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1995年的健保臨時條款,像大地震的前震

全民健保於1995年開始實施,《新新聞》417期曾以極大篇幅報導即將上路的全民健保。(合成照)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在全民健保開始實施的1995年,《新新聞》已經創刊8個年頭,當年我們以極大的篇幅觀察、評論即將上路的全民健保,這是417期封面故事其中一篇〈這套健保臨時條款就像大地震前的前震〉的摘錄,在當時已有受訪者預告,健保將讓醫界產生「風險大的科別都將有缺人的危機」的現象。

在25年後回頭看健保上路3個月過渡期的各種擔心,再看如今健保陷入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示。(新新聞編輯部)

台北榮總急診部的主治醫師高偉峰表示,全民健保給急診的部分並不夠。如在榮總,普通的急診病房幾乎都備有呼吸器,對其他中型醫院而言則已是加護病房等級的設備,形成對榮總來說,有比較好、比較多的設備反而比較吃虧了。

至於地方醫院的住院費只有三八○元,更是成了醫界茶餘飯後的笑話,比到賓館休息還便宜。

有些醫療給付也被認為次數不足,未來容易產生醫師會額外收費的弊端。例如孕婦的產前檢查,健保只給付十次,卻跟目前優生保健所推廣的十四次根本不合,這對一般想擁有小孩的夫妻來說,絕不會為了省幾次的錢,而屈就健保的規定,所以勢必會造成一波「地下交易」的風潮。至於子宮頸抹片檢查也存有類似的問題。

其實像未來健保不支付門診的吊點滴費用,對一般鄉下地方的醫院影響頗大,因為還是有很多人觀念不清楚,總以為要吊點滴、打針,病才會趕快好。那麼未來會不會出現醫師私下還要收費的習慣呢?

醫院間對於很多健保給付的內容都沒什麼信心,有些甚至還說:「勞保有簽約都可以虧欠五、六十億元,健保現在什麼都還沒定,要是健保局未來不付錢怎麼辦?」為此,健保局總經理葉金川公開承諾──保證六十天內所有帳都會結清,所以希望醫院在錢上面放心配合。

醫師公會串連反彈

但是部分項目目前有些還是很不確定,一家私立醫院曾經在二月二十八日晚上接到一名年輕女子的電話,她問說:「現在生育全部都有給付了,我是未婚生子,最近也快生了,不知道有沒有給付?」

全民健保實施當年,於台大醫院貼出的公告。(符鼎偉攝)
全民健保實施當年,於台大醫院貼出的公告。(符鼎偉攝)

接電話的服務人員愣住了,連醫院主管也不敢說有或沒有,在一陣猶豫、討論之後,只好告訴那位小姐:「對不起!目前我們也不知道。」

醫師公會方面,目前則是暫時配合。由於診察費的堅持,使得有些醫師乾脆不加保,目前南投縣的反彈甚至是全縣大串連。未來全民健保真正開辦時,如果不能達成協議,那真的是全民都卯上了──民眾繳了保費,醫院不賣帳,而消基會、工委會、公平會也會來插一腳。

至於醫師方面的態度,目前雖然在全聯會的協調下,基於先為民眾著想的前提,所以盡量配合過渡期間的看診,但是未來真要簽約時恐怕還有得爭。

目前開業醫師之間,很多不是同仇敵愾就是士氣低落,甚至有人預料台灣的全民健保一實施後,有可能會造成醫師科別的斷層。像是外科、婦產科、心臟血管、腦科這種風險大的科別都將有缺人的危機,因為付出與報酬不成比例,看一個病人大家一樣二二○元。甚至出現教學醫院的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也在擔心未來的前途。

有位總醫師就打趣地告訴他的學生說,如果遇到其他好的工作,就不要選擇當醫師了。雖然醫界態度如此,但是在工運團體眼中,醫師依然是不折不扣的資本家。

未來的問題會更大、更麻煩

其實目前三月過渡條款所帶來的部分亂象,只要時間一拖,大家習慣了就會好些,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全民健保這樣就真的過渡了,因為未來的問題會更大、更麻煩。如果在三月份內,各界無法把問題解決,那到了民眾要付更多的錢、遇到更多的挫折時,隨之而來的社會成本恐怕會更令民眾吃不消。

其實這個過渡期就像是大地震前的前震,大家是否有警覺把未來防震措施做好,已經成了大地震來臨時破壞程度的預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