫有成
曾拿下威尼斯金獅獎、柏林銀熊獎,卻性侵女演員身敗名裂!南韓大導演金基德死於新冠肺炎
境外移入一直來!國內新增8例個案 3歲童染疫全台最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