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通縮魔咒?中國CPI連續第三個月微增

2024-05-14 08:10

? 人氣

雖然總經數據微幅好轉,但輿論普遍認為,今年中國仍須以大量政策支持經濟復甦,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雖然總經數據微幅好轉,但輿論普遍認為,今年中國仍須以大量政策支持經濟復甦,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六公布,今年4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3%,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呈現上漲趨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中,城市上漲0.3%,農村上漲0.4%;食品價格下降2.7%,非食品價格上漲0.9%;消費品價格持平,服務價格上漲0.8%。1­­至4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0.1%。

此前路透社詢問的經濟專家預估上漲幅度會在0.2%左右。此前3月的居民消費價格微漲了0.1%。

從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提供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圖表來看,2023年9月降到0點之後,中國居民消費價格一路呈現下降趨勢,到2024年1月跌至-0.8%的低點,直到2月份才扭轉局面,轉回正數區間。

同日公布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則繼續呈現下降趨勢。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3、0.5個百分點。

路透社指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已經持續走低一年半時間。總體上看,居民消費價格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的變化都顯示出中國國內需求的增長以及整體經濟景氣的復甦。

中國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這些價格指數顯示國內需求正在恢復,復甦前景樂觀,但他認為目前的消費價格仍然偏低。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高級經濟分析師徐天辰表示:「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來看,消費者價格指數回升顯示需求回升,尤其是在服務業。」

分析人士:仍需政策支持

不過大多數中國觀察人士都認為,北京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而且當下的需求回升勢頭也有可能難以維持,因為官方調查顯示工廠和服務業活動降溫,而持續已久的房地產危機也沒有緩和的跡象,對此政府應該採取更多政策予以支撐。

徐天辰還指出,公用事業公司的價格上漲是另一個潛在推動因素。「一些地方政府面臨的財政壓力影響了他們獲得補貼,這可能導致他們不得不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居民家庭以維持收支平衡。」

根據估算,中國地方政府所積累的債務總額已經高達13兆美元。國務院要求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推遲或停止一些國家出資的基建項目。

自從2022年底結束嚴格的「清零」防疫政策之後,中國始終難以推動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復甦。尤其是房地產危機給整體經濟造成重負,私人消費需求也增長乏力。2023年,在歐美國家普遍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同時,中國卻陷入通貨緊縮的危機。

在過去幾個月裡,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以拉動私人消費。不過面對整體低迷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市場,人們仍然在大件商品採購方面頗為謹慎。

本周五,中國人民銀行剛剛發布了今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報告指出,一季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央行今年年初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0.5個百分點。

不過,很多專家認為,如果北京方面不採取更多支撐措施的話,中國政府今年設定的5%經濟增長率目標仍然面臨挑戰。(路透社等)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