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存的錢,比你以為的還要少!58%的老人,花的錢比存款的投資報酬少

2023-08-21 09:40

? 人氣

58%的老人,花的錢比存款的投資報酬少。(示意圖/取自photo-ac)

58%的老人,花的錢比存款的投資報酬少。(示意圖/取自photo-ac)

多數儲蓄建議的問題

當我們有能力存更多錢時,就應該存更多;沒有能力存更多錢時,應該存較少。我們不該使用靜態不變的法則,因為我們的財務鮮少是靜態不變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有這樣的親身經驗。居住於波士頓時,我的儲蓄率為40%,遷居紐約市後的第一年,我的儲蓄率降低到只有4%,儲蓄率的急遽下滑是因為我換工作,而且,遷居紐約後,我不再和室友同住了。

若我發誓,不論如何,都要把我所得的20%存起來,那麼,我在紐約的頭一年一定會過得慘兮兮,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關於儲蓄的最佳建議是:把你能存的錢存下來。

遵循這建議,你的壓力感將降低,整體幸福感將提高。我知道這點,因為人們總是對錢感到憂慮不安。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指出:「自2007年展開『美國壓力』(Stress in America™)調查以來,不論經濟境況如何,在美國人的壓力因子排行榜上,金錢向來名列前茅。」

最常見的理財壓力之一是沒有存夠錢。西北互助人壽保險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 Life Insurance)在2018年發表的計畫與進步研究報告中指出,48%的美國成年人對他們的儲蓄水準感到「高度」或「中度」焦慮。

數據明確指出人們總是煩惱他們該存多少錢。不幸的是,擔心儲蓄不足帶來的壓力,其傷害似乎比存錢這行為本身的好處還要大,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分析蓋洛普資料後證實:「一般來說,壓力的負面影響大於收入或健康帶來的正面影響。」

這是說,若你能夠在無壓力之下存更多的錢,更高的儲蓄才會對你有益,否則,在壓力下增加儲蓄,對你造成的傷害可能大於帶給你的好處。

我從親身經驗體悟到這點,當我不再根據武斷的法則去存錢後,我就不再糾結煩惱於我的財務,我把能存的錢存下來,我能夠享受我的錢,而不是質疑我做出的每一個財務決策。

若你想在存錢方面體驗和我一樣的轉變,那麼,你首先必須決定你能存多少錢。

延伸閱讀:在哪一年出生,決定你一輩子的投資報酬!股市在年輕時跌、年老時漲的人最幸運

決定你能存多少錢

用以下的簡單公式,就可知道你能存多少錢:

「儲蓄=收入-支出」

把你的收入減去你的開銷,剩下的就是你的儲蓄。這意味的是,你只需知道兩個數字,就能解答這公式:

1. 你的收入
2. 你的支出

我建議以月為基礎計算這些數字,看看每個月的財務項目,例如薪資、房租/房貸、訂閱費等等。

舉例而言,你每個月領薪兩次,每次2,000美元(稅後),那麼,你的每月收入為4,000美元。若你一個月花3,000美元,那麼,你的每月儲蓄為1,000美元。

對多數人而言,計算收入相當容易,計算支出就難得多了,因為支出面的變動通常較多。

理想的情況下,我會要求你知道支出的每一塊錢花在哪裡,但我知道這很花時間。每次讀到叫我精確計算支出的書籍時,我都直接跳過這一段,我猜你大概也是,所以,我有容易得多的方法。

不必計算你花的每一塊錢,只需列出你的固定支出,其餘的支出,概略估計就行了。你的固定支出是不變的每月開銷,包括房租/房貸、連網/有線電視、訂閱服務、汽車貸款等等,把所有這些數字加總,得出你的每月固定支出。然後,估計你的變動支出,例如,若你每星期上一次雜貨店,花大約100美元,那就估計你的每月食物開銷為400美元。用相同的方法估計你的每月外食、旅行等等項目的支出。

另一種更便於估計開銷的方法是,用同一張信用卡支付我的所有變動支出(我每月月底支付全額的信用卡帳單)。這麼做並不會換到最多的信用卡紅利點數,但將使你更容易追蹤開銷。

不論你決定怎麼做,最終,你將知道你大概能存多少錢。

我推薦這方法,是因為我們太容易因為擔心沒有夠多錢而感到迷惘。舉例而言,若你問一千個美國成年人:「你得有多少錢,才算富有?」他們會說:230萬美元。但若你問一千個百萬富翁(那些有至少100萬美元的可投資資產的家計單位)相同的問題,這數字就增加到750萬美元。

縱使我們變得更富有了,仍然會覺得自己錢不夠多。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可以或應該存更多錢,但若你去挖掘資料,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故事——你可能已經存了太多錢。

為什麼你需要存的錢比你以為的還要少?

