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2005年,改變國民黨十年路線的訪中團

江丙坤於2005年3月,帶領國民黨訪中團,改變了藍營的兩岸路線,943期《新新聞》作了專文報導。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儘管新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對於國民黨的外交路線,有從親中轉向親美的跡象,但從年初大選挫敗到江啟臣上任這段期間,仍可看出國民黨對親北京路線依然念念不忘,甚至因此在武漢加班機事件中差點公親變事主。

不過2004年連戰二敗於陳水扁後,開始積極要從中國找到自己的政治第二春,雖然功敗垂成,卻讓國民黨從蔣家時代的反共、李登輝時代的本土化路線,從此轉向親中親共。

這條路線引出了台灣人「依中而富」的想像,讓馬英九在2008年以創紀錄的高票完成二度政黨輪替,卻也讓國民黨於2016年和2020年,在台灣人普遍的厭中情緒下慘敗。可以說國民黨已經把自己的政治興衰,和台灣人對中國的觀感完全綁在一起了。

而這一切就從15年前,江丙坤的訪中之旅開始。(新新聞編輯部)

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奉黨主席連戰指示,於二○○五年三月二十七日率團訪問中國。此行最重要的一站,是在北京可能可以會晤到賈慶林等中國經貿領導階層,並替連戰出訪中國的可能性與中國洽商,希望能替即將下台的連戰創造出最後的舞台。

已經做好自負責任的準備

核心人士透露,除了《反分裂國家法》在台灣內部引起強烈的反彈,以及美國希望中國在反分裂法後能夠釋出善意的雙重因素下,國民黨此行可望和對方在經貿議題上達成共識,等訪問團返台後,國民黨也會向全體國人做交代。

據了解,在以突破兩岸僵局為會談基調的扁宋會後,國民黨沒有因此而置身事外,在實質的動作與計畫上反而更為積極。

期望為兩岸關係破冰打頭陣的,除了之前已經出訪過中國的立委農經團,在連戰指示下,江丙坤等人此次也前往廣州、南京、北京會晤台商及中國「極高層」人士,並就兩岸經貿往來的議題做更進一步的探討。

值得注意的是,在訪問團每天晚間的行程中,都安排了與當地官方人士的餐會,行程表上稱為「當地官方宴請」。由於國民黨方面在出發前,對於此行可以見到的中國當局人士與會談議題內容極為保密,因此訪問團此行能夠帶回什麼樣的新消息格外受到關注。

而從黨內人士踴躍參與的態度也不難發現,參加這次的訪問團,除了表面上前往中國拜謁創黨先烈,更重要的是,「可能有機會」讓連戰在卸任前搭上解凍兩岸僵局的列車。

負責規畫此次訪問行程的國民黨發言人、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表示,國民黨之所以還能在中國事務上跟對岸有所互動,是因為民進黨政府到目前為止根本找不到空間,而國民黨對於此行已經做好自負責任的準備。

張榮恭說,訪問團回國後也會向全社會報告,如果共識中有需要修法的部分會透過修法,需要和其他政黨協商的部分也會繼續協商;萬一政府不配合,民進黨自己要負責,因為兩岸經貿不通,「被整到的是國人,整不到中國。」

台經40智庫高峰會,台經院董事長江丙坤-甘岱民攝
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奉黨主席連戰指示,於2005年3月27日率團訪問中國。(甘岱民攝)

據權威消息人士指出,國民黨此行的雙主軸──經貿、緬懷之旅,首先鎖定的經貿議題是客運包機與貨運便捷化。

這位人士表示:「姑且不談今年春節的兩岸包機由國民黨居間促成,民進黨政府最後才來插花,到底誰功勞比較大。」光就務實面來講,兩岸貨運便捷化也是總統陳水扁曾經強調過的一項政策宣示。

反分裂法後試兩岸水溫

當時陳的主要理由,是可以提升台灣在兩岸的競爭力。如果中國方面現在有意推動,而國民黨派出的代表團又可以做為溝通橋樑的話,民進黨政府要不要接球,絕對是兩岸在「反分裂」和「反反分裂」後,另一個新的互動觀察指標。

這位消息人士也預判,中國當局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也面臨了政策需要的兩個壓力,一是來自台灣內部的「反反分裂」;二是美國亟欲要求中國在反分裂法後盡快釋出對台善意。因此國民黨此行的經貿目的,應該可以獲得對岸的正面回應,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雙方獲得的共識,回到台灣後要如何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