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有海嘯仍往海邊跑?311大地震死亡軌跡讓專家傻眼,卻是真實人性

2018-03-10 11:32

? 人氣

專家利用日本311地震的大數據,分析地震發生時沿海市民逃難的軌跡,結果讓專家直呼不可思議,因為地震發生一段時間後,許多人卻開始從內陸前往明知危險的海岸……專家稱這個死亡軌跡為「V型軌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11是日本有史以來遭遇最嚴重的地震,日本政府 2012 年 9 月展開了一項計畫,結合地震時社群媒體、汽車導航、手機訂位及氣象資訊的大數據,分析為什麼造成如此重大的死傷,希望能夠成為未來的防災借鏡。

為什麼明知危險,人們仍跑向海邊?

02.jpg
(圖/翻攝自PTS 台灣公共電視@youtube

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車上也都裝有全自動導航系統,專家利用手機和導航上的全球定位系統紀錄,分析地震過後沿海城市民眾行動的軌跡,這些軌跡,讓專家直呼不可思議。

他們發現地震發生的當時,人們和車輛都停了下來,時間彷彿凍結在那。接著,沿海民眾開始朝向內陸逃亡,以躲避即將襲來的海嘯,但隨著時間過去,卻有一些人開始從內陸前往沿海的危險地帶,造成最後被海嘯淹沒的人數,比一開始地震發生時位於沿海的人數還多。

為什麼這些人,明知道沿海地區危險,卻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向海邊呢?這個疑問,在公視紀錄片《救命大數據》中得到解答。

住在名取市的居民高橋義夫,是 311 大地震的受災戶,他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親人,地震發生的當下,高橋義夫的兒子高橋豐正在安全地帶工作,沒想到高橋豐還是失去了性命,日本研究員分析了高橋豐的移動軌跡,發現地震過後的 45 分鐘,他冒著生命危險開著車,前往即將被海嘯淹沒的家中,高橋義夫表示,豐是為了回家拯救他行動不便的阿姨才會喪命。

專家稱這個死亡軌跡為「V型軌跡」,也就是在地震發生後,許多人決定趕回家拯救親人,卻一去不返,這樣的行為反而讓更多人丟了性命。

03.png
(圖/翻攝自PTS 台灣公共電視@youtube

大量市民死在他們以為安全的地方

接著專家又研究同樣被海嘯淹沒的區務,陸前高田市。透過行動軌跡,專家發現這個地區的人口幾乎沒有離開沿海地區,移動距離的非常小。為什麼這區的人但明知有海嘯的危機,卻不往內陸逃呢?

在日本的防災教育中,發生災害時要先去指定疏散點集合,因此地震一發生,陸前高島市的民眾就立刻聚集到市公所等疏散點躲避,但陸前高田市的 68 指定疏散點中,有 41 個建築物根本不夠高,因此被海嘯淹沒,大量的市民就死在他們以為安全的地方。

住在陸前高島市的米澤雄一在海嘯來臨前逃進一家商店,爬上頂樓,而他的父母和弟弟則躲進市民中心,但由於市民中心這個建築物本身就不夠高,超過 15 公尺的海嘯湧入之後,聚集在市民中心內的災民全被海水吞沒,包含米澤雄一的親人。他回想起當時情形,難過地說:「當時沒人知道要往高處跑,但現在我們已經學到教訓了。」

專家發現,大部分陸前高島市居民在地震之後 15 分鐘就已經開始移動,如果他們沒有去疏散點,而是逃到高處,也許可以減少死傷的數量。

01.jpg
(圖/翻攝自PTS 台灣公共電視@youtube

311地震造成交通癱瘓,奪人命

311災難造成如此嚴重傷亡的原因,其實不是地震本身,而是海嘯。當時有高達 17 萬輛轎車被海嘯沖走,因此專家認為嚴重塞車是阻礙逃亡的原因。

地震發生後許多人開著小客車逃亡,以被河海包圍的石卷市為例,為了加強跨河交通,這裡搭建了非常多的橋梁,但橋梁上的車道較少,路況本來就不是很順暢,地震過後車潮湧現,造成更嚴重的交通癱瘓。

04.jpg
(圖/翻攝自PTS 台灣公共電視@youtube

專家透過汽車導航系統和 GPS 移動軌跡計算出車輛速度,發現路上的車輛全都卡在車陣中,動彈不得。石卷市居民佐佐木義昭在地震發生時,正從工作地點開車前往位在內陸區域的家中,他說:「放眼望去,滿滿都是車。」交通癱瘓造成他 1 小時只移動了 300 多公尺。

從車輛移動的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交通癱瘓對逃亡的影響有多大,專家提出建言,認為可以增加橋梁車道,紓解交通壅塞,提升車輛移動速度,同時把大型商場變成指定疏散點,如此一來,車輛就不會急著開出商場,也不會有塞車的問題了。

05.jpg
(圖/翻攝自PTS 台灣公共電視@youtube

大數據即時應用 第一時間拯救更多人

地震過後有一篇推特文章在網路世界廣傳,這篇推文寫著:「我的母親在一間身障兒童照護機構工作,她和那些孩童被困在氣仙沼市的社區中心,有人能至少把孩子救出來嗎?」

06.jpg
(圖/翻攝自PTS 台灣公共電視@youtube

推特是日本人最常使用的社交網站之一,這間兒童照護中心的主任內海直子和孩童被困在社區中心,她寄出一封電子郵件向住在倫敦的兒子求救,她兒子在推特上發布了這個消息,成功獲得網民的關注,文章被大量分享,因而獲得救援單位的注意。然而在此同時,卻有更多的求救貼文,被淹沒在大量的訊息海中。

專家認為若能研發出一種軟體,把攸關受災者安危的貼文提取出來,即時應用大數據,可以把緊急訊息在第一時間傳遞給救難單位,救出更多人。

07.jpg
(圖/翻攝自PTS 台灣公共電視@youtube

專家收集了地震當時手機定位系統的數據,可以看出地震後災民的所在位置,但當時這項資訊無法被即時運用,救難人員不知道究竟哪裡有民眾受困、有多少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找人。但事實上有些生還者可能就在救難隊附近,卻被忽略了,如果救難人員能早點獲得這些資訊,也許可以救出更多人。

在一場災難之中,人們為他們的損失、親人的殞落感到傷心難過,但分析這場災難蒐集到的大數據,可以成為未來的借鏡。我們無法準確預估地震發生的時間與規模,但我們可以改善現有設施,讓逃亡更容易。此外地震過後,若能即時公開實用數據,或許真能提高救援效率,創造更多生命存活的機會。

備註:此文內容參考自2016年3月11日(五)公視《主題之夜》之播出內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