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長遴選黑箱?副召李明璁駁:太誇張、無限上綱

2014-12-14 16:52

? 人氣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李明璁反駁遴選黑箱說。(吳逸驊攝)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李明璁反駁遴選黑箱說。(吳逸驊攝)

準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文化局長遴選過程並未對外公開,i-voting也跳票,遭外界質疑「黑箱」。文化局長遴委會副召李明璁14日反駁說,「我個人覺得這種講法太誇張」,若這叫黑箱,難道也可以無限上綱說遴選委員會組成之前,應該也有個「遴選委員會的遴選委員會」?是否未來所有市府人事都要逐項網路投票?而實際遴選進度,李指出,今早已完成面談,從5位候選人之中選出3位,會盡快把完整意見交給柯文哲參考並決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柯文哲選前曾表示,文化局長人選最後將交由i-voting(網路投票),決定,但柯文哲辦公室11月24日公布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名單、遴選辦法時,取消i-voting,改讓遴選委員會初審、複審及面試,挑出1至2位的候選人給柯決定,而初審、複審、面談及決選等程序都不對外公開,時程也不明,引發外界批評。

台大城鄉所學生郁良溎(林韶安攝)14日下午更赴柯文哲總部抗議,質疑文化局長遴選方式轉彎,整個程序僅於最初推薦階段開放民間參與,後續的詳細備選名單、程序進行階段、遴選委員會評選依據,外界至今一無所知。

根據柯文哲辦公室公布的文化局長遴選辦法,遴選委員第一階段就候選人基本資格與文件進行書面審查,圈選出最多10名候選人,進入第二階段的複審。複審時,遴選委員必須有2/3出席,經過充分討論、符合出席者2/3同意的門檻後,選出最多5位候選人進行面談。

至於第三階段的面談,遴選委員會應就施政方針、專業、實踐與溝通能力來安排,出席面談委員人數需達全體委員數2/3,且需全程參與所有候選人面談。經過面談委員充分討論、2/3委員投票同意後,遴選出最終1到2名候選人,並推薦給柯文哲市長及其市府團隊作最後決定。

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14日下午接受《風傳媒》記者電訪時,說明目前的文化局長遴選進度。李指出,面談程序確實在今天上午完成,14名遴選委員通通出席,也已經選出了最終3名候選人。

今天會提交名單給柯文哲進行決選嗎?李強調,遴選並不是投個票、名字報出來就解決了,遴選委員會認為,與其只是報個人名給柯P,不如針對推薦的3位候選人寫下意見陳述,並且不給任何排序,把完整資料交給柯P和他的市府團隊參考,因此,整理這些還需要花些時間,遴選委員會將盡快完成。

記者詢問面談過程、標準,李明璁說,每位候選人平均有30分鐘的時間,遴選委員對所有候選人都提問的問題,大致分為3大層面,首先是帶有急迫性的文萌樓、台北機廠爭議,其次是目前已在運作的政策,例如設計之都,詢問候選人如何銜接甚至修正政策,當然也問及柯文哲提過的政見,像是北部流行音樂中心、livehouse。最後,遴選委員也問5位候選人對於未來文化政策的具體願景。

除上述問題,李明璁說,個別委員還可以對個別候選人自由詢答,提問有關特質、經歷、想法等。至於遴選標準,李舉例說,候選人不能空有想像力但執行力不夠,也不能有執行力但想像力不足。

至於面談以前的書面審查、複審的時程,李明璁說明,申請參選文化局長12月5日截止,大概4、5天之後,遴選委員會就做了第一輪的書面審查,各自看他們的申請文件、施政理念報告書,12月10日左右召開複選會議,選出最後來面談的5位。面談時間之所以訂在禮拜天,是因為很多候選人還有現職,時間不好喬,也基於候選人現在還有工作,顧及他們的隱私和難處,不方便對外公布人名。

李明璁也主動反駁外界的「黑箱」批評,「我個人覺得這種講法太誇張、無限上綱了」,他表示,如果這樣就叫黑箱,是否也可以無限上綱說,遴選委員會組成之前,應該也要有個「遴選委員會的遴選委員會」?是否未來所有市府人事都要逐項經過網路投票?

李明璁說,他認為勞動局長很適合iVoting,但不同的局處有不同的服務對象,本來就會有不一樣的遴選辦法,且開放精神和專業考量這2個原則,有時候有點衝突,前者是把門都打開,後者涉及專業判準,兩者要能夠平衡。他也強調,文化局長遴選委員的組成均勻,來自不同領域、擁有各種專長,給出專業意見。

【柯文哲文化局長遴選委員名單】

1. 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 / 召集人

2. 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 / 副召集人

3. 作曲家馬水龍

4. 媒體人何飛鵬

5. 角頭音樂負責人張四十三(張議平)

6. 前數位時代雜誌總編詹偉雄

7. 導演柯一正

8. 詩人鴻鴻(閻鴻亞)

9. 設計家王艾莉

10. JL DESIGN創辦人羅申駿

11.北藝大校長楊其文

12.印刻社長兼總編初安民

13.師大美術系講師姚瑞中

14.前國家文藝基金會執行蘇昭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