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看九合一:從認同到分配 政黨競爭的典範轉移

2014-12-06 22:35

? 人氣

九合一選後,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玉山分析選後結果,認為台灣的政黨競爭出現典範轉移,從過去的認同之爭,轉為分配之爭。(資料照片,宋小海攝)

九合一選後,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玉山分析選後結果,認為台灣的政黨競爭出現典範轉移,從過去的認同之爭,轉為分配之爭。(資料照片,宋小海攝)

九合一選後國民黨大敗,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玉山認為,這是政黨轉型的結果,而政黨轉型是動態過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2005年接任黨主席,開啟國民黨轉型,民進黨在黨主席蔡英文帶領下,暫拋認同爭議,將重心轉向經濟和資源分配,加上經濟成長趨緩,選民對執政成績不滿意,民進黨順勢在九合一選舉時收割,一如當年國民黨在2008年摧枯拉朽的全面勝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界解讀國民黨此次挫敗也丟掉過去堅實的基本盤,吳玉山則以湯瑪斯·孔恩(Thomas Samuel Kuhn)的「典範轉移」理論為架構,在今天開幕的台灣政治學年會上,發表了「當分配與認同分庭抗禮」的演說。

談到台灣兩大政黨的競合,吳玉山認為,台灣十多年來的政治競爭軸線,由傳統主打「統獨、族群認同」轉向「經濟」價值,接下來可能加入「環境」和「性別」等因素。

相較西方政黨以政治光譜的左右來區隔彼此,台灣選民在投票行為上,最先考量的反而族群認同、國家定位的問題,在意識型態掛帥之際,前總統陳水扁領導民進黨突出「本土意識和台灣精神」更獲當時的選民青睞,國民黨在馬英九2005年接任黨主席後開啟轉型,淡化族群和統獨問題,納入經濟因素,帶領國民黨從意識形態的戰爭轉向經濟為首的思考,這也的確觸動選民,讓政治競爭領域從純粹的族群議題轉向經濟議題,在2008年國民黨以「馬上就會好」、「633」等經濟政見觸動選民,獲得巨大勝利。

蔡英文在2008年民進黨聲勢最低之際入主黨中央,循著國民黨棄政就經,也同樣把經濟議題帶入民進黨,黨內對話形成共識,也順利推動民進黨轉型,加上國民黨執政下,經濟成長率趨緩,民眾對所得及社會福利政策不滿,讓民進黨能主打分配議題,獲得社會支持,這也是綠營這次選舉獲得勝利的主要因素。

相較其他人在意政黨得失,吳玉山認為,這是典範轉移,且政黨轉型持續進行,到底經濟議題是不是意識形態的包裝,是不是政黨獲取選票的糖衣,都還待後續時間檢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