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矽谷,你腦海裡想到的是什麼?陽光普照、綠草如茵,許多科技人才們聚在一起激發無限創意,推動全球的科技潮流?這樣的畫面恐怕未來只能出現在電影當中。現實中的矽谷,是每天從清晨五點到晚上九點不斷塞車的高速公路,房租和物價與其他城市相比高得嚇人,充斥性別歧視的企業文化的城市。光鮮亮麗的招牌背後,不只人才逐步流失,連新創公司都選擇「逃離矽谷」。
1. 通勤族的惡夢
就地理位置而言,矽谷本身是一條長80公里、寬30公里的狹長山谷地形,而大多數的科技公司都集中在舊金山到南部的聖荷西靠西側海岸的地帶,中間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穿越。想當然爾,越是靠近這條中心地帶的房價越是高昂,因此許多人會選擇靠東邊的山脈居住,而這裡也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翻越山谷進入矽谷,塞車早已成為矽谷通勤族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7矽谷指數》(2017 Silicon Valley Index)中就提到,矽谷個人平均每天的通勤時間達到72分鐘,僅次於紐約市的74分鐘。然而這也只是「平均值」,《紐約時報》曾報導一位藍領階級的通勤族,她每天凌晨兩點十五分起床,為的是趕上早上七點的上班時間,而像她一樣的「極限通勤族」在矽谷不為少數。許多在矽谷工作的人因負擔不起高額的房租或房價,選擇住在距離矽谷超過3小時車程遠的地區,也就是每天必須花費6小時以上的時間通勤。
2. 高昂的房價
如果不想浪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通勤,那麼代價就是花費更多的金錢。最靠近矽谷的住宅區,平均單趟通勤時間為45分鐘,在矽谷已經算是通勤天堂,但平均房價卻高達一百五十萬美元,而這樣的金額在其他地區可以買到相當不錯的豪宅,在這裡你卻只能買到一間毫不起眼、近乎廢墟的老房子。
就算是選擇住在海灣的東側,也就是車程約3小時的地區,房價雖比矽谷的核心住宅區便宜六成,但仍舊是加州平均房價的兩倍,這也是為什麼一般難以負擔如此高昂費用的藍領階級會繼續往東逃,而成為極限通勤族的原因。
3. 水漲船高的人物力成本
居高不下的房價也影響了科技公司招募人才,許多員工因無法負擔矽谷高昂的房價及物價而選擇離開,這也使得科技公司必須以更高的薪資吸引人才,然而,矽谷越來越多新創公司已經難以負擔員工奢侈的薪資及福利要求,就雇主及資方的角度而言,將公司總部移到中部工業城市,如丹佛、休士頓或聖安東尼奧等,反而更能夠節省人力及物力成本。
許多科技及電商大佬,如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已經開始在其他城市積極拓展據點,顯示矽谷的優勢及吸引力正在明顯下滑。
4. 激烈的人才競爭
許多矽谷科技公司提供令人稱羨的員工福利,如免費供餐、洗衣服務和優渥的保險等等,因此外界常揶揄這些科技新貴們待在公司提供的舒適圈,不食人間煙火,但在矽谷,激烈的人才競爭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科技公司對員工的福利完善,但對員工的期待也甚高。同儕之間的競爭、跨國公司的團隊合作往往將工作時數拉長,趕進度或週末待命也是常有的事,如此高壓的工作環境對有家庭的員工來說實在難以兼顧,因此也迫使他們最後選擇離開矽谷,到其他地區尋找一份雖然薪資相對較低,但物價較為低廉、工作也較為輕鬆,以平衡家庭生活。
5. 單一且性別歧視的企業文化
在男性獨攬大權的矽谷企業文化裡,女性科技人往往必須在充滿性別歧視的職場夾縫中求生存。資深科技專欄記者艾蜜莉張所出版的書《哥托邦:拆解矽谷的男孩俱樂部》(Brotopia: Breaking Up the Boys’ Club of Silicon Valley)當中就提到矽谷充滿異男幻想的派對文化,在這些充斥性愛、藥物的派對上,男人可以談論生意、做出決策,但當女性加入這些派對時,卻只能被當作是貶低自己可信度的玩物,許多女性新創公司創辦人也因為拒絕參加這類派對的邀約而被排除在這樣的企業文化圈,難以和男性投資人建立關係而錯失投資機會,這使得一些女性科技人或新創公司創辦人選擇徹底離開矽谷,這個充斥著由男性主導的企業及職場文化。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