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只有15%時間能處置病患!這款30年前的電腦,成功解決急診室效率困境

2024-05-14 10:40

? 人氣

阿奇克西電腦解決急診室效率困境(示意圖/柯承惠攝)

阿奇克西電腦解決急診室效率困境(示意圖/柯承惠攝)

費德在1995年進入華盛頓醫院,他的舊同事馬克.史密斯(Mark Smith)找他來幫忙整頓這家醫院的急診部門。(史密斯也是科技的真誠信徒,他在史丹佛大學取得電腦科學碩士學位,他的論文指導教授正是艾倫.凱伊。) 華盛頓醫院的一些專門科別風評不錯,但急診室卻老是在華盛頓特區各家醫院的排名中墊底,這個急診室擁擠、作業速度緩慢、紊亂無序,平均一年換一個新主任,這家醫院本身的醫務部主任稱這個急診室為「相當不受歡迎的地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此之前,費德和史密斯兩人已經在多家醫院的急診室處理過十萬名以上的病患,他們發現,有項東西總是供給不足:資訊。一名病患送進急診室後(有意識或無意識、態度合作或不合作、冷靜或亢奮,有無限的可能問題),醫生必須快速決定如何處理,但他們面對的疑問通常比答案還要多:這名病患平時有接受任何藥物治療嗎?他有什麼病史?血壓低意味著此人有嚴重的內出血嗎?抑或只是慢性貧血?兩個小時前就該完成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在哪裡?

「多年來,我在手邊只有病患告訴我的資訊下診療他們,」費德說,「其他資訊的取得要花太久時間,你不能等待它們。我們通常知道我們需要什麼資訊,甚至知道它們在哪裡,但根本無法及時取得,重要資料可能得花兩小時或兩星期才能取得,但在繁忙、緊急的急診室裡,哪怕兩分鐘都可能太遲或太奢侈。當你有40名病患,其中一半命在旦夕時,你不能等待。」

這個問題令費德太不安、太苦惱了,致使他變成世上第一位「急診醫療資訊學家」(他根據「電腦科學」的歐洲名稱,自創了這個名詞)。他相信,要改善急診室的診療水準,最佳之道是改善資訊的取得。

在尚未接管華盛頓醫院的急診室之前,費德和史密斯就已經雇用了一群醫學院學生去跟隨與觀察急診室醫生和護士,並詢問他們各種問題。就跟凡卡德希雇用追蹤者訪談芝加哥的流鶯一樣,他們想蒐集不易取得的可靠、即時資料。以下是這些受雇學生詢問醫生及護士的一些問題:

.自我上次跟你談過話後到現在的這段時間內,你在處理病患時需要哪些資訊?
花多久時間取得?
從何處取得資訊?打電話嗎?使用參考書籍嗎?詢問醫療圖書館館員嗎?
你的查詢是否獲得滿意答案?
你是否根據此答案做出醫療決策?
這決策如何影響病患?
此決策對醫院產生什麼財務影響?

費德和史密斯從這些資料中得出明確診斷:華盛頓醫院的急診部門有嚴重的「資料減少症」(datapenia),或是「低資料量」。〔這個名詞也是費德自創的,抄襲自「白血球減少症」(leucopenia)。〕醫生花60%的時間於「資訊管理」上,實際處置病患的時間只有15%,這是一種病態比率,「急診醫療這個科別,並不是以人體的某個器官或年齡群來定義的,而是以時間來定義的,」史密斯說,「急診醫療是在頭60分鐘做的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