剛退休的人最擔心的事情之一是他們將把錢花光,但事實上,大量證據顯示恰恰相反,退休人士花錢花得不夠多呢。

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指出:「許多研究發現,退休人士並未在退休後因為開銷而積蓄減少,相反地,他們的金融資產的價值一直保持穩定,甚至增加。」這些研究人員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許多退休人士的年支出不超過他們每年來自社會安全福利、退休金及投資報酬的合計年所得,因此,他們的投資本金一直沒減少,於是,歷經時日,他們的財富通常會增加。

縱使有「最低退休金提領要求」(required minimum distribution,簡稱RMD)的規定,強迫滿一定年齡的退休人士每年提領最低金額,上述現象依然存在。研究人員的結論是:「這顯示,退休人士按照規定提領退休金後,把這些錢再投資於其他的金融資產。」

有多少比例的退休人士在某年確實減持他們的金融資產呢?平均約每七人當中僅有一人。投資與財富協會(Investment & Wealth Institute)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各種財富水準的退休人士中,有58%的人提領的錢少於他們的投資賺得的報酬,26%的人把他們的投資賺得的報酬全部提領出來,14%的人提領的錢超過他們的投資報酬額,使得他們的投資本金降低。」

這種行為最終導致有很多錢留給繼承人。聯合創收投資理財公司(United Income, Inc.)的研究指出:「平均而言,六十幾歲去世的退休者,身後留下淨財富29.6萬美元,七十幾歲去世者留下31.3萬美元,八十幾歲去世者留下31.5萬美元,九十幾歲去世者留下23.8萬美元。」

這資料顯示,害怕退休後把錢花光的恐懼心理對退休人士的威脅大於實際上把錢花光。當然啦,未來的退休人士的財富與所得有可能將遠少於現在的退休人士,但資料似乎也不支持這點。

舉例而言,根據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財富統計資料,千禧世代的人均財富水準大致相同於X世代的人均財富水準,經過通膨調整後,X世代的人均財富水準大致相同於嬰兒潮世代在相同年齡時的人均財富水準。

如<圖表2-1>所示,這些世代在不同年齡層時的人均財富水準變化看起來是循著相似的軌跡。

各種世代在不同年齡層的人均淨財富(圖/商業周刊)
圖表2-1:經過通膨調整後,各種世代在不同年齡層時的人均淨財富。(圖/商業周刊)

很顯然,總體來說,千禧世代創造財富的速度並未慢於前面世代。是的,千禧世代的財富分配的確存在不均問題,有些千禧世代負債沈重,但整體情況並不像媒體常說的那般可怕。

在社會安全福利方面,情況也不像許多人以為的那般黯淡。雖然,有調查顯示,77%的美國工作者認為,等到他們退休時已經領不到社會安全福利了,但社會安全福利不太可能完全消失。

2020年4月提出的美國社會安全信託基金精算狀態(Actuarial Statu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Trust Fund)年度報告得出結論:縱使在此信託基金於2035年左右錢用完了之後,收入仍然足夠支付79%的應付福利。

這意味著,若美國維持目前的發展軌道,未來的退休人士應該仍然能領到他們估計福利的80%左右。這雖不是一個理想的結果,但遠優於許多人的設想。

基於這些實證研究,許多目前及未來的退休人士花光錢的風險相當低,因此,你需要存的錢大概比你以為的還要少。所以,「你應該存多少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第一,把你能存的錢給存起來;第二,你需要存的錢大概比你認為的還要少。

作者介紹:尼克.馬朱利(Nick Maggiulli)

黎索茲財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營運長暨資料科學家,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經濟系,有近十年的財務與經濟分析師經驗,創辦「金錢與數據部落格」(OfDollarsAndData.com)發表財經文章,提供數據分析與個人理財方面的建議,也在《華爾街日報》、CNBC、《洛杉磯時報》等媒體發表投資理財文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