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聊天、畫圖,AI還能為我們做什麼?工研院分享智慧醫療成功經驗

2024-05-06 12:11

? 人氣

工研院總營運長暨AI策略長余孝先。(顏麟宇攝)

工研院總營運長暨AI策略長余孝先。(顏麟宇攝)

自從ChatGPT橫空出世,生成式AI熱潮不只促使股市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關應用也不斷刷新普羅大眾的認知,但除了聊天、寫稿、畫圖和創作影音,AI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哪些助益呢?從工研院透過AI投入醫學影像研發的成功例子來看,智慧醫療將是值得台灣聚焦的重點領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工研院總營運長暨AI策略長余孝先話說從頭,最近AI話題引人熱議,但其實相關技術發展已經有68年了,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里程碑,近年進展之所以這麼快,主要包括三大原因,首先是人工智慧的基本演算法,尤其在深度學習方面有非常重大的突破。

第二,深度學習的能量來自於大量資料,近10年關於Big Data的發展,使得我們處理和應用大量數據變得更為容易。

最後一個因素,當然必須歸功於整體ICT產業的發展,無論是要處理、儲存大量資料,仰賴的裝置、設備在這些年都有明顯進展。

談到這波AI發展的影響,余孝先點出三大面向,第一類無疑是賣設備的「軍火商」,好比以前美國西部淘金熱的時候,第一批賺到錢的都是賣鏟子的人,所以現在包括輝達以及台廠供應鏈大發利市,「不只伺服器,就連賣機殼的都賺了一筆,所以這些軍火商是立即受到正面影響的族群。」

第二類則是從事研發應用的業者,畢竟他們向軍火商採購大批設備,就是要做出有用的應用軟體,ChatGPT就是顯而易見的例子。最後則是使用者,包括個人或企業,重點是他們有沒有能力駕馭AI科技衍生新的應用。

20240410-工研院AI策略長暨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博士專訪。(顏麟宇攝)
面對AI發展,余孝先認為,大家要做的事情不是阻礙技術進步,而是設法事先處理、規範,藉此控制負面影響,盡量將它導向正途。(顏麟宇攝)

該擔心AI取代人類嗎?

當然,凡事都是一體兩面,除了新科技帶來的便利,其中也有一些隱憂或是負面影響。

余孝先指出,早年社會有三輪車,後來隨著機車、汽車越來越普及,原本的三輪車行業逐漸沒落,卻也催生計程車的崛起,「新科技、新產業對於社會的影響有正面有負面,端看你從哪個角度觀察。」

另一方面,由於AI能量非常強大,會不會有人拿來做不好的應用?以核子科技為例,如果是用於發電或醫學發展,聽起來好像還不錯,但如果做成核子彈,可能就會造成負面影響。

時至今日,AI展現的能力無庸置疑,但也因此讓人憂心會不會威脅人類工作?余孝先認為,首先必須釐清AI的強項是什麼,過去幾十年,AI發展主要影響工廠裡的藍領工作者,但現在的AI已經會產生文字、創作圖片、生成影音,所以這波主要是白領工作者首當其衝。

余孝先認為,當AI的能力提高到某一程度的時候,確實可能取代部分人力,但這也意味著生產效率的提升,因應方式倒不是阻止它的進步,而是思考減少人類工作時數的可能性,例如以前一週上班6、7天,後來變成週休二日,現在開始有些國家開始施行週休三日,未來有沒有可能減少更多工時?

所以,如果在整個社會制度的設計上,使得AI產生的經濟成效不是為資本家獨有,而是能夠全民共享,大家都能週休三日、四日,他覺得這倒不是什麼壞事。

余孝先強調,面對勢不可擋的AI浪潮,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阻礙技術進步,而是設法事先處理、規範,藉此控制負面影響,盡量將它導向正途。

工研院投入AI研發至少40年 智慧醫療大突破

談到實際應用案例,余孝先指出,工研院從事AI研發至少40年以上,而且未曾停歇,隨著AI技術與成熟程度的變化,每一年投入的狀況不一樣,真正大有斬獲的是最近10年在機器學習領域的進步,例如2013年成立一個新的單位,專門做Big Data,那時候也在AI方面多有著墨,主要應用於製造業及醫療影像方面,透過製程參數的優化,可以改善生產良率及效能。

余孝先進一步說明,一座工廠裡面有很多條生產線,即便是同一廠牌、年份出產的設備,每一台的表現還是會有些差異,所以當有客戶上門時,工廠必須先確定能不能接下這張訂單,如何調配才能達到最佳化的總體產出,以前都是靠人力規劃,但現在已經可以讓AI解決。

他再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大家開車通常5000公里或是定期就會做一次保養,這是約定俗成的標準,但每台車子的屬性、狀況都不一樣,甚至和駕駛習慣也有關係,尤其工廠設備動輒千萬元起跳,太早保養、停機、換零件是浪費錢,但如果等到出問題了才處理,面臨的損失可能更大。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時保養,這時候AI可以根據過往的歷史資料分析這台設備的特色,什麼情況下會出現什麼訊號,例如震動到某個程度,或是相關數據產生變化,大致上可以預測下週要出事情了,這時候就能預測性的保養。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是醫學影像醫療,余孝先說,人的眼睛到了某個年齡都會有點病變,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是高風險族群,平常定期要做檢查,比較好的是照眼底鏡,但台灣許多偏鄉缺乏專業的眼科醫生和醫療設備,當地居民往往等到病況嚴重的時候才會前往都市醫院就診,通常已經來不及了。

有鑑於此,工研院先前研發相關設備,可以放在偏鄉的衛生所或一般家醫科的小診所,雖然機器本身沒辦法協助治療,但是只要及早發現問題,病患就能趕快就醫,這項技術已經技術轉移到業界,並且通過FDA驗證,成為工研院投入AI研發的成功案例之一。

(延伸閱讀:《AI醫療專題》李友專:關鍵是健保資料開放 將引領台灣走向不一樣的醫療未來

20240410-工研院AI策略長暨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博士專訪。(顏麟宇攝)
余孝先分享工研院AI研發的實際應用案例。(顏麟宇攝)

台灣需要什麼AI人才?

雖然AI能力越來越強,終究無法跳脫「以人為本」的原則,偏偏這是台灣現階段的弱項。

余孝先強調,這裡談到的人才缺口,並不是台廠供應鏈這些軍火商,因為就算沒有AI,他們也有來自不同領域的訂單,本來就習於設法充足自身需要的人力,根本不必大家為他們操心。

至於終端使用者,只需要具備使用AI的能力與素養,就像很會開車的人,其實並不一定懂車;反而是有辦法開發AI應用的人才,這些是全球炙手可熱的稀缺人才,必須長期培養,而且沒有速成方式。

余孝先表示,有些東西可能10年後就陣亡,但在可見的未來,AI發展目標只會越來越高,對於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是關乎整個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問題,先不要想著勝過,但至少不能落後全球水準,「台灣不要放棄做AI的創新應用,不能老是等到國際上都成熟了,我們才開始導入,這樣太慢!」

他說,國外許多都是政府帶頭傾力推動,台灣在這方面也應該持續加強挹注資源,對於眾多中小企業而言更要動起來,能學的趕快學,「投入不一定成功,但不投入一定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